距離大溪約1小時車程的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過去曾是林業保育署(舊稱林務局)的伐木林班,留下了許多林業遺跡,如集材機、索道、台車等,隱身在知性步道旁。現今漫步在雲霧繚繞、整齊美麗的柳杉林間,拾級而上登頂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一覽桃園到大台北的景緻。
東眼山林道旁座落著一塊造林紀念石,見證著台灣林業的過去。
東眼山豐富的生態,擁有約43種山鳥,以及為數眾多的哺乳動物,連中高海拔才有的白面鼯鼠都可以在這裡看見。春季賞櫻、夏季白天蟬和夜間各種青蛙比大聲,秋季東眼山林道染上濃濃的秋愁,最特別的是,有不少台灣野兔住在這裡,漫步林間時,別忘了注意您的腳邊唷!
而位於東眼山林道旁的化石區,擁有千萬年歷史的化石與地景,伴隨生痕化石、沉積地質等沿途漫步至東滿步道入口,十分愜意。有機會到大溪一遊,不妨也安排到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來趟洗滌心神的森林之旅吧!
東眼山林道旁座落著一塊造林紀念石,見證著台灣林業的過去。
東眼山豐富的生態,擁有約43種山鳥,以及為數眾多的哺乳動物,連中高海拔才有的白面鼯鼠都可以在這裡看見。春季賞櫻、夏季白天蟬和夜間各種青蛙比大聲,秋季東眼山林道染上濃濃的秋愁,最特別的是,有不少台灣野兔住在這裡,漫步林間時,別忘了注意您的腳邊唷!
而位於東眼山林道旁的化石區,擁有千萬年歷史的化石與地景,伴隨生痕化石、沉積地質等沿途漫步至東滿步道入口,十分愜意。有機會到大溪一遊,不妨也安排到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來趟洗滌心神的森林之旅吧!
一週天氣
11.29
今日
|
11.30
週六
|
12.01
週日
|
12.02
週一
|
12.03
週二
|
12.04
週三
|
12.05
週四
|
|
---|---|---|---|---|---|---|---|
溫度 |
7 ° / 16 °
|
8 ° / 18 °
|
10 ° / 20 °
|
12 ° / 21 °
|
15 ° / 19 °
|
14 ° / 20 °
|
13 ° / 19 °
|
體感 溫度 |
5 ° / 15 ° | 6 ° / 18 ° | 10 ° / 20 ° | 11 ° / 21 ° | 14 ° / 19 ° | 13 ° / 20 ° | 13 ° / 20 ° |
降雨 機率 |
0 % | 0 % | 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79 % | 84 % | 84 % | 85 % | 86 % | 87 % | 91 % |
風向 風速 |
3
偏東風
|
2
東南風
|
2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2
東南風
|
2
東北風
|
紫外線 指數 |
4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6
高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預報地點: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更新時間:2024/11/29 04:50
園區資訊
收費標準
遊樂區門票
票種 | 票價 | 說明 |
---|---|---|
票種
全票(平日)
|
票價
80
|
說明
一般成人
|
票種
全票(假日)
|
票價
100
|
說明
一般成人
|
票種
半票
|
票價
50
|
說明
1.軍警人員持有証件者。
2.學生(憑學生證)、兒童(7歲至12歲)。 3.因公撫卹遺族,持有証明者。 4.遊樂區所在桃園縣市民眾,持有身分証件者。 |
票種
團體票
|
票價
80
|
說明
購買20張以上全票者。
|
票種
優待票
|
票價
10
|
說明
1.65歲以上者。
2.3歲至6歲兒童者。 |
票種
免票
|
票價
0
|
說明
1.身心障礙易辨或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人。
2.績優志工持「志願服務榮譽卡」者。 3.0歲至2歲兒童,須由購票大人陪同。 4.設籍於遊樂區行政區域(鄉、鎮)之原住民,得持相關證明原住民身分文件,免購門票。 |
大型車停車場
票種 | 票價 | 說明 |
---|---|---|
票種
大型車
|
票價
100
|
說明
1.大型停車格為22格車位。2.搭乘公車及客運離園乘車處。
|
小型車及機車停車場
票種 | 票價 | 說明 |
---|---|---|
票種
小型車
|
票價
100
|
說明
小型停車場一區為104格車位,另一區為116格車位,共220格車位。
|
票種
機車
|
票價
20
|
說明
機車停車場(現有30格,位於小型停車場左側)。
|
聯絡資訊
遊樂區售票站:(03)3821506
大溪工作站:(03)3882038
交通方式
地圖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336 桃園市復興區霞雲里成福路600號 查看 Google 地圖
336 桃園市復興區霞雲里成福路600號 查看 Google 地圖
路線一
桃園→大溪→省道台7線→復興→縣道119線→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路線二
三峽→大埔→省道台7乙線→三民→省道台7線復興→縣道119線→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台灣好行【506】東眼山線
台灣好行【506】東眼山線:『大溪發車時間』(平日)08:00、11:00、15:00/(假日)08:00、09:00、11:00、14:30、15:00。『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發車時間』(平日)09:30、13:00、17:00/(假日)09:30、12:00、13:00、16:15、17:00(下車處在東眼山售票口外,上車處在東眼山內大型停車場處)
其他乘車資訊可洽
*桃園客運 (0800-053808)
*台灣好行 (0800-011765)
*東眼山遊樂區 (03-3821506)
幸福巴士[F906蝙蝠洞-東眼山路線]
三民→水流東(越香飲食店)→水流東路口→大窩路口→土地公→張厝→三叉路口→三民長老教會→蝙蝠洞口→紅瓦厝→吳厝→西湖→王厝→大窩→下基國派→基國派→三民停車場→枕頭山口→圓山腳→圓山→圓山橋→枕頭山→檀林寺→三民橋→新村→水源地→介壽國中→角板山公園→復興→角板山公園→介壽國中→水源地→成福路口→綠光森林→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入園須知
編號 | 入園須知 |
---|---|
1. |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餐廳,自113年8月20日起提供多樣選擇菜單,提供平日特餐、簡餐、定食、下午茶及桌菜。另外園區內提供5台自動販賣機,提供簡潔便攜的品項食品服務,以方便遊園民眾基本飲食需求。餐廳訂位專線: 0911-398493 |
2. | 本園區為防止狂犬病擴散,並確保寵物及飼主之安全,禁止攜帶犬、貓及其他哺乳類動物進入園區 |
3. | 請遵守區內指示、警告標誌,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
4. | 本區經常有蛇類出沒,請避免進入草叢內及對蛇攻擊以防遭蛇襲擊。 |
5. | 本區部份地區潮濕,行走步道踏石,小心濕滑。 |
6. | 區內四季野花甚多,蜜蜂成群飛舞採蜜,請勿干擾;進入時本區時請勿塗抹香水,以避免招蜂引蝶,造成自身困擾。 |
7. | 東滿步道屬登山步道,道路狹窄崎嶇難行,且東眼山及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間無大眾運輸接駁,請於行前妥善規劃行程。 |
常見問題
東眼山有餐廳或販售小吃嗎?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餐廳,自113年8月20日起提供多樣選擇菜單,提供平日特餐、簡餐、定食、下午茶及桌菜。另外園區內提供5台自動販賣機,提供簡潔便攜的品項食品服務,以方便遊園民眾基本飲食需求。
餐廳訂購電話:0911-398493( 每月第一、三周的星期一(連續假期除外)為公休日)。
餐廳訂購電話:0911-398493( 每月第一、三周的星期一(連續假期除外)為公休日)。
東眼山適合團體旅遊嗎?有地方可以供團體(大約40人)用中餐嗎??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餐廳,自113年8月20日起提供多樣選擇菜單,提供平日特餐、簡餐、定食、下午茶及桌菜。
餐廳訂購電話:0911-398493( 每月第一、三周的星期一(連續假期除外)為公休日)。
餐廳訂購電話:0911-398493( 每月第一、三周的星期一(連續假期除外)為公休日)。
從大溪要怎麼去東眼山呀??要多久車程呢?
