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5.27
今日
|
05.28
週六
|
05.29
週日
|
05.30
週一
|
05.31
週二
|
06.01
週三
|
06.02
週四
|
|
---|---|---|---|---|---|---|---|
溫度 |
24 ° / 27 °
|
23 ° / 29 °
|
23 ° / 30 °
|
23 ° / 31 °
|
23 ° / 31 °
|
23 ° / 28 °
|
23 ° / 30 °
|
體感 溫度 |
27 ° / 32 ° | 27 ° / 35 ° | 25 ° / 35 ° | 26 ° / 37 ° | 27 ° / 38 ° | 26 ° / 33 ° | 25 ° / 35 ° |
降雨 機率 |
80 % | 10 % | 1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98 % | 96 % | 94 % | 96 % | 96 % | 98 % | 97 % |
風向 風速 |
2
西北風
|
3
西北風
|
3
西南風
|
3
偏南風
|
2
東南風
|
2
偏西風
|
3
西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8
過量級
|
9
過量級
|
9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8
過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臺東縣卑南鄉 |更新時間:2022/05/26 23:11
園區資訊
服務時間
07:00~17:00 (7、8月份延後1小時休園)
常見問題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內部是否提供餐飲?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的教學場域是沒有提供餐飲的。但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其遊客服務中心有附設販賣部,提供簡易速食麵及飲料。另外,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外也有些小吃餐飲店,訪客也可以選擇至園區外用餐。
請問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有提供住宿服務嗎?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與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是不提供住宿。但是因為我們位於知本內溫泉地區,在區內有許多旅館與飯店,距離我們的園區都相當的近。有需要的訪客可以自行查詢。
如何到達知本自然教育中心?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位於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相關交通資訊可以參考台東林區管理處網站。地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龍泉路290號,◎搭乘火車或客運:搭乘台鐵南迴線至知本火車站下車,再租騎摩托車至遊樂區(約15分鐘)台東市搭乘鼎東客運(山線)至內溫泉站下車,前行300公尺即可抵達(每日約10班次)◎開車前往:開台東-11號省道-知本-樂山產業道路(東58線)-循知本溫泉指標即可到達。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停車方便嗎?
園區因腹地條件受限,無法設置停車場,但園區外有路邊公共空間可供停放。
請問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有提供學校的戶外教學服務嗎?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針對學校戶外教學目前提供7個主題的教學單元內容,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主題包括「五感體驗」、「植物生態」、「動物調查」、「木頭教育」、「登山倫理」、「探索體驗」、「環境議題」供學校申請服務,課程內容請參閱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網站。
如欲進行預約,可至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網站或來電:(089)510961#18洽詢。為了能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煩請來訪團體於預計入園日期的30天前線上申請,本中心的專業教學團隊會於收到報名資料後7日內給予回覆,並確認入園時間、年級與人數,以及希望進行的戶外教學課程內容等資訊,並完成預約報名作業。
如欲進行預約,可至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網站或來電:(089)510961#18洽詢。為了能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煩請來訪團體於預計入園日期的30天前線上申請,本中心的專業教學團隊會於收到報名資料後7日內給予回覆,並確認入園時間、年級與人數,以及希望進行的戶外教學課程內容等資訊,並完成預約報名作業。
請問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有協助學校進行教師研習的服務嗎?
在教師研習的部分,本中心有提供「環境教育加油站」在平日及假日期間執行,約2-4小時,提供學校與機關團體研習進修。有不同主題式課程,如自然體驗、LNT無痕山林運動、生物多樣性…等。期望能建立在地的伙伴關系,有意者請向本自然教育中心申請。
請問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有提供一般團體的解說服務嗎?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因目前主要發展工作之重心在學校戶外教學的部分,因此暫時未能提供解說服務。若您需要解說服務可申請「環境解說」項目,由國家森林志工導覽認識園區環境。
如何取消預約?
請以電話通知本中心 (089)510961#18 。由中心專人為您服務。
如遇到雨天,活動是否仍照常進行?
活動行程包含室內與戶外,如遇雨天將視情況調整活動場地。若遇到豪大雨特報,由貴單位自行斟酌並告知本中心是否取消行程或延期。
戶外教學前的準備事項有什麼?
您可以上網查詢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網站。若想事先瞭解各類戶外教學課程之內容,請點選『戶外教學課程』專區進行搜尋。本中心也將另行發送教師行前通知與學生行前通知,請務必詳讀並轉發給學生。若仍有不清楚的部分,歡迎來電與我們聯繫: (089)510961#18,謝謝!
課程一覽
戶外教學
共7項課程
提供7個主題的教學單元內容,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報名方式:團體預約(每日至多2梯次,每梯次師生人數以40人為限)。
申請辦法:活動日30天前線上申請或電洽知本自然教育中心。
課程費用:依學生年齡收費,包含入園門票及教學耗材費用。
(1)幼兒園、國小1-6年級學生:60元/人梯。
(2)國中、高中職學生:120元/人梯。
※帶隊教師、隨隊人員免收課程費,但需自行購票入園。
申請說明:(1)每梯次限同一主題內4個單元(總課程時數4小時以內),欲申請5-8個單元以二梯次計費。
