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罩
我是遊客
背景音樂圖示
背景音樂
本署出版之「離家出走 — 一起去森林之大地野宴有聲 CD」(作者:范欽慧)
音樂播放
語言切換圖示
Language
無痕山林

Learning in forest

無痕山林

我國「無痕山林運動」源於美國無痕旅遊概念(Leave No Trace,簡稱LNT)。美國自1960年起,在國民所得增加、工作時數降低、休閒觀念改變、交通方便性提昇、都市化現象更趨明顯等因素影響下,戶外遊憩活動逐漸受到廣大歡迎;美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管轄土地的遊憩使用人數,由1924年的460萬人提昇到1999年的9億人、國家公園署的遊客由1950年的3千3百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2億8千7百萬人,境内遊憩使用的土地,使用的人數和頻率亦逐年以倍數增加。

圖標
:::
關於
關閉
緣起
Leave No Trace的起源
我國「無痕山林運動」源於美國無痕旅遊概念(Leave No Trace,簡稱LNT)。美國自1960年起,在國民所得增加、工作時數降低、休閒觀念改變、交通方便性提昇、都市化現象更趨明顯等因素影響下,戶外遊憩活動逐漸受到廣大歡迎;美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管轄土地的遊憩使用人數,由1924年的460萬人提昇到1999年的9億人、國家公園署的遊客由1950年的3千3百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2億8千7百萬人,境内遊憩使用的土地,使用的人數和頻率亦逐年以倍數增加。
一般大眾對於旅遊所製造的些微破壞,如踐踏草地、抄捷徑及發掘新路等的探險式行為並不以為意,有的旅客甚至為了尋求個人的幽靜,而遠離指定露營地、另闢營區,但根據相關研究,呈倍數成長之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的遊憩使用率,逐漸造成遊憩據點地表植物的損害和消失,甚至導致土地被侵蝕、樹木成長受影響、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變、縮小和遷移、深具歷史價值的人文資源遭受浩劫等現象。
七〇年代開始,倍數成長的遊憩使用率,造成對自然及人文資源的衝擊和破壞,環境惡化的狀況逐漸引起美國相關單位關心。許多管理單位開始引用法令來規範遊客的行為,但經觀察卻發現,與其引用硬性的法令規範造成遊客的反感,不如教育他們正確的觀念、鼓勵低衝擊性的遊憩活動。於是低衝擊的健行(Low Impact Hiking)和正確露營的方式(Camping Practices)等觀念,便開始形成且被推廣。
美國林務署(U.S. Forest Service)、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及國家公園署(National Park Service)等主要的政府單位,開始各自發行各式宣導教育手冊,諸如:『對待荒野應有的態度』(WildernessManners)、『荒野倫理』(Wilderness Ethics)、『減少衝擊的露營』(Minimum Impact Camping)和『無痕露營』(No-Trace Camping)等。這即是無痕旅遊觀念的推展開始。
八〇年代起,美國各級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環境教育學者、保育團體、戶外用品的製造商與銷售商、登山健行團體及社會大眾共同組成合作團體,提出無痕旅遊的行動概念,全面推動「負責任的品質旅遊」。教導大眾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
為什麼要推動無痕山林
台灣是全球高山密度最大的島嶼之一,不僅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58座,中海拔或部分低海拔地區亦是山峰林立。隨著台灣登山健行活動漸趨普及,加以近年來週休二日制度的影響,更引領戶外休閒風氣的蓬勃發展。然許多休閒旅遊的方式常對脆弱的資源造成嚴重的衝擊,尤其是集中在某些特定時段及地點的高密度使用,更易導致相關的環境破壞。如高頻率的登山活動即可能造成步道受到「踐踏」衝擊,因為「踐踏」導致土壤硬度增加、地被植物及土壤中生物的死亡、土壤流失、步道寬度增加、植群根系裸露、路基塌陷等環境的影響。此外,不當的遊客行為也嚴重影響生態環境,例如登山健行所遺留的垃圾,尤其在高山地區,這些垃圾可能歷經數十年都不易分解腐壞;而隨意在樹上留下刻痕及破壞公共設施、歷史遺址等行為,也是步道常見的衝擊。
民國94年,臺灣社會一則關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步道的新聞,引起省思;媒體大篇幅報導霞喀羅國家步道沿線,遊客任意在白石駐在所丟棄垃圾、任意在駐在所周邊如廁,造成遍布廢棄衛生紙而嚴重汙染環境。如此訊息的揭露,引起社會的關注與對遊客正確環境行為的討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因此展開步道環境優化工作。民國95年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舉辦的全國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中,Leave No Trace(簡稱LNT)議題受到公私部門廣泛的討論與迴響,並透過網路票選將此活動定名為「無痕山林運動」,於同年發表「無痕山林宣言」,希望能夠藉由產、官、學界共同的參與及努力,優化步道環境,讓山林的愛好者在親愛土地的同時,亦能不對山林環境造成衝擊。此亦為無痕山林運動的由來。
關閉
發展策略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95年委由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辦理「國家步道環境優化系列發展推動計畫」,後再委請台灣外展教育學校(OBT)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TWEA),辦理LNT教育訓練課程,逐步推展無痕山林運動,階段性推動策略如下:
一、藉「全國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暨「步道環境優化宣言簽署」活動之舉辦,凝聚各界共識,清楚展現無痕山林運動之內涵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之推動思維,獲得公私相關部門的支持,將個別單位的局部推動方式,逐步整合提昇爲群體能量。
二、以「優先影響重要族群」、「教育訓練的落實與整合」、建置「在地化的課程舆教材」等三方面著手,邀集長期推動歩道及戶外運動等相關之公私部門及學者專家,組成「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共同推展無痕山林運動相關理念;同時積極培訓無痕山林教師,增加此運動推廣之生力軍,與編印屬於臺灣地區的無痕山林教育宣導手冊與相關出版品,做爲後續推動之基石。
三、以大眾化的推廣與行銷爲主要目標,透過系列性推廣活動的策辦,將無痕山林運動的重要觀念與準則,轉化爲淺顯易懂的槪念及圖像,並結合夥伴成員及無痕山林教師之動員,落實臺灣戶外環境優化之實踐。
關閉
階段成果
凝聚共識與夥伴結盟
(一) 「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之籌組與推動執行