走大溪市區道路復興路直走到路底,沿"慈湖"指標上坡,在頭寮陵寢憲兵隊岔路(神牛觀光區)左轉,一路上山過慈湖-百吉-三民-抵達復興鄉再直走,續走台7線北橫約1~2公里,有東眼山指標,續行桃119縣道到底即達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時間大約1小時左右。。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可以烤肉或煮東西吃嗎?
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是禁止露營烤肉生火煮東西的。
東眼山三角點從小型停車場到山頂要花多久?
東眼山三角點海拔是1,212公尺,小型停車場大約是海拔750公尺,建議輕鬆愜意走到三角點約要花1個小時,天氣好時登頂可見台北盆地,明顯地標有101大樓及圓山飯店。
請問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否可供住宿?
可參加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過夜型課程(連結網址: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Education/NC?typ_id=DYS)或搜尋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即可在東眼山享受夜間的寧靜與體驗觀察夜間的動態神秘動物生活。
即時影像
旅遊指南
探訪景點
顯示地圖
園區步道
自導式步道
照片提供 林業署新竹分署
自導式步道是通往東眼山頂(1,212公尺)的循環步道,步道可由遊客中心或自然教育中心後方進入,再由餐廳走出,共有主線及支線兩條,全程約4,130公尺。由於步道的海拔落差約300公尺,因此在攀登本步道前,應考量個人體力。 步道沿線設置有解說牌誌系統及觀景平台,可配合解說摺頁的引導,來一趟深入的森林環境之旅;此外,東眼山頂三角點(海拔1,212公尺)設有一座觀景平台,於此可以眺望台北盆地(101大樓及新光三越大樓等)、桃園台地、林口台地等地理景觀。
園區步道
景觀步道
照片提供 林業署新竹分署
景觀步道入口位於遊客中心旁,全程長約340公尺。在景觀步道向上可通往三角點瞭望台(海拔1,212公尺),向下共有3條路線可通往地質走廊,另外從景觀步道的盡頭是東眼山餐廳上方的小型停車場,可銜接到自導式步道、森林知性步道及親子峰步道。步道兩旁人工柳杉整齊的排列,是觀賞人工造林地景觀的好去處。沿途設有休憩涼亭及解說牌誌,建議您來一趟知性的森林之旅。
園區步道
森林知性步道
照片提供 林業署新竹分署
森林知性步道起點從餐廳後方的步道開始至東眼山林道,全程約2,000公尺。知性步道可以通往親子峰步道和東眼山林道。步道兩旁有依據早期伐木集材的方式所復舊的工具與設備(台車道、索道、滑道等),還有暗藏的秘密基地唷(想知道可以參加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的課程唷~)。知性步道許多動物藏身其中唷,是賞鳥、觀察野豬翻滾挖地痕跡的好去處,鼻子和耳朵要好好打開唷,搞不好幸運的會聞到山羌的味道和叫聲呢(似狗叫聲)。
園區步道
親子峰步道
照片提供 林業署新竹分署
親子峰步道是攀登親子峰的循環步道,步道起迄點皆位於森林知性步道的支線上,坡度較為陡峭,全程約1,800公尺。親子峰步道沿線以人工造林地及天然的闊葉林帶為主,林蔭密佈。
園區步道
東滿步道(非園區主要步道)
照片提供 林業署新竹分署
往來於東眼山與滿月圓兩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間的健行路徑,自海拔870m的地質走廊終點開始,越過北插天山與東眼山間海拔1,130m的鞍部,再直下往海拔500m的滿月圓瀑布區;主要步道是利用昔日的台車道、木馬道,再與滿月圓往北插天山登山步道連接而成。屬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的楠櫧林帶,沿途針、闊葉樹林交錯,林相鬱閉,孕育豐富多樣的鳥類、昆蟲,加上雲瀑、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是北台灣四季宜人的健行步道。
設施服務
顯示地圖
園區設施
售票處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1.出入口管制及提供售票服務。
2.寵物寄放籠(因狂犬病防疫,貓狗不得入園):大型寵物籠2個,小型寵物籠4個,寄放時間為每日開園時間內。
園區設施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行政管理中心)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內部規劃有60-70人的多功能會議室及約40人的環境教育學員團體住宿空間,配合「自然教育中心」的發展,提供更多元性、豐富而深入的環境教育課程。
園區設施
生痕化石區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生痕化石區主要展示大約三千萬年前由蝦、蟹進行築穴工事時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可做為台灣地質演變研究的基礎,相當具有價值。
園區設施
地質走廊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從東眼山售票管理站入園後不久,便可以見到地質走廊(舊稱東眼山碎石林道)的管制點。早期地質走廊的開發是為了有利於林木運輸之用,如今除公務車輛可進入外,其他車輛皆因管制而無法進入,因此也成為了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另一條步道路線。東眼山林道通往東滿步道的登山口及造林紀念石,沿途視野開闊處可眺望鄰近山脈、人工造林地的景觀,另幸運的話2月在賞櫻區可看到東眼山特有的雲瀑,而東眼山著名的化石景觀,也可在東眼山林道沿線及化石區中觀賞得到。東眼山林道沿途設有多座休憩涼亭及2座廁所,可提供您於行走中暫時休息的選擇。
園區設施
造林紀念石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地質走廊(舊稱東眼山碎石林道)終點即為東滿步道的起點,靠近林道終點有一小段步道,通往造林紀念石。這是民國44年時,當時的竹東山林管理所大溪分所為了紀念東眼山造林工作,特地在一顆天然巨石刻記造林記事。經過多年,四周的小樹,如今翠綠挺拔。造林紀念石旁有涼椅上,可供遊客休息。
餐飲/住宿/會議室
東眼山餐廳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餐廳,自113年8月20日起提供多樣選擇菜單,提供平日特餐、簡餐、定食、下午茶及桌菜。另外園區內提供5台自動販賣機,提供簡潔便攜的品項食品服務,以方便遊園民眾基本飲食需求。
餐廳訂購電話:0911-398493( 每月第一、三周的星期一(連續假期除外)為公休日)。
餐飲/住宿/會議室
東眼山遊客中心森展館2樓遊藝室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為東眼山遊客中心森展館2樓,具6張圓桌,提供本空間租借服務,租借辦法請點選"會議室租借"申請。
餐飲/住宿/會議室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2樓會議室(舊稱為東眼山行政中心)
照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為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主要上課場所,可容納60人,具有摺疊椅及長桌(依需求調整),提供會議室租借服務,租借辦法請點選"會議室租借"申請。
自然生態
地形地質
東眼山多變的地質
東眼山的海拔高度介於650-1,212m之間,屬於雪山山脈的尾端,園區內以東眼山的地勢最高,因此國家森林遊樂區也以此命名。東眼山頂可飽覽周圍山系連峰,眺望桃園、三峽、淡水河等景觀,也是觀賞桃園夜景的好去處。在東眼山林道盡頭的親子峰,由於型態近似慈母帶領小孩的模樣,頗具特色。此外,本區擁有許多精彩的地質景觀,包括3,000萬年前蝦蟹類築穴所遺留形成之生痕化石,與河流之侵蝕、搬運、沈積作用、波痕、土壤潛移、崩積土、層理、節理、風化作用、指土、洋蔥狀風化及結核等地景,在東眼山林道周邊及化石區內,都可一一發現。
繼續閱讀
收合內文
水文
水文
東眼山的西南面處於東北季風背面,冬季雨量不若新北市三峽區多,年雨量高達約2,600毫米,豐水期是6~9月的颱風季節。本區地下水源少,但廣大的林地有助於水源涵養
繼續閱讀
收合內文
特色物種
山薑
拍攝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五卷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薑
春
夏
冬
物種描述
植株高不及1 m,被毛。葉兩面被短柔毛,偶上表面被短糙伏毛。圓錐花序,被毛,每分枝具1-3朵花;小苞片長橢圓形,長約5 mm。果序呈總狀;果漿果狀,橢圓形。
分佈情形
新竹以北及宜蘭山區常見。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園區馬路邊、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八角
拍攝者:台灣樹木誌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八角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常綠喬木。單葉,叢生於枝端;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2﹒5~4﹒5cm;中肋於表面平坦或略凹入,側脈於兩面不明顯;兩面光滑無毛;全緣。花兩性,單生於枝端之葉腋;花被片深紅色,略展。蓇葖果12~14排列成輪狀。
分佈情形
特產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濶葉樹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豬腳楠;紅楠