(2)同一天申請不同主題以不同梯次方式計費。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五感體驗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五感體驗】:透過視、聽、嗅、觸等感官感覺來提升對於自然環境的認識,同時學習運用感官探索環境的方式。
【核心素養】: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課程一:森林大觀園】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形成本區特有的生態系統,民國100年運用園區自然資源特色發展知本‧森林故事繪本,透過以園區為場景打造的故事童書,讓大朋友小朋友可以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知本森林。本課程設計以感人的故事讓低年級學習者進入森林中學習的氛圍,實際進行一系列感官體驗活動使學習者在園區進行自然探索與認識,同時以角色扮演方式帶領學習者進入知本森林的世界,用動物的角度來進行生態觀察與自然體驗活動,除了在活動中傳遞基礎的生態知識之外,並啟發學習者的感知能力、運用感覺來體驗自然,引發學習者對生態環境的保育認知,使其未來願意主動地親近自然,進而培養學習者愛護自然之態度。
【課程二:森林停看聽】
知本森林遊樂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顯著的自然資源包含白榕、大葉桃花心木、白雞油、酸藤等植物群落,此外,也有多種的附生植物共同提供多種動物的食物來源與棲所,形成本區特有的生態系統。本模組讓學童運用感官探索森林,用視覺一窺森林層層疊疊的面貌,用聽覺傾聽森林中多樣化的聲音,體驗粗細滑刺等不同觸覺開啟觀察敏感度,並在活動中傳遞生態知識,使孩子樂於親近自然,進而增加培養學童愛護自然之態度。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植物生態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植物生態】:包含基本的植物生長史、植物基本器官構造的認識,運用調查或是探索方式,深度認識以台東為名的植物。
【核心素養】: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課程一:五彩樹】
知本森林有一個傳說故事,那是不為人知的秘密,從前從前…這裡有知本王國、一棵神奇的五彩樹和一片茂密的森林,然而,森林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森林陷入危機、五彩樹拯救了森林裡的樹木…本課程透過故事引導,帶領學員進入植物的世界,實際觀察認識植物的多樣形態,欣賞樹木的各種樣貌與美麗,同時讓學員實際創作呈現各種植物葉子(花、果實)的多元化,最後藉由實際操作種植種子或移植樹木幼苗(依當時季節及植物的物候狀況調整),讓學員了解照顧、愛護植物的方法。
【課程二:植話植說】
現在生活中有許多植栽是外地進口的,孩子們都接觸到外國來的朋友,我們要讓他認識一下植物界的臺灣原住民,希望可以開啟他們與臺灣原生種植物的溝通橋樑。帶領孩子進入森林中,認識一些原生種植物,觀察樹木的構造,尋找植物的根、莖、葉、種子,進而瞭解其各自不同的功能。本課程以介紹特有的原生植物為出發,帶領孩子認識本土植物以及低海拔森林常見的植物現象,透過實際接觸了解書本中的神奇就出現在真實世界裡,認識臺東在地、多樣且豐富的植物奧秘,更將體認植物與生命、生態之間的關聯性。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動物生態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動物調查】:採用科學調查或是運用客觀性描述等手法,加強對於動物的認識並提升自我對於動物的相關知識。
【核心素養】: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課程一:蝶舞知本】
蝴蝶翩翩飛舞,緩緩飛過眼前,這裡隨處可見數量與種類繁多的蝴蝶!透過實際觀察與解說活動,近距離地接觸美麗的蝴蝶,認識食草、蜜源植物及其生活史,讓孩子進入蝴蝶的生活中,瞭解蝴蝶的生活環境與一生,進而使孩子建立尊重生命的態度。
【課程二:動物偵探社】
動物是知本森林的主角之一,其美麗的身影讓偶遇的訪客充滿驚奇。本課程結合知本場域的動物資源,運用哺乳動物在森林中覓食及居住遺留的痕跡進行教學活動。課程引導學生進入偵探活動的情境,藉由觀察現場佈置的動物痕跡,小偵探必須找出是哪些動物遺留下的痕跡。在認識動物痕跡種類以及學習簡易科學調查方法後,再扮演偵探實際至戶外環境尋找動物痕跡,比對觀察記錄到的動物痕跡,找出遺留下痕跡的動物。最後藉由遊戲讓學員體會人類行為對動物的影響,進而啟發學員關注動物面臨的生存危機,並願意從自身做起維護環境。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木材教育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木頭教育】:充分運用園區的木頭資源,打造以「木頭」為主的教育課程,包含林木的經營、生產與利用智慧。
【核心素養】: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一:木頭一二三】
以生活中的木製品為概念起點,串聯起生活用品的材質選購到認識木材特性運用為各種用途的木製品,歸納人類運用木材的經驗。利用情境模擬的方式實際走訪生產林木的森林,同時搭配生產消費的概念,探討林木生產的經營價值,最後運用森林撫育後的餘木來進行林木生產的手作體驗,將木頭帶入生活中,貫串森林與人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
戶外教學
一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登山倫理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登山倫理】:強調「向山致敬」的戶外活動觀,提供友善登山的相關技能,運用無痕山林的準則概念傳達兼顧安全與友善環境的內涵。
【核心素養】: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課程:無痕忍術大學堂】近年來,環境意識的提升與對永續、樂活生活型態的追求,戶外或荒野儼然成為現代人強健體能、療癒心靈與滿足精神的聖堂!然而,過量的遊憩人口或不當的行為,都非常容易對脆弱的自然環境造成危害,如人造廢棄物、廢水、過度的踩踏造成步道或植被的毀損,甚至,野生動物也可能因為誤食人們丟棄的垃圾而受到傷害!此外,戶外技能的知識與環境倫理的不足,也將提高自身的風險。人類的活動在大自然中,確實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唯有保持戒慎與尊重的態度,才能確保我們所喜愛的自然環境能夠永續保存及個人在野外的自身安全。本模組貫串「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準則,結合園區內自然資源,發展提昇戶外技能、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的環境教育課程。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探索體驗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五感體驗】:透過視、聽、嗅、觸等感官感覺來提升對於自然環境的認識,同時學習運用感官探索環境的方式。
【核心素養】: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課程:森林尋寶記】
在遊樂區內的定向運動場域,讓孩子學習地圖判讀、正置地圖等技巧,進行結合定向運動與觀察環境的挑戰,促進孩子發揮觀察力及解決問題能力,並深入了解知本森林遊樂區的環境與生態。

