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10.04
週五
|
10.05
週六
|
10.06
週日
|
10.07
週一
|
10.08
週二
|
10.09
週三
|
10.10
週四
|
|
---|---|---|---|---|---|---|---|
溫度 |
24 ° / 29 °
|
23 ° / 30 °
|
24 ° / 30 °
|
24 ° / 30 °
|
23 ° / 28 °
|
23 ° / 27 °
|
22 ° / 25 °
|
體感 溫度 |
27 ° / 34 ° | 26 ° / 35 ° | 28 ° / 36 ° | 27 ° / 36 ° | 27 ° / 34 ° | 26 ° / 31 ° | 25 ° / 28 ° |
降雨 機率 |
70 % | 60 % | 3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92 % | 89 % | 89 % | 91 % | 91 % | 91 % | 92 % |
風向 風速 |
-
西北風
|
-
偏西風
|
-
西北風
|
-
偏西風
|
-
偏西風
|
-
西南風
|
-
偏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6
高量級
|
7
高量級
|
7
高量級
|
8
過量級
|
7
高量級
|
6
高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預報地點:花蓮縣鳳林鎮 |更新時間:2024/10/03 16:40
最新消息
2024-10-01
森林育樂組
重要訊息
山陀兒颱風轉強颱 森林遊樂區已全數休園 林業保育署呼籲民眾暫勿前往山區
2024-09-29
森林育樂組
重要訊息
國家森林遊樂區與軌道設施因應山陀兒颱風最新休園情形
2024-09-28
花蓮分署
開休園公告
因應山陀兒颱風來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所轄育樂場域自9月29日下午五時預警性休園及暫停開放。
園區資訊
線上申請
點擊前往
服務時間
開館09:00-16:00
!!!為提升園區遊憩服務品質,區內有部分區域和房舍進行整修工程,請遊客行經施工圍籬處保持安全距離並快速通過,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除夕及每週一固定休館(若週一遇連續假期,園區配合開館營運)。
!!!為提升園區遊憩服務品質,區內有部分區域和房舍進行整修工程,請遊客行經施工圍籬處保持安全距離並快速通過,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除夕及每週一固定休館(若週一遇連續假期,園區配合開館營運)。
面積海拔
15.000 公頃
163 公尺
163 公尺
交通方式
地圖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975 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99巷99號 查看 Google 地圖
975 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99巷99號 查看 Google 地圖
南下路線
由花蓮往台東方向行駛,沿9號省道,於萬榮244公里右轉入16號省道,再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
北上路線
由台東往花蓮方向行駛,沿9號省道,於萬榮244公里處左轉入16號省道,再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
搭乘火車
由花蓮火車站搭前往光復、瑞穗、玉里的班車,於萬榮站下車,再步行約2.3公里即可抵達。
搭乘公車(台灣好行)
由花蓮火車站前方-花蓮轉運站搭乘「台灣好行-縱谷花蓮線半日遊303D」,於「林田山外停車場」站下車,往西步行3-5分鐘即抵達園區大門口;或於「林田山中山堂」站下車即抵園區。
交通部觀光署-台灣好行旅遊服務網
https://www.taiwantrip.com.tw/Frontend/Route/Select_p?RouteID=R0088
交通部觀光署-台灣好行旅遊服務網
https://www.taiwantrip.com.tw/Frontend/Route/Select_p?RouteID=R0088
幸福巴士
行經路線:鳳林鎮公所→萬森路→林田山→萬榮國中→萬榮郵局→台糖加油站→鳳信健康站→鳳林鎮公所
營運時間:週一至六上午往返共2班次,下午提供預約
營運單位/聯絡方式:鳳林鎮公所/ 03-8762771
參考網址:https://www.fonglin.gov.tw/cp.aspx?n=1883
營運時間:週一至六上午往返共2班次,下午提供預約
營運單位/聯絡方式:鳳林鎮公所/ 03-8762771
參考網址:https://www.fonglin.gov.tw/cp.aspx?n=1883
常見問題
請問如何前往林田山?
開車者可於9號省道244K處(萬榮)轉入16號道,再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若乘坐火車到花蓮火車站,下車後步行至花蓮轉運站搭乘台灣好行縱谷花蓮線半日遊303D(每日行駛,郵輪式公車https://www.taiwantrip.com.tw/Frontend/Route/Select_p?RouteID=R0088),於林田山外停車場站或林田山中山堂站上下車。或搭乘台鐵往光復-瑞穗-玉里的班車,於萬榮站下車,再沿16號道往西步行約2.5公里可抵達。
有導覽解說服務嗎?