拍攝者:周祥傳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豬腳楠;紅楠
春
夏
冬
物種描述
大喬木。葉厚革質,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鈍至凸尖,下表面光滑或近光滑。花序光滑;花被片外面光滑,內面被毛。
分佈情形
全島中低海拔林緣或次生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自導式步道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芭蕉;山芎蕉
拍攝者:彭鏡毅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芭蕉;山芎蕉
春
秋
冬
物種描述
花序軸光滑無毛;苞片卵形,長15-20 cm,寬6-10 cm。果紡錘形。
分佈情形
北中部地區低海拔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知性步道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西施花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西施花
春
夏
物種描述
小喬木;枝光滑。葉近革質,叢生於枝端,光滑,倒披針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 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具小突尖,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灰綠色,網脈明顯;葉柄光滑。花2-3朵叢生,粉紅色;雄蕊10。
分佈情形
全島低中海拔闊葉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
作者: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長葉木薑子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長葉木薑子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常綠喬木;葉披針形;芽鱗達10餘對。
分佈情形
產中南部中、低海拔闊葉樹林內。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五掌楠
拍攝者:台灣樹木誌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五掌楠
春
夏
物種描述
小枝光滑。葉叢生於枝端,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1-18 cm,下表面灰白且被極稀褐色伏毛。
分佈情形
全島低海拔闊葉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牛奶榕
拍攝者:蔡永昌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牛奶榕
春
夏
物種描述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紙質,被絨毛,形狀變化大,先端銳尖或尾尖,3出脈,側脈5-10對。雌雄異株;雄花多數。隱花果寬1.5-2.5 cm,黃紅或橘紅。
分佈情形
全省中低海拔。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車道沿線、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自導式步道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夏枯草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夏枯草
春
夏
物種描述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株高約30 cm 。莖叢生,基部匍匐,上部直立,方形,帶紅色。單葉,對生;長橢圓狀披針形;全緣或鋸齒緣。花兩性,穗狀花序,頂生;花冠淡紫或白色。小堅果褐色,長橢圓形。
分佈情形
臺灣北部平地至中海海地區,世界溫帶地區等。
建議觀賞地點
小型車停車場、園區馬路邊草坡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長距根節蘭;白花長距蝦脊蘭
拍攝者:周敬庭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長距根節蘭;白花長距蝦脊蘭
夏
秋
物種描述
地生。假球莖叢生狀。葉約5片,長橢圓形或長卵形,波浪緣,5條主脈。花淡紫色至紫紅色;唇瓣淺紫,腹面略帶黃色,具三裂片;側裂片小;唇盤近蕊處具3列深紅或橘黃的瘤狀突起;距甚長,長約2.5 cm。
分佈情形
分布於全台海拔1000 m上下之森林內或溪岸。
建議觀賞地點
知性步道、感知小徑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穗花山奈;野薑花;草果藥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穗花山奈;野薑花;草果藥
夏
秋
物種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公尺;單葉,互生,成2列排列,披針形,長40-50公分,寬7-12公分,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被毛;穗狀花序頂生,長可達10公分,具大型苞片保護,花白色,具芳香;2枚假雄蕊退化成唇瓣,1枚有生殖能力的雄蕊則和柱頭合生;蒴果橙紅色,3辦裂;種子紅棕色,具有金黃色絲狀的假種皮。
分佈情形
印度、馬來西亞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生態水池
作者: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提供者: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杜虹花;臺灣紫珠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杜虹花;臺灣紫珠
秋
冬
物種描述
半落葉灌木。小枝、葉柄、葉背及花序皆被茶褐色柔毛,枝條並被茶褐色米糠樣鱗片。單葉,對生;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厚紙質,粗糙;長8-15 cm,寬3-7 cm;基部鈍形,先端尖形或漸尖形;鋸齒緣。花兩性,聚繖花序,腋生;花冠紫紅色。核果球形,徑約3 mm,熟呈紫色。
分佈情形
台灣低、中海拔之濶葉樹林中,菲律賓等。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知性步道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芙蓉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芙蓉
秋
冬
物種描述
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密被長直毛。莖皮富含纖維,堅韌。單葉,互生;心形;3~5裂,通常5裂,裂片先端銳尖,兩面均被灰白色粗毛;葉緣具鈍鋸齒;葉柄被長直毛。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或簇生於枝梢,側面開放;附萼片及花梗均被長直毛(非星狀毛);花瓣5,早晨初開紅色,漸變為白色,黃昏則再變為粉紅色;單體雄蕊;花柱先端5分叉,叉端各具1柱頭。蒴果球形,被剛毛。
分佈情形
特產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之森林林緣或空曠地。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青楓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青楓
秋
冬
物種描述
小枝光滑。葉掌狀深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葉基平截或心形,鋸齒緣。
分佈情形
特有種,全島中海拔森林中,常見。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知性步道
作者: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櫻花;山櫻桃;緋櫻;鐘花櫻桃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櫻花;山櫻桃;緋櫻;鐘花櫻桃
春
冬
物種描述
落葉喬木 。 葉倒卵形至長橢圓狀橢圓形,先端漸尖,密重鋸齒緣,光滑。花下垂,單生或數朵簇生;花萼與花瓣均呈紅色。
分佈情形
全島低、中海拔闊葉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園區馬路邊、地質走廊賞櫻亭
作者: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姑婆芋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姑婆芋
夏
秋
物種描述
葉長60-100 cm;葉柄生於近基端下表面。
分佈情形
全島低海拔地區分佈。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景觀步道、景觀步道支線、知性步道、地質走廊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鵲不踏;臺灣毛楤木;臺灣楤木;黃毛木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鵲不踏;臺灣毛楤木;臺灣楤木;黃毛木
秋
冬
物種描述