戶外教學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環境議題
配合學校教學需求與學生年齡以單元模組化的設計概念,組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模組執行戶外教學課程。
【環境議題】:引導學生察覺「碳」、「水」或「森林」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與現今環境變遷的相關性,同時了解與思考未來解決或面對環境議題的最適方案。
【核心素養】: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一:森林解密行動】
當今環境問題環伺,人們反而因為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降低,失去了對環境持續關注的動力,低估了自身行動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力。而這樣的認知差距,有可能來自於對議題缺乏更深一層的瞭解。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方法與途徑之一,是透過森林經營管理來強化碳的減排增匯,藉由課程重新喚醒自我碳足跡管哩,同時從森林基礎監測調查出發,讓學習者深入瞭解並認同森林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森林對碳匯與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而面對當今地球公民的時代挑戰。
【課程二:森林水世界】
森林是水的故鄉,不僅為人類提供諸多服務,更是其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衛者。而水是生命的開端,為生活所必需,在氣候變遷下,已成為珍貴的資源。本課程由科學實驗調查,從數據的蒐集與分析中,瞭解森林與水之間緊密連結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森林為人類社會在水文風險上所帶來的貢獻與價值,瞭解保護與珍惜森林的重要意義。
【課程三:西歐兔的奇幻旅程】
將二氧化碳擬人化成「西歐兔」,透過故事引導學生認識二氧化碳。在活動中,瞭解二氧化碳與森林、人類的相關性,並思考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
主題活動
共3項課程
結合臺東在地資源,設計豐富多元的體驗活動,於週休假日間,邀請親子團體與一般民眾共同參與,帶領大家感受「生活中的森林」。

