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6
今日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02.01
週一
|
|
---|---|---|---|---|---|---|---|
溫度 |
13 ° / 21 °
|
15 ° / 17 °
|
13 ° / 18 °
|
11 ° / 14 °
|
10 ° / 15 °
|
11 ° / 20 °
|
11 ° / 21 °
|
體感 溫度 |
13 ° / 22 ° | 15 ° / 18 ° | 13 ° / 19 ° | 10 ° / 13 ° | 10 ° / 15 ° | 10 ° / 20 ° | 11 ° / 22 ° |
降雨 機率 |
40 % | 40 % | 8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3 % | 97 % | 90 % | 88 % | 88 % | 85 % | 88 % |
風向 風速 |
2
偏東風
|
2
偏東風
|
2
東北風
|
2
偏東風
|
-
偏東風
|
-
偏西風
|
-
偏西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更新時間:2021/01/26 04:48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雪山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50 ~ 375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125 公尺
聯絡電話
03-9882514
步道全長
3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線型單向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土石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行前須知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地披、蕨類植物的仙境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經過九寮溪生態園區後,才是步道的入口。沿溪谷左側山壁的木棧道前進,續接一段泥土路,經過三個簡易木橋、跨越山澗上的木拱橋後,即是九寮溪步道的精華路段,溪水潺潺、蒼木鬱鬱,蕨類茂密,藤蔓纏繞,附生植物攀附枝頭及山壁上,清涼舒適。路基大多為河階台地,也就是溪流以前的河道,沿途長滿了豐富多樣的植物,烏心石、野薑花、台灣水龍骨、闊葉樓梯草、柚葉藤、稜果褣等等,處處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懸掛於翠壑之間的銀帶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硬頁岩、千枚岩和板岩在溪水經年累月沖刷下切割出陡峭的河谷,而原本平緩匯流出口也形成了高低落差。九寮溪瀑布又稱「玉蘭瀑布」,從支流岩壁傾瀉而下,落差約15公尺,冬末春初雪山融雪,瀑布水勢湍急,聲勢澎湃。
自然人文
林木濃密扶疏,依海拔高度分布,上游源頭為針葉林之紅檜樹,中下游為闊葉林區,各地林相完整,宏偉壯碩直衝天際,下層植被群更為多樣。

山芙蓉
溪流生態豐富,螢火蟲、蝴蝶、台灣獼猴處處可見,更有赤尾青竹絲、褐樹蛙、翠鳥、台灣大蝗、山豬等,其中更有保育級的蜻蜓、蝴蝶、白鼻心、苦花魚、溪哥等。這是2002年開始封溪護魚的保育成果。
九寮溪
九寮溪又名破礑溪,是蘭陽溪支流,早年為泰雅原住民生活領域,因溪流水勢強勁,泰雅稱為「葛叭溪(GaBa)」,意即「溪水打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隨著漢人進入,一路向東出海的強勁溪水有「破向東邊」氣勢,閩南語「破東」「破東」喊久了,就變成國語的「破礑」。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沿溪砍伐樟木煉樟製腦,高峰時期多達九座工寮,即九寮溪名稱由來。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松羅步道
松羅步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泰雅族松羅部落;部落位在北橫公路(台7線)98公里處,社區入口有一一座雕塑著泰雅勇士與織布婦女的入口意象。步道沿著松羅溪而行,林蔭蒼蒼,溪水淙淙,著生殖物繁盛,是步道最大的特色。來回約需2小時,採直線來回,其間有三個環狀路段,形成由三個P字串連而成的路型,遊客可於去程右行走親溪路徑,回程改走山徑,體驗截然不同的風情。
玉蘭茶園
早年漢人在此設立鋸木工廠,泰雅語謂鋸木為「HELAN」,逐用此音為名;位於台七線101K處,玉蘭面向蘭陽溪開闊河谷,北依南拳頭母山,茶 園連綿,鄰近高山環伺,本區隸屬雪山山脈東隅常起輕霧,適合茶樹生長,香氣濃郁,滋味甘醇甜美。
旅遊建議
搭配三星鄉、大同鄉景點安排1-2日遊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步道巡訪員/九寮溪自然步道補12月巡訪小記
HsingMei Wu|2021-01-05 發表
第十二次的九寮溪自然步道巡訪本來應在上個月完成,偏偏宜蘭雨下個沒停,報備延遲後,趁今天無雨快去。雨勢阻擋人們出遊,倒正好讓山林休息。走入步道不多久,聽見猴群嘈雜對話,果然一大群在樹上進食。步道沿溪澗蜿
查看更多

步道巡訪員/九寮溪自然步道10月巡訪小記
HsingMei Wu|2020-10-27 發表
到達觀瀑平台,正想坐下來喝水吃點心,一位大姐朝我走近,猜是需要幫忙拍照,先收攏一下物品,準備起身幫忙,沒想到,大姐開口是問,可以請你的狗過來一起合照嗎……整條九寮溪水量豐沛無比,浪濤滾滾洶湧,步道終點
查看更多

步道巡訪員/九寮溪自然步道9月巡訪小記
HsingMei Wu|2020-09-24 發表
秋天走路就是一個舒服。看來會下雨的天氣直衝九寮溪,卻享受了一趟豐盛的行路。全程涼爽,紅色紫色野花遍佈,上次看到白色星狀小花,這次已結成紅色小果子,各式蕨葉也在水氣豐沛裡欣欣向榮。沿途遇見兩三團長輩結伴
查看更多

步道巡訪員\九寮溪自然步道8月巡訪小記
HsingMei Wu|2020-09-01 發表
趕在八月最後一天去巡九寮溪。豔陽看似高照,樹蔭下已微有涼意,不若盛夏時燠熱,步伐和心情一起輕快起來。行至中途見雲朵堆砌,料午後會有陣雨,不想才抵終點平台落坐,雨滴就來趕人了。快快啟程回頭,雨中步行稍微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