落葉喬木。老樹幹基部具瘤刺;枝條具密刺;嫩枝與嫩葉被黃褐色絨毛。2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或於枝梢叢生;小葉4~6對,對生,厚紙質,卵形至長橢圓形,長6~10cm,寬2.5~4cm,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先端銳尖,葉緣具銳鋸齒。花兩性,繖形狀圓錐花序,大型,頂生,淡黃綠色;花萼鐘形,5淺裂;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核果球形,徑約0.4cm,外具5縱稜。
分佈情形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森林林緣或灌叢中,中國等。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地質走廊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雞油;光蠟樹
拍攝者:彭鏡毅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雞油;光蠟樹
夏
秋
物種描述
小葉5-9,橢圓或歪卵或披針形,全緣, 先端銳尖或漸尖 (具鈍頭)。
分佈情形
全島中低海拔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知性步道、地質走廊、親子峰步道
作者: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五節芒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五節芒
春
冬
物種描述
圓錐花序長30-50 cm,其組成份子之總狀花序長10-20 cm。外穎膜質至亞革質,先端二齒;上位外稃具曲折短芒,芒長約4 mm。
分佈情形
全島低海拔至中海拔破壞地。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地質走廊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通脫木;蓪草;通草;大通草;細木通;大葉五加皮;罷木通;萬年屯
拍攝者: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通脫木;蓪草;通草;大通草;細木通;大葉五加皮;罷木通;萬年屯
秋
冬
物種描述
半落葉小喬木。高可達6m;樹幹木質鬆而脆,髓心明顯而粗,白色;嫩枝密被星狀毛,漸脫落後被灰黃色毛。單葉,聚生莖端;徑可達1m;基部心形;掌狀5~7中裂,裂片再各2淺裂,先端銳尖,細鋸齒緣;表面光滑無毛,背面被白色星狀毛。花兩性,繖形圓錐花序,頂生;花冠白色。核果肉質,近球形略扁,熟時黑紫色。
分佈情形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陰濕地,中國東南部至雲南各地等。
建議觀賞地點
知性步道、園區馬路邊、地質走廊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王爺葵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王爺葵
春
冬
物種描述
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可達3公尺;莖密佈細毛,木質化;單葉,互生,闊卵形,長7-20公分,寬8-12公分,柄長5-15公分;頭狀花序,頂生,徑約7-10公分;舌狀花不孕性,花瓣黃色;筒狀花黃色,5裂;雌蕊花柱基部膨大,柱頭2裂下彎;瘦果黑色,密被金黃色毛,冠毛紅色。
分佈情形
中美洲地區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馬路邊、地質走廊
作者: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提供者: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蕁麻;咬人貓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蕁麻;咬人貓
春
冬
物種描述
多年生草本。株高50~120cm,全株被刺毛;莖直立。單葉,對生;濶卵形;長5~15cm,寬3~8cm;基部心形;葉緣具不規則重鋸齒;表面疏被刺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聚繖狀穗狀花序,腋生,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蒴果卵球形。
分佈情形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陰濕地,中國、日本等。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知性步道、地質走廊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唐杜鵑
拍攝者:周敬庭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唐杜鵑
春
夏
物種描述
常綠或半落葉灌木。珠高可達200cm;多分枝,細長,密被黃褐色貼伏狀硬毛。單葉,互生,於枝梢則叢生,紙質;卵形或倒卵形長3~5cm,寬2~3cm;基部闊楔形,先端銳尖;表面疏被硬毛,背面密被細毛。花兩性,2~6朵簇生於枝梢;花冠闊鐘形,紅色或深紅色,5裂,上裂瓣內佈暗紅色斑點;雄蕊7~10;子房卵圓形,密被硬毛。蒴果卵球形,密被硬毛。
分佈情形
台灣北部和南部山區之空曠地,中國長江以南、日本、琉球等。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自然教育中心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樟樹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樟樹
春
夏
物種描述
常綠喬木。全株具芳香;樹皮黃褐色,具縱向深溝裂,溝略交叉。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7~10cm,寬3~5cm;波狀緣,表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粉白;離基3出脈,中肋上部具數對羽狀脈,主脈與側脈之交叉處具腺窩。花兩性,圓錐花序,腋生;花小形,乳黃而帶綠色。漿果球形,徑0﹒6~1cm,成熟時紫黑色。
分佈情形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濶葉樹林中,中國南部、日本、琉球、馬來西亞等。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自然教育中心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七葉一枝花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七葉一枝花
春
夏
物種描述
葉6-14,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10-30 cm,寬4-11 cm。萼片長5-9 cm,花瓣片長2-6 cm。
分佈情形
全省低海拔潮濕之林內及林緣。
建議觀賞地點
自導式步道、自導式步道支線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楊梅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楊梅
夏
秋
物種描述
常綠小喬木。單葉,互生,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7cm,寬1~4cm;全緣或上部具疏鋸齒;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被面具金黃色腺點。花單性,雌雄異株,葇荑花序。核果球形,熟食紅色具肉質乳頭狀凸起。
分佈情形
台灣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樹林中,中國南部、韓國、日本、菲律賓等。
建議觀賞地點
地質走廊、小木屋周邊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野兔;山兔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野兔;山兔
春
冬
物種描述
臺灣野兔的身體背部呈黃褐色,體毛的末端呈黑色,有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體側為黃色,腹面較灰白。具有兩對上門齒,門齒發達突出,善於啃咬,但犬齒退化消失。眼睛大而圓,顏色與體色相似。後肢明顯比前肢長而強壯。頭體長30至40公分,耳朵大而突出,長度8至10公分,尾很短,長度通常不到6公分,體重0.5至2公斤。齒式:門齒2/1,犬齒0/0,前臼齒3/2,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8顆。
分佈情形
臺灣野兔在臺灣僅有1科1屬1種,為臺灣特有亞種。雖然在臺灣的分布相當廣泛,在近海平面的草生地至海拔2,600公尺的高山林緣地區都可發現到牠們的蹤跡(或排遺),但主要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區。
建議觀賞地點
停車場、車道旁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赤腹松鼠
拍攝者:汪仁傑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赤腹松鼠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赤腹松鼠是臺灣最易見的囓齒類動物之一,眼睛大又圓,耳殼短圓型,吻端突出,因其尾毛膨大明顯,俗稱膨鼠(台語)。身體背部暗灰褐色,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紅栗色為明顯特徵,尾毛黑棕色間雜白毛。頭體長18至24公分,尾長18至20公分,體重在500公克以下,為臺灣產三種松鼠中體型最大者。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1/1,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0顆。