主題活動
半日型
野森探索趣
由小達爾文的探險旅程繪本拉開序幕,帶領大家一窺生物調查的秘辛,走入知本森林尋找動物留下的蛛絲馬跡,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捕捉野生動物的秘密生活,設置掉落式陷阱,近距離觀察繽紛的昆蟲世界,最後在徐徐微風和星空的陪伴下,跟著我們來一場夜間動植物的奇遇記吧!!

主題活動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森林導航家
透過自導式的實境體驗,結合環境特色的闖關活動,在遊玩的同時認識知本森林。

主題活動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森林特工隊
學習基礎木工機具,利用森林餘木,搭配現代五金配件延續其價值製成日常生活用品,體驗全國首座大型木育教育互動設施,了解國產材利用相關知識,認識周邊的森林資源。
專業研習
共4項課程
不定期推出各式主題專業研習,歡迎對森林與環境保育有興趣之教師、機關團體及個人報名參與。

專業研習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環境教育加油站-開啟木育之門
傳達人、生活、森林之間的關聯,藉由理解木育(樹木教育)概念,進而培養森林永續經營之正確態度與價值;並認識生活中常使用的木材,學習使用手工具,製作有自我風格、手作溫度的木製品。
專業研習
半日型
學森林
僅供團體預約
環境教育加油站-環境教育方案發展
認識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的環境教育課程規劃、瞭解課程方案設計所需資源,並體驗課程活動,為本地的環境教育注入更豐沛且多元的能量。

專業研習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環境教育加油站-負責任的山林行動
思考自我、他人與環境間的關係,並藉著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概念提倡尊重自然且負責任的旅遊態度,透過無痕山林行動實踐,提昇學習者戶外技能與環境覺知,培養友善環境之倫理概念。

專業研習
一日型
原木手作研修中-森活三腳椅
配合林務局國產材政策,推廣木育課程,透過原木手作課程開啟大眾對木育(樹木教育)的認識,傳達人、生活、森林之間的關聯,進而培養且理解森林永續經營之正確態度與價值。
本次課程,帶領大家走入森林,用身心靈來感受森林與生活之間的連結,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了解永續林業、生態台灣的意涵;同時邀請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木工課黃瑞誠老師帶領學員了解原木手作的概念,善用生活周邊能取得的木材,運用手工具砍鋸削磨,而不使用大型機械、電動工具,用不插電的方式做成生活中的小物或家具。使用雙人鋸、斧頭從原木取材,再學習其他木工工具:鋸子、刨刀、手搖鑽…等,製作出椅子的椅面以及椅腳,透過榫接技術接合椅面和椅腳,讓學員重新認識木製品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也能愛物惜物且重新定義自己手作的木製品的價值。
特別企劃
共5項課程
提供學校或團體,依不同需求,量身打造申請的環境教育課程方案,提供「客製化」服務。
特別企劃
半日型
森林觀察家(植物)
學員們對於森林裡的植物有興趣,藉由中心環教師帶領,用視覺一窺森林層層疊疊的面貌,用聽覺傾聽森林中多樣化的聲音,體驗不同觸覺開啟觀察敏感度,並在活動中傳遞生態知識。
制式課表【葉脈書籤】課程流程:由中心環教師帶領學員到知本森林裡走一圈,可以發現各種不同樣式的葉子。再回到育苗工作室,DIY課程帶領學員製作出屬於自己專屬的葉脈書籤喔!

