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5.29
今日
|
05.30
週一
|
05.31
週二
|
06.01
週三
|
06.02
週四
|
06.03
週五
|
06.04
週六
|
|
---|---|---|---|---|---|---|---|
溫度 |
25 ° / 30 °
|
25 ° / 29 °
|
25 ° / 29 °
|
25 ° / 30 °
|
25 ° / 30 °
|
25 ° / 31 °
|
25 ° / 30 °
|
體感 溫度 |
28 ° / 34 ° | 28 ° / 34 ° | 28 ° / 33 ° | 28 ° / 34 ° | 27 ° / 33 ° | 28 ° / 34 ° | 28 ° / 34 ° |
降雨 機率 |
20 % | 30 % | 2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4 % | 86 % | 86 % | 84 % | 83 % | 83 % | 84 % |
風向 風速 |
2
偏西風
|
2
偏西風
|
2
西南風
|
2
偏西風
|
2
西北風
|
3
西北風
|
2
西北風
|
紫外線 指數 |
10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9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屏東縣獅子鄉 |更新時間:2022/05/29 04:59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
|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 , X: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00 ~ 1,050 公尺
管轄單位
屏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850 公尺
聯絡電話
08-7882647
步道全長
4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線型雙向
入山申請
是
,
前往申請
路面狀況
山徑、階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一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詳細路線
出入口 / 三角點
手機可通訊點
出入口 / 三角點
手機可通訊點
登山口(龍峰寺)→【120分鐘】→休息區(660公尺)→【50分鐘】→三角點(1062公尺)→【40分鐘】→休息區(660公尺)→【90分鐘】→登山口(龍峰寺)
行前須知
注意蛇、蜂
山區難免有蛇類或蜂類出沒,應行走於步道主體,倘發現蜂類出沒時,應避免拍打,並儘速通過,以避免發生蜂螫事件。
倘步道暫停開放,請勿前往進入
倘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降雨量達豪雨標準(200mm/24小時)等,將採預警性封閉,步道不予開放,籲請民眾不要前往進入,進入者請儘速撤離,以維自身安全。
為山域事故熱點之一,步道部分位於地質敏感區,小心落石、避免離開步道範圍以避免迷途
里龍山步道部分位於地質敏感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行前注意氣象資訊
10-4月為落山風季節,小心強風。夏季颱風或大雨後造成溪水暴漲,不宜貿然登山。
申請入山管制說明
屬山地管制區範圍,欲進入該步道5日前,建議先至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申辦入山申請。或於進入步道前至鄰近派出所申辦入山證。
攜帶寵物規範
攜帶寵物請妥善繋繩,或置於提籠、提袋內,以避免寵物追逐、驚嚇野生動物,並請隨手清潔糞便,不接觸野生動物。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綠意盎然 榕樹抱石
照片提供|湯谷明
步道傍著苦苓溪(又稱大石盤溪)而行,時而得越過小溪,別有一番趣味。一路綠蔭遮天,咬人狗、血桐及稜果榕等植物挺舉著大大的葉片以爭取陽光;榕樹伸展不定根纏繞糾結的緊緊環抱巨石;森林底層則是由姑婆芋、各種蕨類及爬藤植物組成。

徜徉潺潺流水之間
照片提供|湯谷明
貫穿里龍山的苦苓溪將厚層砂岩沖刷鑿蝕成多樣的溪流景觀,有的以巨石為底,被流水打磨得光亮滑順,仿若天然的滑水道;有的則是大小岩塊堆疊,提供小魚小溪棲身之處;有的因高低落差形成飛瀑及深潭。因地質為厚層砂岩與礫岩所組成的陸源碎屑沉積岩,所以還可以在岩石上觀察到有孔蟲、牡蠣化石及生痕化石等。

休憩好所在 補充續登頂
照片提供|湯谷明
步道約2.5公里、海拔660公尺處有休憩亭、桌椅及水源,提供山友泡茶聊天、烹煮野餐及閉目養神。休憩區林木高聳,清涼寧靜,是登頂前補充體力的最佳地方。由此沿稜陡上1062公尺山頂,來回約需2小時;受落山風的影響,兩旁皆是低矮灌木林,爬坡時須借助盤根錯節的樹根使力。

山頂好視野 杜鵑伴美景
照片提供|吳志學
山頂為一等三角點,視野遼闊,東眺獅子、牡丹境內山巒綿延起伏之美,南望核三廠、龍鑾潭,西覽臺灣海峽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象,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小琉球;3、4月間,近步道終點處可見杜鵑花繁花盛開的美景,為山頭增添繽紛色彩。
自然人文

毛柿
照片提供|湯谷明
里龍山植物資源相當豐富,竹柏、叢花百日青、毛柿、恆春福木、烏心石舅、唐杜鵑、臺灣野牡丹藤、黃穗蘭、豹紋蘭等珍貴植物,最有名的則為特有種的臺灣穗花杉,及以發現地命名的里龍山肺形草。受到植被壓縮影響,原本應該於1,500公尺以上才會出現的霧林帶植物,在里龍山約1千公尺以上即有分布。