以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登山及環境關懷團體等爲對象,共同籌組「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藉由委員會議的召開,確立無痕山林運動推動宗旨、目標及委員會成員之工作認養推動等。

(二) 無痕山林教師之養成培訓及籌組輔導團

藉由無痕山林高階及種子教師之養成培訓,協助進行相關課程、活動之規劃執行,並於民國97年3月完成無痕山林教師輔導團之召募,期藉無痕山林教師彼此之交流及相關經驗分享,延伸無痕山林影響層面。

資料蒐集與出版
(一) 參訪美國NOLS太平洋西北分校與資料蒐集

95年9月參訪美國NOLS(美國推動LNT運動之重要課程教育單位)太平洋西北分校,廣泛蒐集美國LNT相關出版品,進行資料翻譯及彙整工作。

(二) 教育訓練出版品之編輯製作

包括「無痕山林教育宣導手冊」、「無痕山林教育宣導摺頁」、「無痕山林高階教師教材之編輯製作」、手冊PDF檔、摺頁JPG檔及標準版簡報PPT及PPS檔等,做爲無痕山林運動公益推廣及無痕山教師授課講習用。另委請公共電視臺拍攝18分鐘影片之「無痕山林教育宣導影片」,做爲活動行前教育及推廣無痕山林使用。

(三) 臺灣代表性環境推廣品之繪製編印

邀請漫畫家依臺灣環境特性,繪製活潑且易讀之「登山淨化論-無痕七〝不〞驟‧愛山齊步走」、「無痕都市七要事」、「無痕高山七要事」等漫畫宣導品,宣傳無痕山林相關槪念與行動準則。