特別企劃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線上課程-在家森活好FUN心
課程規劃融入森林、木材、生活三大概念,透過感受木材的手感、氣味、紋路..等等,認識臺灣森林中的樹木,藉由木製生活用品,建立森林與生活的連結。

特別企劃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線上課程-小達爾文的探險旅程
自然教育中心以一系列自然探索歷程,搭配(小達爾文的探險旅程)繪本裡的科學實驗,帶領學童由小地方觀察大自然,並且練習提問的技巧與歸納觀察結果的方法。

特別企劃
半日型
木材鮮體驗
藉由親手操作、接觸木頭的樂趣中,深入了解樹與人的親近關係,再過實際觀察、接觸及體驗活動來親近植物,並實際走訪生產林木的森林。
制式課表【動物拼拼樂】課程流程:
森林裡的動物們都被分成一片一片的了!!
您能幫忙把它們組回去嗎??
透過觸覺及視覺,尋找出相符合的特色,找出拼圖正確的位置。

特別企劃
半日型
僅供團體預約
線上課程-森林護衛隊
透過線上課程了解森林護管員如何保衛森林及他們的工作內容,冀望由此讓學員了解山林的重要與價值。
旅遊指南
探訪景點
顯示地圖
特色景觀
植物園區
藥用植物園區:於遊客服務中心旁,介紹民俗常用藥草資源。植物生態園區:有種植以「臺東」為名的植被及相關之棲地環境-吾民台東區;栽植灣族等常用民俗植物-原民之森區;及體驗以風為主題,感受風穿越林間的聲音-季風穿林區。嬉遊林間區:以葉脈意象設計空中棧道,可貼近林木樹冠層。
設施服務
顯示地圖
自然生態

哺乳類
臺灣獼猴、臺灣水鹿、臺灣野豬、山羌、白鼻心、鼬獾、食蟹饛、穿山甲更是名列珍貴稀有保育類的動物。

兩棲爬蟲類
計有4科13種,如台灣特有的橙腹樹蛙、莫氏樹蛙、褐樹蛙……等,其中橙腹樹蛙更是台灣知名但極其珍貴稀少的青蛙。

爬蟲類
計有4科27種,如台灣特有的梭德氏草蜥、台灣草蜥、斯文豪氏攀蜥、其中梭德氏草蜥及台灣草蜥更是名列珍貴稀有保育類的動物。
蝶類
計有154種,以鳳蝶、班蝶與粉蝶為多,常見玉帶鳳蝶、紅紋鳳蝶、台灣黃蝶、台灣波紋蛇目蝶等活動其中。林下灌叢則因植被較密且較陰暗,出現的蝶種主要以蛇目蝶類為主。另外,珍貴稀有保育類的「黃裳鳳蝶」偶爾會現身招搖在遊客服務中心附近,令人永難忘懷。而每年4~5月許多雲紋粉蝶沿著知本溪活動,群聚於溪邊沙地上吸水之景象最吸引人。
鳥類
計有40種鳥類。如朱鸝、五色鳥、紅嘴黑鵯、大冠鷲、鳳頭蒼鷹……等。其中朱鸝已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烏頭翁更是台灣特有種鳥類,亦是台東縣縣鳥。本區之上空及鄰近樂山經常可看到猛禽大冠鷲在上空盤旋鳴叫,而每年9月~10月候鳥遷移季節,赤腹鷹、灰面鷲與雀鷹集體遷移之景象最為震撼,其規模與可看性僅次於墾丁。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本區大部分地區為造林地,以樟樹、台灣白腊樹、桃花心木為主,從觀林吊橋之對岸觀賞,森林鬱鬱蒼蒼,鵝黃翠綠錯落有致,感覺賞心悅目。天然林則以次生林為主,並保留有諸多之榕樹,它們以白榕、澀葉榕、幹花榕與九丁榕為多,其中以榕蔭步道沿線之17棵白榕最為奇特。本區之植物景觀尚包括藥用植物園區之200種植物,以及種植數十種之熱帶原生植物。因本遊樂區同時具有暖溫帶、亞熱帶,甚至熱帶雨林的微氣候,為季節性下雨的熱帶森林,蘊育出豐沛活潑的動植物資源及熱帶雨林植物獨特的生命機制:如板根、支柱根、纏勒、絞殺、幹生花與幹生果等。