分佈情形
赤腹松鼠為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的分布相當廣泛,各海拔皆可見到牠靈巧的身影,但以低、中海拔較常見。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條紋松鼠;臺灣帶紋松鼠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條紋松鼠;臺灣帶紋松鼠
秋
冬
物種描述
條紋松鼠背部有三條黑色間夾淡褐色之縱紋,當牠在樹上取食果食時,曲身縮頭的樣子活像一顆掛在上面的小型瓜果,故有金瓜鼠之俗稱。條紋松鼠是臺灣產三種松鼠中體型最小者,比赤腹松鼠與長吻松鼠的體型小很多。身體為黃褐色,腹部白色,黑褐色尾巴細長並不膨鬆。頭體長11至14公分,尾長9至12公分,體重60至80公克。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1/1,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0顆。
分佈情形
條紋松鼠為臺灣特有亞種,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高海拔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東滿步道、自導步道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鼻心;果子貍;果子狸
拍攝者:臺灣食肉目野生動物辨識手冊
提供者:臺灣食肉目野生動物辨識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鼻心;果子貍;果子狸
夏
物種描述
頭體長約50cm,尾長約35cm,體重3.5-5kg。
體型略為圓胖,四肢粗短,全身大致為黃灰褐色,最大特徵,為白鼻樑延伸到額頭有一條明顯的白帶,眼下與耳下亦為白色,
後頸、四肢末端與尾巴後半部為黑色。
齒式:門齒3/3,犬齒1/1,前臼齒4/4,臼齒2/2;全齒數=40。
夜行性,善爬樹,以果實為主食,亦會捕食小型哺乳類、鳥類、昆蟲與其他小型動物。野外白鼻心的繁殖資料缺乏,
已知圈養下的白鼻心雌性每年可生產兩次,懷孕期約為兩個月,每胎1-4隻,幼仔於8週齡可斷奶。
體型略為圓胖,四肢粗短,全身大致為黃灰褐色,最大特徵,為白鼻樑延伸到額頭有一條明顯的白帶,眼下與耳下亦為白色,
後頸、四肢末端與尾巴後半部為黑色。
齒式:門齒3/3,犬齒1/1,前臼齒4/4,臼齒2/2;全齒數=40。
夜行性,善爬樹,以果實為主食,亦會捕食小型哺乳類、鳥類、昆蟲與其他小型動物。野外白鼻心的繁殖資料缺乏,
已知圈養下的白鼻心雌性每年可生產兩次,懷孕期約為兩個月,每胎1-4隻,幼仔於8週齡可斷奶。
分佈情形
建議觀賞地點
東眼山林道
作者:姜博仁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大赤鼯鼠;飛鼠
拍攝者:黃仕傑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大赤鼯鼠;飛鼠
春
夏
物種描述
大赤鼯鼠是較常見的大型飛鼠。頭顱大而圓,臉部圓型,吻端短鈍,眼睛圓黑而明亮;身體背為暗褐色,間雜黑色毛,腹部淡紅褐色,尾與體背同色,末端黑褐色。具有連接前肢至後肢髁關節之大型飛膜,滑翔能力強;頭體長45至50公分,尾長46至49公分,成體的體重1,200至1,400公克。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1/1,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0顆。
分佈情形
大赤鼯鼠為臺灣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山區各類森林中,高海拔地區則甚少見。
建議觀賞地點
遊客中心、東眼山林道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頭翁(台灣亞種);白頭鵯;白頭翁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白頭翁(台灣亞種);白頭鵯;白頭翁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外形相同,但雄鳥身長較雌鳥長。前額黑色,頭頂與頭後白色,後頸黑色,眼先灰色,眼睛四周及兩頰黑色,接近白色耳羽處深棕色,身體背面包括背、中覆羽黃橄欖綠色,尾羽棕色外緣近黑色,胸部上方、脇及脛部覆羽淺棕色,胸部下方白色隱約帶有淺黃色,尾下覆羽白色,羽緣帶有黃色。喙黑色,跗蹠與趾黑色。另外,台灣的東部與南部可見許多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個體,各羽區有不同顏色的組合,產生的雜交類型很多,原則上兼具了兩種的特色。有些雜交個體頭部黑色或白色範圍甚大,遠超過純烏頭翁或純白頭翁黑白兩色原來所佔的範圍,雜交個體在此兩極端之間展現多樣的羽色變異。
分佈情形
廣泛分布於中國的中部、東南部至中南半島北部。台灣分布於北部與西部,近年在花蓮縣、台東縣與恆春半島有零星個體定居繁殖。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綠繡眼(台灣亞種);暗綠繡眼;暗綠綉眼鳥;青笛仔;青啼仔;綠繡眼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綠繡眼(台灣亞種);暗綠繡眼;暗綠綉眼鳥;青笛仔;青啼仔;綠繡眼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體長約 11cm。背面大致為黃綠色,白色眼圈甚明顯,眼先有一道黑色帶,前額稍黃。喉至上胸黃色,下胸及腹部污白色,脇部較灰。尾下覆羽黃色。虹膜紅褐色。喙黑色,腳鉛灰色。
分佈情形
分布於日本、中國華中與華南、台灣、中南半島北部。台灣分布於全島城鎮、平原、丘陵。離島於澎湖、龜山島亦有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林文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外形相同。前額金黃色,眼先紅色,眼睛上方有黑色眉線,喙粗厚,黑色。頭頂由黃色逐漸轉成天藍色,耳羽及頸部上方天藍色,頸後有紅色區塊,頸側與身體背面鮮綠色,尾羽蒼綠色,除中央尾羽外,各羽的內瓣黑褐色。下頦與喉部上方金黃色,胸部上方有紅斑,胸以下鮮黃綠色;跗蹠與趾鉛灰色。
分佈情形
全世界僅出現於台灣, 廣泛分布於海拔2,400公尺以下的地區(陳兼善、于名振1984。)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台灣竹雞;竹雞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台灣竹雞;竹雞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額暗灰色,頭頂至後頸栗褐色,眼先、臉頰、頸側、後頸及上胸暗灰色,而有黑褐色細紋。背和肩羽灰褐色,各羽有栗色斑,翼覆羽雜有栗色斑點和黑褐色蟲蠹紋,初級飛羽褐色,外瓣邊緣赤褐色,有不規則黑褐色斑點。次級飛羽內瓣深赤褐色,有不規則黃白色邊緣和黑褐色蟲蠹紋,尾羽赤褐色,有黑褐色蟲蠹紋,中央一對特紅。腮、喉淡栗色,下胸、腋、腹側和尾下覆羽黃褐色,各羽有栗色斑。喙鉛黑色、尖端較淡,腳灰褐色。
分佈情形
指名亞種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各省,包括陜西、河南、四川及華中、華南地區。
台灣亞種僅見於台灣本島。
台灣亞種僅見於台灣本島。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顏重威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山紅頭;紅頭穗鶥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山紅頭;紅頭穗鶥
秋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額和頭頂栗赤色,眼先和喉淡鮮黃色,體背面、翼覆羽和尾羽欖褐色。飛羽欖褐色,內瓣暗褐色。體腹面一致欖黃色,喉和頸有褐色細縱斑。喙暗褐色,跗蹠黃褐色。
分佈情形
分布於緬甸、寮國、越南和中國的西部、西南部、華中、華南、海南島以及台灣。台灣於全島各地林區均可見。
建議觀賞地點
自然教育中心
作者:顏重威, 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繡眼畫眉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繡眼畫眉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額、頭至後頸暗鼠灰色,兩側各有一條黑褐色縱紋,眼圈白色,顏臉部至側頸鼠灰色。背、腰、尾上覆羽、翼羽和尾羽等為黃褐色,飛羽內瓣暗褐色。腮、喉灰白色,胸、腹淡黃褐色,中央白色,尾下覆羽淡黃褐色。喙黑褐色,跗蹠肉黃色。
分佈情形
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以及中國雲南、四川、陜西、華中和華南各省、海南島還有台灣。台灣在全島各地林區均可見。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顏重威, 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灰喉山椒;紅山椒鳥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灰喉山椒;紅山椒鳥
冬
物種描述