(四) 無痕山林主題網站資料庫建置與更新

建置及更新無痕山林主題網站,主要內容包含無痕山林宣言簽署、七大行動準則內容介紹,另建置無痕山林教師輔導團資料庫、舉辦線上系列推廣活動與網路投票等,更不定期配合電子報發佈相關資訊。

教育訓練
(一) 專業教育訓練課程之規劃發展與人員培訓

無痕山林課程規劃包括高階教師(Master Educator Course)及種子教師(Trainer Course)課程,無痕山林運動推展之初,合計培訓高階教師78位、種子教師547位,共計625位無痕山林教師。

(二) 單日課程(One Day Course)之策劃與推動

單日課程適合提供社區、志工、登山社團、學校及一般大眾推廣。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業務承辦人員、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教師操作課程並研發相關教案,以為單日或半日課程推廣運用。

(三) 無痕山林教師輔導團之進階訓練

爲提昇無痕山林教師輔導團之教學技巧與活動策辦能力,曾辦理進階訓練。另建置無痕山林人力資料庫,以利無痕山林運動推動之相關經驗分享及對外交流。

宣傳行銷推廣
(一) 舉辦大型教育宣導研討會

95年辦理「Leave No Trace全國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暨「歩道環境優化宣言簽署」活動,共有91個機關、社團等公私團體共同響應並簽署無痕山林宣言。98年辦理「無痕山林暨環境衝撃」研討會,以提昇社會大眾對無痕山林運動之瞭解與支持。

(二) 網路推廣活動

1. LNT中文命名活動:以「無痕山林運動」獲得最高票。

2. 步道環境優化宣言簽署活動:開放於無痕山林運動主題網頁,提供相關團體及個人進行網路簽署。

3. LNT拜年活動: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電子報寄出無痕山林電子賀卡,爭取更多大眾支持。

4. 製作活潑且易讀之「無痕山林影像檔」,進行網路傳播。

5. 無痕山林行動ロ訣及順ロ溜徵件:計128組參賽稿件。

6. 網路宣導如專題文章發表、相關活動資訊發布及網頁連結等。

(三) 系列推廣活動之策劃與辦理

以無痕山林七大準則之行動槪念爲主題,辦理「創意漫畫」活動,共回收一格漫畫86件、四格漫畫96件;「著色比賽」共回收2,224件作品(兒童組2,115件, 一般組109件)、以及「我愛山林•山林愛我」偶劇活動等。

環境管理及研究監測機制
98年「無痕山林暨環境衝撃」研討會辦理徵文活動,及98年另辦理「遊憩衝撃研究與監測」硏討會,針對「國際無痕山林運動推展與資源規劃管理趨勢」、「遊憩衝擊及環境監測研究」、「無痕山林推動實務」等進行探討。
關閉
未來展望
「讓陽光灑落身上、讓溪水穿足而過」,美麗的山林環境可以讓我們在接近自然的過程中,進一步欣賞、體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讓我們重新省視人類在自然環境裡的角色與定位,因此山林的保護應是全民應有的責任與義務。為降低民眾對自然環境的衝突與破壞,「無痕山林」的友善環境行為,也就是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需要全民認同及推動,讓我們共同為台灣美好的山林盡一份心力。
關閉
無痕心生活
無痕高山
I. 規劃準備是第一