台灣蝴蝶蘭
東部特有原生植物,又稱台灣阿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蘭花之一,原產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到恆春半島與蘭嶼島區域。本遊樂區於民國86年開始復育,如今每年11月到4月,上千棵台灣蝴蝶蘭釋放出的白色花朵,隨風招搖在區內各個角落,美不勝收。

白榕
百年大榕樹,台灣僅分布於南端之恆春、台東、蘭嶼、綠島及澎湖等地區,因其樹幹灰白色,故稱之為「白榕」。白榕枝幹上常密生氣根,叢生如鬚,下垂入土成長為粗大的支柱根,宛若樹幹,使其得以形成一棵樹有無數樹幹之奇觀,而有「千根榕」之名。
.jpg)
臺東蘇鐵
古老孑遺植物,為雌雄異株的植物,開雄花是「公鐵樹」(雄株),當母鐵樹授粉後,便會結出橢圓形的紅褐色果實。其原始生育地分布於臺東縣海岸山脈及紅葉村鹿野溪上游河谷兩側,為台灣台東特產植物。
酸藤
是藤類中攀緣的高手,常見其覆蓋在樹冠頂端,一不小心就會將生機較差的樹木給「悶死」。本遊樂區這株酸藤,堪稱台灣數一數二的巨藤,遊客千萬別忘了來此一睹其龍蟠虎踞的植物生長奇蹟。
歷史人文

卑南族原住民居住地
過去知本大部分為卑南族原住民的居住地,知本原名為卡地布(Kartepel),卑南族語「團結」、「在一起」之意,清代文獻以知本社稱之,為卑南八社之一。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地處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在台東市西南方約22公里,知本溪流經森林遊樂區南側,而知本溪南屬為卑南族、排灣族的領域,以北則屬魯凱族,過去狩獵、採集時非經允許,不能越界的一個神秘領域。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至高點-觀海亭,更為卑南族過去傳統生活領域之範圍所在。
射馬干部落(建和部落)
射馬干也就是卑南族知本部落的沙利呀利樣。在日治時代,它是一個座落在知本山越警備道深山駐在所西方的山村;射馬干附近的山林裡有很多野生鹿,經常為害族人所耕種的農作物,因此族人對野鹿深惡痛絕,只好以獵捕方式來維護田園莊稼。