拉氏清溪蟹
照片提供|湯谷明
里龍山茂密的山林及不虞匱乏的食物,成為生物棲息繁衍的場域。哺乳動物有大赤鼯鼠、赤腹松鼠、臺灣獼猴、棕簑貓等;鳥類有臺灣藍鵲、五色鳥、繡眼畫眉、深山竹雞、藍腹鷴及夜行的領角鴞、黃嘴角鴞。溪谷處常見琉璃紋鳳蝶、黑點大白斑蝶、端紅粉蝶、玉帶鳳蝶、孔雀紋蛺蝶等,溪澗裡可觀察到拉氏清溪蟹、黃灰澤蟹、鏽色澤蟹及斯文豪氏赤蛙等。
里龍山步道位處熱帶氣候區,雨季多集中在夏季,冬季受到東北季風吹拂影響,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有一股強烈的風勢沿著河谷吹襲,即為「落山風」。冬季由休息區沿著稜線陡上,即可感受強勁的落山風。
特色物種

咬人狗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咬人狗
夏
秋
物種描述
常綠中喬木,小枝、葉、花序均被刺毛。單葉,互生或叢生於枝端;卵圓或橢圓形;長15~40cm,寬10~20cm;基部淺心形;表面被毛,背面被軟毛或略光滑;全緣,但幼時鋸齒緣,花單性,雌雄異株;聚繖狀圓錐花序,腋生,花梗紫色。瘦果扁球形,係為半透明之肉質花托。
分佈情形
特產台灣中部、南部及東部低海拔山區之濶葉樹林中。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獼猴

拍攝者:王滋慶
提供者:王滋慶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獼猴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臺灣獼猴的頭顱圓形,臉部平而裸出,嘴部兩側具有頰囊,可以暫存食物,耳殼小而不突出;全身毛被厚軟,夏季為橄欖綠色,冬季為暗石板色,腹面為濃灰白色,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四肢下部及尾端近黑色,尾部粗且長。頭體長36至45公分,尾長26至46公分,體重5至12公斤。齒式:門齒 2/2,犬齒1/1,前臼齒2/2,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32顆。
分佈情形
臺灣獼猴是臺灣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野生靈長類,為臺灣特有種。廣泛分布在臺灣全島的各海拔山區,海拔高度可由 100至3,600公尺左右。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順遊景點
恆春古城
恆春古城多用糯米糊、蔗糖漿、牡蠣殼灰混拌築成,共有四個城門,上有城樓、下有門洞,西門城還存留一垛雉堞;東門仍保存護城河,民眾可登樓遙望,欣賞恆春美景。
四重溪溫泉區
四重溪溫泉位於屏東縣縣車城鄉,座落在群山懷抱中,源頭湧自虱目山麓的石縫中,水量終年豐沛不絕,日治時代與北投、陽明山和關子嶺並稱台灣四大溫泉。溫泉屬碳酸泉,水溫常年維持在50℃至60℃,泉質極佳,觸感滑溜,潔淨無味。
車城福安宮
福安宮堪稱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各地大小的福德正神都要來此進香,是恒春地區民間信仰中心。其福德正神曾受清乾隆皇帝褒封並賜王冠、龍袍。廟旁的綠豆蒜為當地有名的小吃。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雙流因楓港溪上游兩大支流匯集穿越因而得名,溪流為園區帶來充足的水氣,雨季時亦可見幾處自山壁宣洩而下的時雨瀑布。本區因地處避風谷地,植被林相茂密且複雜,春夏兩季蝴蝶種類豐富,冬季更有紫斑蝶群聚度冬,是南部極佳的賞蝶景點。
旅遊建議
一日遊
楓港→台26線轉進龍山路→鯉龍山人文紀念館(納骨塔)往左至盡頭即可到達步道入口。可搭配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或恆春、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安排2日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G的臺灣100座小百岳完百心得筆記和個人登山技巧、配備以及補充品
+G|2022-04-25 發表
《2015年10月25日~2022年04月08日-台灣『小百岳』100座完登心得》/\^v^我是+G~這篇為總整理自己完登『小百岳』的筆記~可提供參考^v^/\台灣『小百岳』100座分部在...
查看更多

來趣里龍山_頂上白牆夾細雨,寺旁望海好晴天
Kangaroo Cheng|2022-03-28 發表
早上5點30分,從台南出發,往南前往里龍山。途中會經過林邊市區,順遊林邊市場,據說有很多隱藏版美食可以買來當午餐。南登山口,目前步道較為危險,不建議從南邊上山。本次由北登山口攻頂,可停車處...
查看更多

【里龍山】恆春半島上風景最美的小百岳 | 屏東三大郊山
九味|2022-03-25 發表
里龍山 海拔1062M為中央山脈南端的延伸臺灣小百岳之一 與棚集山/笠頂山稱作屏東三大郊山 也是恆春半島上唯一一座海拔超過1千公尺的中級山 山頂風景絕佳可以觀看綿延的山巒還有無盡的海洋風景...
查看更多

高雄【里龍山】登頂就能看海!登百岳前,訓練體能好地方!
阿水 Water|2022-03-07 發表
從這條路上去至登山口,也有人會開車到中間停,但停車位不多,會車不易,我們決定停在底下停車場走上去。停車場畫面~往上走一段路後(約15分鐘)即會到達里龍山登山口!半小時路程,到達岔路口。1....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