II. 行進路線須留意

III. 處理垃圾應得宜

IV. 保持環境要盡力

V. 用火影響減最低

VI. 觀察動物保距離

VII. 尊重他人守禮儀

無痕都市
I. 規劃準備是第一

II. 行進路線須留意

III. 處理垃圾應得宜

IV. 保持環境要盡力

V. 用火影響減最低

VI. 觀察動物保距離

VII. 尊重他人守禮儀

登山進化論
I. 不莽撞

II. 不亂走

III. 不要丟

IV. 不破壞

V. 不引火

VI. 不驚擾

VII. 不喧嘩

LNT之食衣住行
無痕飲食
「吃飯皇帝大」,上山的飲食非常重要。但食物的殘餘及包裝,卻也是山上主要的垃圾來源。最好的方法就是「源頭減量」,在準備與規劃時,就事先去除多餘的包裝,或是避免購買過度小包裝的產品,畢竟這些包裝最後都會成為垃圾。另外,使用密封袋分裝食物,也可以避免帶整包過量的食品上山,吃不完的同時也製造廚餘,徒增自己的負擔。 可以用秤重的方式,計算該攜帶食物的重量,也可以試試看,用「產生最少殘餘物」的角度去思考該吃些什麼(Ex. 皮跟種子都可以吃掉的水果)。 多一點準備、多一點用心,你也可以吃得很「LNT」喔!
無痕飲食
無痕衣裝
山區氣候變化劇烈,不管出門的時候天氣如何,都應該備妥保暖、防水等衣物及用品,保護自己也友善環境。另外,鞋子也可以講求「輕快」,厚重的登山靴容易使土壤緊實,造成步道破壞,可以留待較高挑戰性的路線再使用。 柔軟的棉T、耐磨的牛仔褲,其實都不適合上山。棉質的衣物雖然吸汗,但是不易乾,而在山上穿著溼衣服是容易失溫的。應該選擇舒適且排汗快乾的衣褲,並盡可能以大地色系為主,是較為接近自然的顏色。別在山上當那「萬綠叢中一點紅」,因為,對山上的動物們而言,太過刺激的聲音甚至顏色,都是一場人為的打擾。
無痕衣裝
無痕宿營
好的營地是「選擇」來的,不是「創造」來的。紮營的地表要夠堅硬,才能承受帳篷及我們躺臥一晚的體重。如果連續紮營數晚,更建議應該更換帳篷的位置,否則被壓扁的草地,可能在拔營後也無法復原。選擇前人已經使用過的營地,避免地表衝擊的面積繼續擴大,是簡便的好方法。居住之餘,排泄物的處理、水源的維護,以及營繩營釘在架設時避免傷害樹木,也都是宿營活動中重要的事情。 火邊小酌雖然快意,星空夜飲也會是另一種瀟灑:請不要為了讓氣氛更好,而在營地起火!火焰的高溫會在土壤中悶燒,對周遭的植物和土壤中的小動物都將是一場浩劫。
無痕宿營
無痕行跡
漫步山林的同時,也請多看看腳下的步徑。原始而生意盎然的野草地,只要經過人為密集的踩踏,野草就會死亡。不斷地開發新生路徑,將破壞原有的植被,造成步徑的土壤流失,最終邁向崩塌。 所以,即使是「之」字形的緩坡步道,也別再切捷徑了!放慢心情,隨每一步的轉折細細體會山林之美。輕裝、徐行,在速攻山頭之外,也嘗試另一種友善的親山態度。
無痕行跡
關閉
教育訓練課程
無痕山林運動不應僅是一種概念或口號,更重要的是如何從行為中具體實踐對環境的關心與愛護。為使戶外活動者更清楚瞭解如何避免活動或行為可能造成對環境或資源的傷害,於是『教育訓練』成了推動無痕山林運動的重要工作之一。台灣現有無痕山林的教育訓練課程可分為下列四種:
Ⅰ.高階教師課程(Master Educator Course)
為無痕山林教育訓練之最高階課程,主要為訓練未來做為種子教師課程之授課者所設計的課程,課程內容以「訓練如何教導戶外活動的領導者,進行良好的LNT理念傳遞及行為引導」為主,課程時間五至六天。結訓合格者可取得種子教師課程之授課資格。
再確認攜帶物品及背包重量
再確認攜帶物品及背包重量
河床上上課情形
河床上上課情形
林間紮營
林間紮營
離開前將營地恢復原本樣貌
離開前將營地恢復原本樣貌
將所有垃圾都帶走
將所有垃圾都帶走
結訓合影
結訓合影
Ⅱ.種子教師課程(Trainer Course)