神鹿與公主的故事
第四代頭目拉瓦拉威,公主沙咪利幹長得非常美麗,有一天到田園散步,偶而遇見一隻神鹿,與之一見鍾情,神鹿腳上掛著琉璃珠,公主很喜歡,於是公鹿將琉璃珠送給公主當信物,每當公主思念神鹿時,便到原先相遇的地方,與神鹿會面。射馬干族人所種植的農作物仍舊持續遭受鹿群的破壞,雖然頭目曾經多次派遣勇士在田園附近埋伏,但是他們運氣不好,始終沒有捕獲任何一隻野鹿。這天,族人又去巡視田園,發現即將收成的小米又被啃食踐踏,只在田間留下清晰的鹿蹄印,頭目接獲報告後大為震怒,下達最後格殺令,全族人動員保護農作物。公主害怕神鹿被射殺,不敢再去與神鹿相會。神鹿思念公主,以為自己出現,公主就會出來相會,結果被部落勇士射殺。族人將神鹿抬回部落,宰殺分享鹿肉,公主不吃鹿肉,要求族人把鹿頭安置好。公主思念神鹿,日夜哀傷,最後撞在鹿角上自殺。族人整理公主衣櫃,發現琉璃珠,才知道公主與神鹿相戀之事,但是已經後悔莫及了。痛失愛女的頭目在悔恨之餘,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規定從此以後不再獵殺鹿,並且凡是射馬干部落的祭典,祭司都必須把象徵神鹿的琉璃珠,鑲在剖開的、象徵公主的檳榔裡,以作為與祖靈溝通的媒介。
歷年成果
十週年特輯
十年相伴 未來共創
宗旨
師法自然,快樂學習
願景
讓更多人了解林業
確保高品質的服務
被認定為戶外環境教育的領航者
我們相信
能成為戶外教學的良好典範場所之一。
能提供自然、安全的教學課程,藉由與自然直接的對話,讓孩子們開拓對自然的不同視野。
透過學習,孩子將懂得尊重自然中的每個生命。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大事記
‧98年6月_正式營運
‧100年_出版「知本●森林故事繪本系列」
‧101年_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102年_「知本●森林 故事繪本系列」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第一屆綠芽獎特優
‧103年_榮獲第3屆臺東縣環境教育獎-特優獎
‧104年_第3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構)組優等獎
‧104年_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單位
‧105年_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補(捐)助計畫績優
‧106年_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展延
我們的未來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仍秉持守護環境的初衷,發揚林務局「永續森林經營●維護生態保育」的願景,融合地方特色資源與原住民族傳統智慧文化,藉由課程教案設計,向下紮根,孕育與豐富孩童的心靈,串聯地方環境教育平台資源,橫向擴展,效益最大化,營造臺東地區優質環境教育知能提升場域。

森林遊戲彈珠牆

山海畫拼圖牆

十週年開幕啟動典禮
大事紀
2013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成立,正式營運!
98年6月27日正式營運,提供4套戶外教學方案、5項主題活動、專業研習及到校推廣、環境解說等服務。
100年6月中心正式啟用並榮獲候選綠建築銅級
100年6月12日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正式啟用,榮獲候選綠建築證書(銅級)。
101年7月獲環保署環教設施場所認證
101年7月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104年6月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講組優等
104年6月23日獲頒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構)組優等獎
104年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
104年度配合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並獲得評鑑合格以及優異表現。
2012
森林體驗活動設計工作坊
辦理專業研習「森林體驗活動設計工作坊」,邀請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林純如副秘書長,帶領知本國家森林志工進行自然體驗設計與教學技巧分享。
國家森林志工志願服務週 ~「與森林做朋友」與「愛山林行動」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協助與辦理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學童參與國家森林志工志願服務週「與森林做朋友-生態體驗活動」及
「 愛山林行動-小花蔓澤蘭移除活動」。
「 愛山林行動-小花蔓澤蘭移除活動」。
2009
伙伴關係建立
臺東林管處張彬處長協同副處長張鐵柱及育樂課課長黃群策等行動團隊前往拜會臺東縣教育處處長黃子騰,說明合作方案與課程方案。
行銷會議-中心理念推廣、教案檢視會議
邀請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國教輔導團、環境輔導團、各國小校長、主任及教師,針對知本自然教育中心之理念與籌備成果進行說明、並踏勘教學場地及提供改善建議,促進教學方案之修正建議。
伙伴關係建立
臺東林管處張彬處長及育樂課課長黃群策等行動團隊前往拜會臺東縣教育處處長魏俊華,說明合作方案與課程方案。
「98年度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專案教師暨課程發展委託專業服務計畫案」
續由台灣生態學會執行。
大樹小學堂上課囉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於2009年6月27日開幕,正式營運。

2008
伙伴關係建立
東華大學團隊與台東處同仁初步拜會國教輔導團,討論未來可能合作的模式或尋求可協助的資源、討論產出型會議辦理的時段與模式。
知本自然中心發展計畫委託專業服務
委託國立東華大學辦理。合約自97年4月17日起至98年4月16日止。
專題講座-「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發展與實踐」
專題講座-「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發展與實踐」
知本自然中心環境教育專案教師暨課程發展委託專業服務
合約自97年8月01日起至98年5月31日止。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