體長約18cm,雌雄鳥的羽色相異。雄鳥喙黑色,虹膜黑褐色,頭、上背、肩羽灰黑色,下背、腰、尾上覆羽為鮮豔的朱紅色,雙翼黑色,但初級飛羽中段為鮮豔朱紅色,喉、頸灰白色,胸、腹、尾下覆羽為鮮豔朱紅色,尾羽中央一對黑色,其餘尾羽為鮮豔朱紅色,腳黑色。雌鳥身上多為鼠灰色,雄鳥身上朱紅色的部位在雌鳥身上皆為鮮黃色,其餘部分與雄鳥相同。雄亞成鳥的體色類似雌鳥,但鮮黃色部分呈橘黃色。
分佈情形
全世界僅分布於東亞,包括喜馬拉雅山區、緬甸、中國西南部、華南、海南島、台灣、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山區。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在冬季僅會做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台灣普遍分布於海拔300公尺至2,500公尺之間的山區 (翟鵬 1977,沙謙中 1986,顏重威1984)。在非繁殖季會有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往更高或更低的山區移動。另外在塔塔加鞍部等地,秋天常可見到成群的灰喉山椒翻越隘口向南飛去,初春則向北飛去,可能有島內的水平遷移。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丁宗蘇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棕面鶯;棕面鶲鶯;棕臉鶲鶯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棕面鶯;棕面鶲鶯;棕臉鶲鶯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型。頭上中央至後枕為棕褐色,兩側各有一條黑色側冠紋,額及臉部為明亮的紅棕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腰乳黃色,尾及翼綠褐色。喉有斑駁黑色紋,上胸有淡黃色橫帶,腹面白色。亞成鳥似成鳥,整體色調較淡,臉部紅棕色範圍較窄,尾羽亦較短。喙褐色,前端及下喙較淡。跗蹠及趾肉黃色。
分佈情形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印度東北部、不丹、孟加拉、中國南部、緬甸西部及北部、泰國東北部、寮國及越南北部及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海拔 500 至 2,300m 的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東眼山林道
作者:蔡牧起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白耳畫眉;白耳奇鶥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白耳畫眉;白耳奇鶥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自額至後頭黑色有閃亮光澤,過眼線白色,由眼先,眼周圍至耳羽,並延長至頭後。背、肩、喉、胸及頸帶褐色的石板灰色。腮、眼下及頰黑色,腰、尾上覆羽栗褐色。翼上覆羽黑色,初級飛羽黑色,外瓣基部灰白色。尾羽黑褐色,除中央二對外,各羽末端灰白色。腹、尾下覆羽淡栗褐色。喙黑色,跗蹠肉褐色。
分佈情形
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顏重威, 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冠羽畫眉;冠羽鳳鶥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冠羽畫眉;冠羽鳳鶥
冬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由額至後頭冠羽長,冠羽的前半栗褐色,其下方及後枕灰白色,由額向頭側延伸形成一條黑褐色紋。頰和耳羽淡黃白色,頸側灰白色,有一條黑色弧線由下喙基部,經喉側向上延伸至頸側。背、肩、腰和尾上覆羽一致為橄欖色,翼和尾羽暗褐色,羽緣欖灰色,尾羽有不明顯的橫紋。腮、喉黃白色,各羽羽軸黑色,胸以下灰白色,有些個體淡黃色,兩脇和尾下覆羽有栗褐色縱斑。喙黑色,跗蹠黃褐色。
分佈情形
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山
建議觀賞地點
園區內均可
作者:顏重威, 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盤古蟾蜍
拍攝者:王滋慶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盤古蟾蜍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盤古蟾蜍個體之間的體型差異很大,從6公分到20公分,雌蟾明顯地比雄蟾大很多。牠們身體背部的顏色及花紋也變化多端,體色有紅色、褐色或黑褐色;花紋則有些個體在體側有黑色縱紋,有些有黃色背中線,有些則素素淨淨、沒有任何斑紋。但不論如何多變,牠們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盤古蟾蜍的耳後腺和疣都能分泌毒液,但這完全是為了防禦,除非是受到很大的刺激,否則牠們不會分泌毒液。牠們分泌毒液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動物:「我有毒,以後不要再惹我了」。但蟾蜍去皮和內臟之後,肉是沒有毒的。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牠們在此求偶、產卵進行繁殖,雄蟾不會主動發出叫聲吸引雌蟾,而是一起聚集到水域,由雄蟾主動追求雌蟾。因此雄蟾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經常出現多隻雄蟾爭先恐後抱一隻雌蟾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雄蟾誤抱雄蟾的情況,此時被錯抱的雄蟾會發出「勾、勾、勾」的釋放叫聲。卵串呈長條形,卵粒黑色,位於雙排的長型卵串中,約80公分,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蝌蚪黑色有毒,常聚集成一大群。
分佈情形
盤古蟾蜍廣泛地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從龜山島、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牠們的蹤跡。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龜殼花;烙鐵頭;原矛頭蝮
拍攝者:汪仁傑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龜殼花;烙鐵頭;原矛頭蝮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龜殼花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50公分,頭呈銳三角形,眼後有一細長的黑褐色縱帶。頭頂褐色且常有斑紋分布,身體黃棕色,其上有大型黑色斑塊,斑塊邊緣有黃色細紋。龜殼花體背中央的斑塊常連成波浪狀,有明顯保護色作用。龜殼花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下卵3到15枚,孵化期約1至1個半月,且雌蛇會有護卵行為,初生仔蛇全長約22公分。
分佈情形
龜殼花廣泛分布於全島及龜山島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此外,在中國西南和中南部地區、印度、緬甸、越南也都有其分布。
建議觀賞地點
生態水池、東眼山林道、景觀步道
作者:王緒昂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王錦蛇;臭青公;稜鱗錦蛇;臭黃蟒;臭青母
拍攝者:汪仁傑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王錦蛇;臭青公;稜鱗錦蛇;臭黃蟒;臭青母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臭青公是一種大型的蛇類,最大體長可達265公分,頭部鱗片大且邊緣有著明顯黑色,在吻端至眼睛前緣的上方常呈王字紋,故有王錦蛇之稱。臭青公全身鱗片有明顯稜脊,故感覺粗糙而不光滑,幼蛇全身呈淺棕色,有黑色或深棕色的小斑點散雜其間,而成蛇身軀為暗褐色或橄欖綠色,夾雜了暗色與白色的雜斑,與幼蛇的花紋顯著不同。臭青公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卵8到14枚,孵化期約1個月,會有護卵的行為。
分佈情形
臭青公廣泛分布於馬祖、蘭嶼及臺灣本島2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此外,亦分布於中國中南部、北越以及琉球群島。
建議觀賞地點
生態水池、東眼山林道、景觀步道
作者:王緒昂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南蛇;水南蛇;華錦蛇;華鼠蛇
拍攝者:許文隆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南蛇;水南蛇;華錦蛇;華鼠蛇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南蛇是一種大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260公分,稚蛇身體主要以黃綠色為主,背部有著許多黑色的點與淡色的斑,因而形成位在背部的不規則黑色與淺色橫紋。成蛇的全身雖然有著一致的橄欖綠色或黑褐色,與細紋南蛇有些類似,但身體雜有白色的斑塊與黑色小斑點,形成不規則的坡浪狀橫紋,上下唇各唇鱗的後方都有黑色邊緣,故形成嘴部上下的6、7條明顯黑色斑紋。南蛇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卵6到14枚,孵化期約2個月,初生仔蛇全長約38至41公分。
分佈情形