主要為訓練登山健行與戶外活動的領隊、嚮導等領導者及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者所設計的課程,課程內容以「如何傳遞引導戶外活動者正確的LNT理念及行為」為主,課程時間二天。
事前的食物分裝與準備
事前的食物分裝與準備
戶外上課情形
戶外上課情形
適當營地選擇之討論過程
適當營地選擇之討論過程
動態教學融入七大準則說明
動態教學融入七大準則說明
以登山炊具於野外煮食
以登山炊具於野外煮食
以話劇形式討論
以話劇形式討論
Ⅲ.單日課程(One Day Course)
主要針對社區伙伴團體、志工、登山健行團體、學校登山社團及認同無痕山林理念之推動者所設計的課程,課程內容以「如何在戶外活動中進行正確的LNT行為」為主,課程時間一天。
活動狀況
活動狀況
活動狀況
活動狀況
Ⅳ.研習會或巡迴講座(Workshop)
主要針對學校學生及社會企業等所設-計的課程,課程內容以「宣導教育LNT的觀念」為主,課程時間1-4小時,可依相關需求調整。
無痕山林的高階教師
無痕山林的高階教師
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
展開
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
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在進入自然環境前,如能事先蒐集當地相關資訊、充實戶外知識與技能、做好充分的計畫與準備,除可將因不瞭解或準備不足所造成的危險及傷害降至最低外,更可以增進戶外遊憩體驗的豐富性。
做好登山計畫
依據自己及同伴的體能狀況、登山技巧與經驗,選擇合適的登山地點與行程。
蒐集步道之氣候環境、高度、坡度及步道口周邊之交通接駁資訊,讓登山行程準備更完善。
查明登山路線是否位於管制區內,除遵循管理單位所訂定之相關規定及注意事項外,也需瞭解是否需申請入山入園之相關手續。
詳細規劃步程所需時間、中途休息及夜宿地點,避免太陽下山後還在趕路或尋找住宿點。
衣物及裝備的考量
選擇舒適、安全、堅固、環保性佳的裝備及容易排汗的衣物,並採用米色、咖啡色、綠色或黑色等接近自然及大地顏色的衣物。
預防山區多雨、多變的氣候狀況,應準備防水、防曬及保暖等衣物及用品。
選擇較輕巧舒適的登山鞋;厚重的靴子或深刻紋的鞋底,容易使土壤緊實並破壞步道,應視必要穿著。
若行走在潮濕、泥濘的區域,可穿著登山鞋搭配綁腿或雨鞋,防止弄髒褲管。
依活動環境及需求,可考量配戴護膝、登山杖。
隨時掌握所處方位,別讓自己迷路。請攜帶地圖及指北針等定位定向工具,取代沿途所留下的人為痕跡。
攜帶信號鏡、低音哨、螢光背心及手機或無線電對講機、繩索等求救物品,並於出發前將行程等相關資料告知步道管理單位、家人或熟識的朋友,確保遊程的安全。
攜帶頭燈、手電筒等照明工具,以提供夜間照明所需。
一天以上行程應確實規劃過夜地點及所需裝備,瞭解是否有山屋或露營地點,並提早向相關單位登記或申請。另外也可詢問是否有睡袋、帳棚的租借、水源及糧食的補給等,以減輕負重。
食物的準備
依個人體型、活動特性計算所需營養及熱量,攜帶充足的飲水及食物。但請勿攜帶過量,夠吃就好。
確保所攜帶食物及飲水的衛生及食用方便性。先去除不必要的包裝,將食物分裝到可重覆使用的夾鏈袋(封口袋)或保鮮盒內,避免直接攜帶錫罐、鋁罐及玻璃瓶。適當的分裝,除可節省背包有限的空間,也可減輕負重,同時降低帶入山林裏的垃圾量。
預先想好處理廚餘、果皮及垃圾的方法,避免氣味引起野生動物的興趣(例如以夾鏈袋密封防止氣味溢出,或避免攜帶容易造成過多垃圾的食物)。
隊伍的組成及風險管理
登山活動以小隊伍為佳,可降低吵雜的音量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需有合格的專業登山嚮導及領隊、或熟識路況及環境的專家帶領,隊伍成員應一起參與、瞭解行程規劃,降低過程中迷路或誤觸危險環境等狀況。
