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
|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李崠山系
管轄單位
新竹林區管理處
海拔高度
900 ~ 1,300 公尺
聯絡電話
03-5224163轉234育樂課
高度落差
400 公尺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全長
2.6 公里
入山申請
否
步道型態
線型單向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路面狀況
原始山徑,偶攀爬岩壁、木梯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
山崩與地滑
建議時間
一天
土石流潛勢範圍
否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結伴同行勿走捷徑
為保障您的安全,請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並請勿脫隊獨行。
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快速通過危險處
山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建議辦妥登山保險
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註: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擇合適保單投保)
產險公司銷售之登山保險已擴大承保搜救費用保障
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旅遊指南
順遊景點
水田部落
為泰雅族部落,居民共組「甕碧潭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提供民宿與部落生態導覽的旅遊服務,可循著部落生態步道,欣賞日治時期的古圳道,並以「夜觀飛鼠」最具特色。
內灣風景區
地處頭前溪上游,油羅溪北岸,背倚麥樹仁山,曾以「內灣垂釣」名列新竹八景,也是內灣支線鐵路的終點。內灣老街有廣濟宮、內灣火車站及臺灣少數保留完整的木造戲院--內灣戲院。
旅遊建議
搭配水田部落安排2日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小百岳】新竹石牛山,馬武督糯米橋,渡南古道,東安古橋,羅家書屋,得月樓,關西分駐所舊址,古老水車
Saiyan Broly|2022-04-16 發表
今日行程:馬武督糯米古橋>石福宮>呂厝>巨大箭竹林>石牛山>東安古橋>樹德醫院>關西分駐所舊址>渡船頭橋>飛鳳古道>渡南古道>南山金城武樹>大茄苳>古老水車>得月樓>羅屋書院石牛山,海拔6...
查看更多

2021-026B:北得拉曼內鳥嘴山(北得拉曼線)一雨後大景與金黃色山毛櫸饗宴
Carlos Lee|2021-11-25 發表
這是新竹市健行登山協會疫情降級以來的第一次活動,首先登場的是北得拉曼內鳥嘴山會師,分為水田線與煤源線兩路會師,我報名煤源線(又名攔沙壩線+煤源線O型),這條線可說是難度很高,不太好走,是條健腳路...
查看更多

2021-026A:北得拉曼內鳥嘴山(煤源線)連走巨木步道下水田林道支線
Carlos Lee|2021-11-22 發表
這禮拜連續兩個週末假日都有登山活動,對體力是一大挑戰。本日有走的是北得拉曼內鳥嘴山活動,前一個禮拜得知有三個名額釋出,毫不猶豫的直接報名參加,路線不是傳統的從北得拉曼O型的路線,而是從煤源登山口...
查看更多

110.8.17 北得拉曼巨木步道
♫♪⭐錦毛鼠♬~|2021-09-30 發表
北得拉曼巨木群是北部海拔最低的神木群,位在新竹尖石泰雅傳統領地一帶。林相因海拔上升不斷改變。從水田林道進入,先走一大段的林道。登山步道中間有一小段不太好走,全程路跡清楚。優雅的森林與杉木林,讓人...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