南蛇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2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地區,以及金門、馬祖等地。此外,在中國西南和中南部地區、印度東部及東南亞也有其分布。
建議觀賞地點
生態水池、東眼山林道、景觀步道
作者:王緒昂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赤尾青竹絲;赤尾鮐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赤尾青竹絲;赤尾鮐
秋
物種描述
赤尾青竹絲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90公分,其頭呈三角形,眼睛紅色,全身翠綠。因為尾巴後段磚紅色,故民間多以焦尾巴稱呼赤尾青竹絲。多數的雌蛇在身體和腹部交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細縱線,而多數的雄蛇除了有此白色的細縱線外,在白線下還緊接著一條紅色的細縱線。赤尾青竹絲是以胎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秋季交配,隔年夏季生產。每窩大約可產下2到15條仔蛇,初生仔蛇全長約26公分,約1年便可達性成熟。
分佈情形
赤尾青竹絲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和蘭嶼平地至2000公尺左右之中低海拔地區,數量相當普遍,分布很廣。此外,從中國西南、中南部地區以及吉林省東南邊、長白山、印度東北邊、緬甸、泰國至越南都有分布。
建議觀賞地點
生態水池、東眼山林道、景觀步道
作者:王緒昂
提供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腹斑蛙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腹斑蛙
秋
物種描述
牠們有肥胖的身體,大小約6到7公分,身體淺褐色,眼睛後方有一塊黑色菱形斑,以保護裸露在外的耳朵(鼓膜)。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不明顯的背中線,腹側有些大黑斑,所以稱為腹斑蛙。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給ㄟ給ㄟ」非常響亮,而且喜歡一隻接著一隻鳴叫,形成此起彼落而且響亮的合唱,讓人很難不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牠們有很強的領域性,若有其他雄蛙入侵,兩隻雄蛙會打架,並發出遭遇叫聲。繁殖期3月到8月,春夏為主。一次產三、四百顆黑白分明的卵,聚成球狀,但表面平攤成多層小片狀漂浮在水面上。蝌蚪大型,尾鰭高,有許多細小的褐色點,而且會過冬,蝌蚪期可能超過一年。
分佈情形
腹斑蛙分佈於中國的南方,海南島及台灣。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翡翠樹蛙
拍攝者:小工友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翡翠樹蛙
夏
秋
物種描述
翡翠樹蛙背面是鮮豔的翠綠色,因此牠們的拉丁種名不論是prasinatus或smaragdinus都是形容牠們具有翡翠般的綠色。而且牠們當初是在預定蓋翡翠水庫的地區發現的,所以命名為翡翠樹蛙兼具有外型特徵和地名的雙重意義,但可惜的是,發現地已經沈沒在水庫裡。翡翠樹蛙因為是台灣特有種,所以列為保育類。翡翠樹蛙在台灣五種綠色樹蛙中,為比較大型的種類,體長5至8公分。牠們在背腹相接處有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條紋,腹部、腹側及股部常有大型的黑斑,眼睛有一條黃褐色過眼線,這些是牠們和其他五種綠色區分的最主要特徵。牠們幾乎整年都會鳴叫繁殖,但以九月到十一月秋天及四月春天最為活躍,也是最容易看到牠們的時候。雄蛙有單一外鳴囊,通常在水邊的植物體上鳴叫,叫聲是短促的「呱-阿、呱-阿」。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並且在樹上形成配對,然後雌蛙帶著雄蛙到適當地點產泡沫卵塊,剛產下的泡沫卵塊白色帶淺粉紅色,內有300-400粒白色卵。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會帶著配對的雄蛙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然後再回到樹上繼續產卵,有時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配對產卵現象。卵塊經常遭受蒼蠅寄生而長蛆,導致孵化失敗。蝌蚪大型,深色散佈許多褐色細紋;尾鰭高而發達,很容易分辨。
分佈情形
台灣特有種,翡翠樹蛙主要分佈於北部南北勢溪流域,例如新店廣興、烏來娃娃谷等地;宜蘭的低海拔山區,例如福山植物園、礁溪等地;以及桃園石門水庫及東眼山區。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莫氏樹蛙
拍攝者:王滋慶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莫氏樹蛙
春
夏
物種描述
牠們是綠色的中型樹蛙,體長約4至6公分。有些個體的背部還帶有一些小白點,腹面及側面散有一些黑斑點,這是牠們的老人斑,年紀越大,斑點越多。大腿內側呈鮮豔的橘紅色或淡橘色,好像穿一條紅內褲。這是一種保護色,逃跑的時候兩腿一伸,露出紅內褲來讓敵人嚇一跳。眼睛虹膜也是橘紅色的,好似感染了結膜炎。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一般在春天及夏天繁殖;中南部在夏天及秋天產卵;東部花蓮地區是在冬季;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平常住在樹林裡,繁殖期時才到水邊活動。繁殖期的時候,雄蛙常在落葉底下挖一個淺淺的洞藏身鳴叫,也喜歡躲在水溝旁邊的石縫、鬆鬆的土堆或草根處,有時也會爬到樹上高歌。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響亮,如同火雞叫般的一長串「呱—阿呱呱呱呱呱呱」。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的情形。卵塊是白色泡沫狀,直徑約八公分,常產於植物根部或爛泥堆中。蝌蚪大型黑色,身體橢圓形,尾長為體長兩倍。
分佈情形
台灣特有種。莫氏樹蛙廣泛分布於全省,由北到南均有。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褐樹蛙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褐樹蛙
夏
物種描述
褐樹蛙體長5到9公分,在樹蛙家族中屬於中大型。雄蛙及雌蛙的體型差異很大,這是溪流繁殖蛙類的特性之一。身體呈褐色,從兩眼到吻端有一塊淡黃色的三角形斑,而兩眼到體背另有一塊倒三角形的黑斑。眼睛大而突出,虹膜有銀白色及褐色兩色,好像英文T字,雄蛙有單一外鳴囊,經常聚成小群在石頭上鳴叫,叫聲是細碎的「嘓、嘓」,偶而會發出幾聲粗粗的「嘎」。褐樹蛙因為是特有種而且有捕捉壓力,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繁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此時白天仍在溪邊的樹上或石縫休息,黃昏的時候,才一隻一隻的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繁殖活動。雌蛙體型很大,產卵前,雌蛙會先伸腿交互踢幾下,然後產一小團卵粒,雄蛙也會配合雌蛙動作伸長身體,以提高授精率,每次產卵300-400粒,卵小型、一粒粒分離黏在石頭底下,通常聚成一堆。蝌蚪為底棲性,通常吸附在石頭上,出現於溪邊水流較緩的地方。
分佈情形
特有種,僅分布於台灣,廣泛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斯文豪氏赤蛙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斯文豪氏赤蛙
春
物種描述
斯文豪氏赤蛙屬於大型蛙,體長約6至10公分,背部顏色變化多端,有綠色、褐色或綠色褐色交雜。身體修長,指(趾)端膨大呈吸盤狀,以適應溪流生活。牠們終年住在溪澗裡,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閒來無事也會叫一叫。牠們有一對外鳴囊,其叫聲「啾」很像鳥叫,所以又稱為「騙人鳥」,也有人稱牠們為「鳥蛙」。牠們的繁殖期幾乎從二月一直持續到十月,尤其春秋兩季特別活躍,這時牠們叫得更勤。不過斯文豪氏赤蛙的獨立性很高,縱使在繁殖季節的時候,也是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唯一管道。所以牠們雖然不是很常叫,但只要一隻領頭開始叫,其牠雄蛙就會不甘示弱的一隻跟著一隻叫,合唱聽起來是此起彼落,頗具有聲勢。牠們常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產卵,卵白色大型,卵徑可達0.3公分。一次產40-50顆,常常小堆小堆地產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胚胎發育到帶有尾巴的時期,看起來像一粒綠豆芽,很可愛,可惜很難找到。蝌蚪黑色大型,尾巴很長,為體長二倍以上;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石頭上。
分佈情形
台灣特有種,廣泛棲息於全省二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溪流附近。
建議觀賞地點
景觀步道、遊客中心、野餐區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歷史人文
林業文化
東眼山早期是伐木的林場,因此園區內目前保存了過去生產木材時期之工作及生活史蹟,如造林紀念石、木炭窯、培育苗木之苗圃、集運木材所使用之索道等,除了可以藉由這些遺跡反應出當時台灣林業發展的技術與特色,更提供了遊客觀賞與學習的機會。