隊伍行進時應注意隊伍長度及隊員的狀況。
若為大型隊伍,則需有足夠的指導員及領隊,並儘量分小隊活動、分散露營區域。
平時應有自救及緊急應變的訓練。
做好平時的訓練並維持體能狀況,以加強登山技巧與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地點與行程。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
踐踏會破壞植被的生長,並造成土壤侵蝕與地表的流失,因此請在已規劃好的步道及宿營範圍內活動,避免破壞步道及營地周邊脆弱的植物及地表;不走捷徑,並儘可能留下最輕的足跡。
(1) 行走時注意事項
在既有的步道、步道口、露營區等已建置好的區域內活動及休息。
縱使步道泥濘或潮濕,也請行走於步道上,避免走在步道邊緣而造成步道面積加寬,或泥濘範圍變大;可穿著登山鞋配合綁腿或雨鞋,以減少衣物鞋襪的污損。
在沒有步道的區域可以怎麼做
若必須穿越沒有鋪設步道,或進入自然度較高的荒野地區,請選擇岩石地、沙地、碎石地及雪地等較堅硬的地表行走,以減低對植被及地表的傷害與侵蝕。
在自然度較高的荒野地區,請將隊伍分散行走,以避免新的步徑形成。
應儘可能避開稀有動植物棲地、復育區等環境脆弱敏感地區;若一定要經過,儘可能讓腳步落在破壞性最低的地方,並請隊友依循前一位隊友的步徑行走。
(2) 露營時注意事項
使用現成的營地,運用露營場、遮蔽處等完善設施,以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集中並儘量縮小帳棚、背包、煮食區等活動範圍,避免造成露營區以外新的土壤裸露區域。
將睡覺地點與煮食區分開,以避免野生動物的干擾或攻擊。
不要影響或傷害營地周圍的樹木,折斷樹枝、釘釘子、纏繞鐵絲、刻字等行為,除了會留下醜陋的痕跡外,樹木也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入;如果需要綑綁繩索,應使用軟墊保護樹皮。
在沒有現成露營地時可以怎麼做
尋找較大面積的岩石、碎石或其他堅固的區域,作為煮食區及睡覺地點。儘可能保護環境脆弱之區域(如植被生長、生物活動、土質鬆軟等區域),因為地表可能需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能恢復原貌。
請避開重要動植物棲地、復育區等環境脆弱敏感區域。
搭帳棚前,應先觀察營區周邊是否有鳥巢、腳印、糞便等明顯的動物活動痕跡,請選擇一處看起來安全,較不會影響野生動物的區域。
可穿著涼鞋、布鞋、平底鞋等軟底鞋,並儘量集中活動區域,讓輕微受創的地方有復原的機會。
在荒野地區露營時,若有二個以上的帳棚,請分散帳棚搭蓋區域,以減輕對植被及地表的傷害。
避免在同一地點停留2天以上。
離開時將搬離的石頭、樹枝放回原來位置,或將落葉、松針均勻散佈於營地上,讓人為使用的痕跡不要太明顯,也讓營地儘可能恢復至原來面貌。
垃圾及廢棄物處理請參見準則3
火的使用請參見準則5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帶出所有攜入的垃圾,並妥切的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
(1)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
離開露營地、休息區前,請將垃圾(如煙蒂)、食物、廚餘(果皮、麵條、蛋殼、貝類等有機垃圾)都帶走。這是每位造訪自然的人都應具備的責任,避免留下會發臭的食物,因為這可能會吸引野生動物好奇,造成牠們翻找或食用。
垃圾可能會讓野生動物致命,如鳥類、哺乳類等動物皆有誤食塑膠袋而喪命的案例。
不要用〝火〞解決垃圾問題,金屬箔片、塑膠罐等均不能完全燃燒,況且燃燒或許會吸引野生動物的注意或造成牠們的恐慌。
