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6
今日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02.01
週一
|
|
---|---|---|---|---|---|---|---|
溫度 |
13 ° / 21 °
|
15 ° / 17 °
|
13 ° / 18 °
|
11 ° / 14 °
|
10 ° / 15 °
|
11 ° / 20 °
|
11 ° / 21 °
|
體感 溫度 |
13 ° / 22 ° | 15 ° / 18 ° | 13 ° / 19 ° | 10 ° / 13 ° | 10 ° / 15 ° | 10 ° / 20 ° | 11 ° / 22 ° |
降雨 機率 |
40 % | 40 % | 8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3 % | 97 % | 90 % | 88 % | 88 % | 85 % | 88 % |
風向 風速 |
2
偏東風
|
2
偏東風
|
2
東北風
|
2
偏東風
|
-
偏東風
|
-
偏西風
|
-
偏西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更新時間:2021/01/26 04:48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雪山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 , X: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80 ~ 40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2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石子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行前須知
林務局山區手機可通訊點標示
政府開放資料,請點擊下方下載KMZ檔可用Google Earth開啟。
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與本局合作推出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網站服務(109.07.10~109.09.30)
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與林務局合作推出,針對特定登山場域專用之留守服務平台網站,提供山友前往美麗的風景區遊憩時,也能有更進一步的安全保障與風險管理。
建議裝備
松羅步道_郊山健行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親山親水任君遊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傍溪而行的松羅步道,沿途有溪石、流瀑、山澗等天然景觀,以及桂竹虹橋、繩索吊橋、休憩涼亭等設施。步道前段有塊渾然天成的臨崖巨石,視野開闊。步道800至1070公尺路段共規劃三條臨溪觀魚路徑,溪水潺潺,可以親水、賞魚、觀奇石。步道終點處有一水簾洞,係由巨石與陡崖形成,透青的溪水激流成瀑,櫬著溪岸高大筆直的筆筒樹,仿若美景入畫。

苦花魚復育有成 松羅溪星光熠熠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松羅溪為蘭陽溪的上游之一,水量終年不竭,是松羅部落的生命泉源,悠游其間的苦花魚,腹部呈銀白色,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令人驚艷。泰雅族稱苦花魚為kole-balai,意為「真實之魚」,日人則給予高評價的「高山鯉魚」稱號。苦花魚棲息在海拔300至1000多公尺的山地水域,以矽藻、蜉蝣幼蟲、石蠺為食,成魚長約30公分,過去因森林濫砍,生態破壞嚴重,魚量一度驟減,自2002年起由社區推動封溪復育計劃後,已收可觀成效,目前在管制站前約500公尺的休憩區,以及松羅步道途經的幾處水潭,均可見到成群結隊的苦花魚芳蹤。

部落族人御守的幸福步道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松羅溪是該部落的生命之水,松羅步道係傳統獵區,所以部落居民熱情參與步道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更發起的護溪活動,成功保育該族的「真實之魚」,堪稱落實社區生態旅遊的模範步道。
自然人文

昔日部落獵區 今日動物樂園
松羅位處山地與平野間的生態交錯帶,原語意指森林茂盛之處,過去是松羅部落的獵場,步道則為傳統獵徑,經過多年保育後已孕育多樣的動植物生態。因環境高溫潮濕,呈現附生植物群、九芎林、樟楠次生林等亞熱帶植物相;常見竹雞、獼猴及松鼠等動物,溪流中也孕育豆娘、蜻蜓及蛙類,不時傳來青蛙的鳴聲。

原住民傳統活動區域
松羅社區為泰雅族原住民部落,該部落由新竹、桃園、新北市經中嶺越古道來到此處,並各別分支形成南山、四季、巴倫及崙埤等部落。
由於蘭陽地區東北低西南高的地勢走向,使海洋氣流得以長趨直入,帶來極為豐沛的雨量,秋冬兩季受到東北季風挾帶豐沛水氣之影響,中年雨日約220日,冠於全台。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梅花湖‧三清宮
三面環山,周圍種滿了萬紫千紅的花朵,湖畔的碼頭有提供泛舟及快艇等水上活動設施。
長埤湖
位於三星鄉員山村,又名三星長埤湖,濱臨台七丙省道邊緣,海拔高度約175至199公尺。湖水來源可能是地 下湧泉形成,或是雨水匯集成湖。湖光山色,天鵝悠遊,景致幽雅,湖濱四周植物屬亞熱帶次生林。
玉蘭茶園
早年漢人在此設立鋸木工廠,泰雅語謂鋸木為「HELAN」,逐用此音為名;位於台七線101K處,玉蘭面向蘭陽溪開闊河谷,北依南拳頭母山,茶 園連綿,鄰近高山環伺,本區隸屬雪山山脈東隅常起輕霧,適合茶樹生長,香氣濃郁,滋味甘醇甜美。
旅遊建議
半日遊
步道半日遊,可搭配松羅部落或附近景點一日或二日遊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奔流於亂石間的激流∥松羅國家步道
Elin Lin|2020-10-29 發表
總想揭開:17歲少女夢幻之湖-松羅湖的神秘面紗。全長約6公里,步道起伏較大,嗯!似乎有點遙不可及。那就先松羅國家步道走走。停妥車,走在一段未見任何人跡、平淡無奇、無遮蔭的產業道路。8月,三面環山的宜蘭
查看更多

松羅國家步道登山健行趣(步道)
軟趴趴登山隊|2020-08-27 發表
2020/01/04,再次造訪松羅國家步道,地點位於宜蘭大同鄉松羅村,過去曾經是泰雅族的獵徑,主要沿著松羅溪的溪岸而行,網站上寫步道全程約2公里左右,但其實是自停車場走至自來水場才是真正的步道口啦,海
查看更多

【影片】Mountain Hardwear Acadia防水外套開箱
嶼山之間|2020-08-03 發表
喜歡遊走在戶外與山林間的你就該擁有一件可以替你遮風擋雨又防曬的輕薄防水外套MountainHardwearAcadia防水外套具備了多項功能設計各個細節都不放過在穿著上十分的舒適不管是中低海拔或高山上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