造林紀念石
民國38年至42年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屬前新竹山林管理所大溪分所,於大溪事業區第8、9、10、11林班內,分別營造柳杉、杉木及馬尾松等計359.57公頃。當時,因交通不便,需要跋山涉水,造林工作非常辛苦,因此,特將造林工作實績刻於此巨石上,以茲紀念。
木炭窯遺跡
約於民國42年間,大溪事業區第8林班為全面人造柳杉林,將砍除雜木再利用,於是於區內建造木炭窯,用以燒製木炭販賣。現在自導式步道支線入口處,尚有一座木炭窯遺跡可供懷緬。
集材機
早期伐木時代,為將伐倒之樹木其圓型段木,利用人力或各種動力,將段木聚集於一處後使用集材機動力式集材,以節省人力提高效率。
木馬式集材
此集材法須先在運材路線上開闢木馬滑道並鋪設枕木,以供人力牽引木馬,運材時將原木架於木馬上,用繩索繫緊後,作業人員再將麻帶掛於肩上來拉動木馬,此種為節省成本的運材方式,適合蓄積量不多的伐區。
台車
台車就是將板車加上4個鐵輪,並裝配煞車軸,可以行走在軌道上,只需一個人即可操作,是一種簡易的鐵道運材方式。早年通常搭配機械動力車頭或動物牽引台車,機械式車頭最多可連結約15輛運材台車,這種方法載運量大,效率高,但架設成本高。
集材索道
集材是將伐倒截斷造材後的原木,利用人力或各種動力,將原木聚集起來。園區內有兩種集材索道,一種為野猿式集材,另一種為複線雙軌交走式運材索道,皆為人工林疏伐作中常見的集材方式。
滑道
利用半圓形塑膠管或小徑木組合成滑道,順著地面坡度,將木材放置在滑道中,有如溜滑梯似的由上而下的集材法。適合地勢30-40度的坡度,集材出口為坡度10度左右,每組作業人員僅需2-3人,安裝簡便,可隨時更換集材區域,
深度導覽
山嵐與雲霧
沿著桃119縣道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前進,從山谷間飄來的山嵐與雲霧,慢慢地籠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這樣特殊的雲霧環境,也造就了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迷人的森林生態環境。
充滿魅力的柳杉森林
沿著東眼山林間步道緩慢地往上行走,一棵棵高聳入天的柳杉,彷彿是在比賽誰能夠先摸到藍色的天空,一棵還比一棵高。這些人造林,以柳杉、杉木為主,綿延達數百公頃,是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特色之一,也說明了台灣早期的造林政策,從林間步道入口一直到山脊線,都感受到這片人造林的魅力。夏季時,棲息在樹幹上的蟪蛄一同放聲合鳴,不需指揮,不需樂譜,就可以演奏出大自然美妙的樂章。當您在林間行走時,可留意您的腳步,您會不經意發現步道上有許多錯綜複雜、交互纏繞的樹根,這些是步道旁樹木的根,您可以停下您的腳步,仔細地欣賞樹根生長的方式,以及樹根曲線之美。
東北季風下的天然闊葉林
經過了一大片的人造林後,來到了山脊線,沿著山脊線上的步道行走,步道兩旁的闊葉林,凸顯了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原始森林的特色,主要是以殼斗科與樟科的植物為主。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天然闊葉林因為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因此涼溫帶森林下降至山脊線,又因為東北季風風壓的影響,造成林中的樹木較密,且樹幹大多不粗大的現象。在這一片闊葉林中,粉紅色的西施花總會在春天時不吝嗇地展現花顏,吸引遊客的目光。西施花是屬於喬木狀的杜鵑花,又稱為西施杜鵑,喜歡生長在暖溫帶的環境。
蕨類生長的天堂
由於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經常有雲霧繚繞,因此環境較潮濕,成為蕨類與苔鮮類生長的天堂,無論是步道旁、樹幹上與石壁上,到處充滿了綠意盎然的景象。步道旁古老的蕨類―瘤足蕨,是台灣雲霧帶森林重要的指標植物之一,看到它時,往往也就可以欣賞到雲霧或檜木。
珍貴的生痕化石
東眼山林道沿線有許多的地層露頭,包括乾溝層、大桶山層、木山層與南港層,岩層內含有許多貝類、有孔蟲、海膽等生物的生痕化石。藉由這些生痕化石,科學家們可以用以觀察、推測3,000多萬年前這些生物的覓食、休息等行為模式及環境狀態,是極具科學研究與自然教育價值的瑰寶。另外,包括河流侵蝕、搬運、波痕、洋蔥狀風化、結核等地質景觀,也常能在這些地層露頭中觀察得到,在漫步東眼山林到之餘,也能享受一趟精彩豐富的地質之旅。
眺望山巒、溪河與城市
走到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最高點,可在瞭望台上遠眺桃園、三峽、淡水河與七星山系,山巒、溪流與城市,盡收眼底。在瞭望台上,時而會有雲霧飄來,您可以體驗「坐看雲起時」的美景,享受漫步在雲端的浪漫景緻,您一定會喜歡上東眼山。
無障礙旅遊
景觀步道步道上可介紹開花的植物
介紹蛙類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
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起源於瑞典,是種仰賴地圖、指北針與導航技巧,由某個地點引導到下一個特定地點的運動,通常是在參與者不熟悉的地區舉行。主辦單位會給予每位參與者一份地圖,通常是特製的定向地圖,用以尋找地圖上所標示的控制點。定向運動最初是由軍隊的訓練項目演變而來,現在已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中歷史最久,也最普遍的定向運動是徒步定向。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裡進行,也可在校園裡進行。這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智慧型體育項目,是智力與體力並重的運動。
遊程推薦
二日遊
小烏來風景區生態之旅
二日遊
小烏來風景區生態之旅
至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與小烏來瀑布兩日遊,吸收負離子芬多精
報到集合
08:00~08:10
於桃園火車站報到集合
前進北橫
08:10~09:00
前進北橫旅遊服務站〈慈湖停車場〉,說明生態旅遊須知
北橫旅遊服務站
09:00~09:20
中途休息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森林遊蹤
10:00~16:00
親近自然、認識植物、森林探索
夕陽陪伴快樂下山
16:00~17:00
下行東眼山林道,沿線欣賞美景,洗清心情,沐仙境
小烏來觀瀑賞景知性之旅
08:00~11:00
風動石體驗、原始闊葉樹林體驗、宇內溪邊體驗、瀑布、步道生態觀察
順遊景點
石門水庫
位於大漢溪上游的石門水庫,完工於民國53年,具備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五大功能,是早期提供北部地區用水最重要的水庫。由於週邊環境良好,因此近年來也成為遊客造訪的觀光景點,而石門的活魚特色餐飲,更讓「石門活魚」的名號響亮。此外,石門水庫管理局園區內的環境寬闊、幽靜而舒適,是遊客旅遊踏青的好去處,而目前石門水庫管理局也提供假日解說導覽的服務,讓民眾進一步瞭解石門水庫的功能與經營管理工作。
查看更多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東眼山與滿月圓是接臨的兩座國家森林遊樂區,除東滿步道外,須經由不同的車行路線才能到達。滿月圓的水資源豐富,園區內的滿月圓瀑布、處女瀑布是主要的景觀資源,可沈浸在負離子與芬多精的森林浴中。此外,滿月圓的蝶類、鳥類資源也很豐富,且依各不同海拔高度與季節的更替,有相當長的賞楓時節,是北台灣著名的賞楓去處。
查看更多
北插天山步道(請依規預先申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進入申請)
屬於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之分支,部分路線經過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故須依規預先提出進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許可(申請連結網址:https://pa.forest.gov.tw/),可達北插天山主峰眺望台北市及石門水庫景觀,自東滿步道的分叉口到北插天山主峰,約6,300公尺。北插天山步道的秋末,可欣賞到台灣山毛櫸紅葉似火的壯麗景觀,春初可欣賞珍貴的台灣一葉蘭,還有茂盛的紅星杜鵑及紅檜巨木群,自東眼山來回需要12小時以上,需考量體力及時間。沿途設有方向指示牌及里程碑,能作為行走時之參考。
查看更多
角板山
角板山位於桃園市復興區境內,是一個泰雅族原住民部落,也是台7線北橫公路、進入東眼山的必經之地,由於地形有如三角板般的台地,因此便被稱為「角板山」。由於角板山的環境條件佳,因此擁有豐富的農特產,包括茶葉、香菇、山藥、小米酒等,是您來到此地採買的建議。此外,角板山公園及復興區歷史文化館是此處主要的遊憩景點,其中角板山公園內還保有一座早期的蔣公行館,可供民眾參觀;而復興區歷史文化館內,則以復興區及泰雅族的文化歷史為主題,展示泰雅族的傳統器具、織布、狩獵、農耕等的文物,並有多媒體的播放,讓遊客對復興區及泰雅族有一個深入淺出的瞭解。由於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無住宿服務,因此若有住宿的需要,角板山內的民宿及旅館是您不錯的選擇。其中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能提供較多住宿及餐飲的選擇。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網址:http://fuhsing.cyh.org.tw‧地址:桃園市復興區澤仁村中山路一號‧電話:(03)382-2276.382-2788.382-2777‧傳真:(03)382-2789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