不要掩埋垃圾,野生動物會翻出它,或在風吹雨淋後,垃圾會外露。
帶塑膠袋去裝自己甚至是別人的垃圾。
避免沿途留下人為的痕跡及記號,可使用地圖、指北針或衛星定位儀來定位定向,取代沿路的路條,太多的路條除破壞景觀,也可能限制樹木的生長與健康。
(2)排遺的處理方式
排遺處理不當會導致水源污染、疾病傳播及不良的觀感,如果所在的環境沒有廁所,可考量使用下列方式處理排遺。同行隊員若不能接受這些方式,請選擇有廁所的登山及露營地點。
如何正確處理排遺,請見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News/News?id=20221223002
貓洞地點的選擇與處理方式
選擇偏僻、不要太接近營區的地點,同時避免幾天下來集中在營區的某幾個地點。
儘可能遠離水源、營地、步道及排水系統(國外一般建議需在60公尺外地區)。
用小手鏟挖掘深約15-20公分的洞,過程中請依土壤層大致分上、下層擺放,掩埋時再依序回填。
土壤中存在會分解糞便的微生物,因此儘可能不要將糞便留在石頭下(因為分解速度緩慢,也容易污染水源)。
可以使用草、樹葉、樹枝、石頭、雪水等取代衛生紙。
冬季結冰時,土壤層可能被深埋在冰下數尺距離,因此較好的方式是將排遺全部帶出。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儘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
保留步道上的自然遺跡
讓你造訪之處維持原來的風貌。留下沿途發現的樹木化石、石頭、羽毛、貝殼、古物等,甚至是動物的排遺,讓其他人也能欣賞,擁有〝發現野趣〞的感覺。
不要擾亂現有的景物
許多人認為摘取些許野花,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就會造成明顯的影響及破壞。
不要將外來植物如花草、水生植物等帶入自然環境中。
讓背包、帳棚、靴子及鞋底保持乾淨,縱使是泥巴或土壤,或許也會夾帶種子、孢子或動植物。
不要丟棄或放養任何生物至自然環境中。
協助通報步道管理者需注意或處理的區域。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用火的疏忽往往危急許多自然區域。除非必要,儘可能減少火的使用,並以效能高的器具煮食及照明,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爐具與代替性工具的運用
以質輕且效能高的爐具取代營火,不僅炊煮快捷、輕鬆、較不易留下炭火痕跡或燻黑的石頭外,也可以在任何天氣狀況下使用。
登山炊具依使用燃料區可分為白瓦斯(俗稱去漬油)、丁烷、丙烷或同丁烷等種類,甚至也有使用多種燃料的炊具及燒木材的爐子,重要的是這些用具可以降低用火對環境的破壞。
請以煤油燈、蠟燭燈籠代替營火。在使用蠟燭時,請留意不要讓蠟油滴留到自然環境中。
低衝擊的生火方式-使用現成的生火地點
重複使用已搭建(或之前有人使用)的生火地點,勿重新建置,以降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不要刻意撿拾石塊圍住火堆,因為被燻黑的石頭,將會嚴重破壞既有環境的美感。
土堆生火:在生火的地方鋪一塊塑膠布,從已破壞的地方取得無機土壤、沙子或礫石,在塑膠布上灑上約8-13公分(3-5英吋)厚的沙土(可以隔熱、保護土地),並將沙土形成一圓形,在土堆上生火即可。
火盆生火:使用金屬盆及鐵架,生火簡單快速,也更容易控制。火盆高度至少要8公分高,為保護土地,火盆應架在石頭上或底下墊無機土壤。
避免在有機土壤、落葉堆等會危害植物及自然景觀的區域生火。
降低火對環境的衝擊
營火雖然為傳統露營活動中的重要象徵,但營火沒辦法持續很久、也會形成巨大的煤灰圈及灰燼,且需要大量木材;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引發其他不明野火,如果可以請儘量避免生火。
詢問並確認管理單位之相關規定,以及生火的技術,有些地方只允許在特定區域生起營火。
如果現場沒有可用的火爐,請自行攜帶火盆或以土堆生火。
離去時用小鏟子將灰燼放入裝滿水的容器內,以免延燒造成問題。
木材的挑選
不要攀折或割鋸直立的樹、甚至倒下的樹木。因為直立的樹木,無論生或死,都是鳥類和昆蟲的家;傾倒的樹木也為鳥類、動物提供了棲息的場所,同時提供達到水土保持、自然生態中食物鏈平衡的功能。
選擇倒下、枯死並且不粗於成人手腕的小塊木材,不僅容易收集、折斷、容易被燃燒,產生的灰燼也可以被風吹散。
任意剝下樹皮、折斷樹枝,不僅會產生醜陋的疤痕,也容易讓樹木遭受病蟲的侵害。
火的管理
不要留下無人看管的火苗。
勿燃燒內襯錫箔紙的包裝、塑膠、金屬箔片剩餘的食物或其他需要善後的垃圾。
離去前,停止供給燃料,並將未燃燒完的木材燃燒至完全化為灰燼為止。
未燃燒完的木材,可將前端焦黑處砍掉。剩餘好的木材,請放回原來撿拾的地點或散置於營地周圍。
事後清理
待冷卻後,帶上手套將所有燃燒後的灰燼、小的炭木碾成粉末,用水完全浸濕,用小鏟子或鍋蓋將所有灰燼廣泛撒佈在遠離營地的周邊。
移走所有廢棄物,將沒有用到的木材放回撿拾地點或散置於營地周圍,儘可能恢復自然原貌。
清理土堆和火盆時,也要把用到的沙土都處理好。
離去前,請確認營火已經完全熄滅,並蒐集營地周邊的落葉、松針、石頭等,將地表回復至原來面貌。
尊重野生動植物
自然環境是各種生物的家,應尊重並儘量不影響牠們的生活與習慣,不餵食、不破壞、不侵犯,讓牠們可以在山林裡繼續繁衍、茁壯。
有距離的觀察及欣賞
請留在步道、平台上或更遠一些的觀察區,以望遠鏡、長鏡頭相機觀察,如果動物對於你的出現有所抗拒或驚嚇,請再離牠更遠些。
愈大型的隊伍愈容易對環境造成影響、傷害,並驚擾周邊的野生動物,所以請儘可能讓隊伍規模小一些,或分成小組,將對環境、野生動物的影響減至最低。
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不要追趕、捕抓野生動物,或為了照相而打擾牠們,尤其是夜間觀賞及攝影的光害,可能會造成野生動物的驚嚇。
避免快速移動或眼睛直視野生動物,以減少對野生動物產生侵略感。
土如果野生動物正在移動,請離開或繞過牠們的行進路線,或等待牠們通過後再走。
快速通過具危險性的野生動物棲息區域,如熊、山豬等動物經常出現的區域。
降低在晚上健行的機率,以避免大型野生動物或夜行性動物的攻擊。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與他人分享山林環境,尊重他人獨處所需的寧靜,審慎思考自己的行為對環境和他人的影響。
尊重他人並互助合作
有些人喜歡獨自造訪山林享受寧靜與孤寂,有些人則選擇結伴同遊。請尊重彼此的選擇,無論在行進或宿營時,都儘可能不要影響或打擾到其他使用者。
應與其他使用者或團體維持合作互助的關係,畢竟在未知的自然環境中,經常需要彼此的協助與扶持。
降低對他人的影響
選擇路旁的石頭或空地休息,如果植被濃密或容易壓垮時,請選擇步道上較寬的地點休息,並讓其他人可以通過。
如果可能,在遠離步道和遊客的地方紮營,儘量降低對他人的影響。
展現對當地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尊重,如尊重地方風俗、經過私人土地時請求許可、遵守各經營管理單位的規定與限制等。
讓自然的聲音展現
避免使用太亮的燈(夜晚)、收音機、電子遊戲和其他干擾設備,或選擇使用耳機。
儘可能降低音量,避免太吵雜的戶外活動,尤其在夜晚和偏僻的地方,更要顧及其他使用者的感受。
謹慎使用手機,最重要的是與自然的聲音協調。
:::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