1.有,對象為一般大眾,原則 20 人以上、120 人以下之團體 (謝絕商業性質之旅行團體),請於入園前十五天預約申請。
2.請連結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點選線上申請-解說導覽-選擇解說地點-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3.星期六、日不提供預約導覽解說。
2.請連結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點選線上申請-解說導覽-選擇解說地點-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3.星期六、日不提供預約導覽解說。
興建歷史
1910
全臺林野調查
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殖民時期日本先是調查台灣島上資源,並仔細記錄之,當需要用時便進行開發,因此在日治時期林田山被詳細探勘過,也因為大戰的需要而開發到繁榮,因此在這時期我們又分成三類,分別為林野調查、首次開發、再次開採而繁榮。1910年到1925年(明治43年~大正14年),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林野調查課首次全臺大規模「林野調查、整理」,清查結果,計國有林總面積約有150萬公頃,編有40個事業區,林木總蓄積數量約有一億八千三百萬立方公尺;而1971年光復後,林務局第二次航空測量調查,台灣林木蓄積量為三億三千立方公尺。其中編號第十三號之「花蓮林田山事業區」面積總計約45,894公頃,由於範圍極廣,地勢由海拔兩百公尺升高至三千兩百公尺,分佈從熱帶林延伸至寒帶林,天然林木種類數量繁多,以萬里橋溪流域為中心,估計針葉木約有四百零二萬立方公尺,闊葉木約有三百五十萬立方公尺,較為多數的數種有:扁柏、紅檜、松、鐵杉、雲杉、杉、樫、楠等種類。
1918
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
海拔1977公尺的林田山位在鳯林山北側,當日本人發現北側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後,於大正7年成立東台灣木材合資會社(次年改組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著手開發林田山,並自「平林驛」開始沿知亞干溪南岸溯溪鋪設一條長約32公里輕便鐡道,以便木材能順利運到外地,並減少人力成本。鐵路深入林田山事業區的大安山一帶,以年產量1,900立方公尺為目標,採伐樹種則以臺灣紅檜與扁柏為主。透過林野調查,日本人於開發初期已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伐木、造林、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等計劃。故山林開墾初期所留下的伐木跡地並非成為一毛不拔之地,其中尚餘有雲杉、鐵杉及價值不高的扁柏、紅檜,完全沒有立木的山區十分稀罕。直到1934年由於木材價格低落,採伐不敷成本,伐木活動被迫暫時終止。1939年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政府大肆採伐,砍伐問題嚴重,直至臺灣光復後,砍伐頻率才逐漸減少。至1960到1970年代,再度進入另一伐木高峰時期,同時在林田山形成了聚落。
1939
臺灣興業株式會社
二戰以前,當時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的羅東造紙工廠(現中興紙業公司),利用產量豐富的鬼茅(大型茅草的葉緣如銳利的刀片)作為造紙材料;後因鬼茅供不應求,漸改用木材。最初的造紙木材是從日本九州進口的小徑松木,一年約三萬立方公尺;其後則改使用阿里山、八仙山等林場的木材,一年供應量約為五萬立方公尺。二戰開打後,日本對木材實施管制,迫使「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另覓原料產地,最後發現林田山事業區中的臺灣鐵杉、雲杉是最合適的造紙原料,遂向臺灣總督府申請獲得了特買與開採國有林的權利,於是在花蓮港廳鳳林郡的萬里橋溪畔的台地─森坂,成立了「林田山砍伐事業所」,同時也建立了一個食、衣、住、行皆具備的伐木基地。昭和十五年(1940年),林田山砍伐事業所開採海拔高度2,013公尺的王武塔山附近的針葉林,同年8月木材運輸系統全數運作,林田山林場正式出材。
1958
台灣中興紙業公司
47年由台銀所持公股為主,組織成立了「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於次年取得林場與羅東造紙廠的主權,並依先前的經營方式來施行。在台灣中興紙業公司經營的這十幾年當中,林田山林場的發展達到最高峰,林場聚集了四到五百多戶的人家,約兩千多人在林場共同生活;為提供眾多居民一般生活需求,促使林場內擁有了學校與幼稚園可供學童就讀,擁有食堂、福利社、攤販市場可供居民飽足,並於中山堂提供免費的放映電影來供居民生活娛樂,林場因木材繁榮發展出一個獨特的山中聚落。61年3月21日,由於當地伐木工人生火之不慎,引致一場嚴重的森林大火,這場大火延燒一整個月,共有4個主要林班受到波及,其面積高達1229公頃,這場大火燒毀了許多重要的木材集運之設備,其修復的資金龐大無法負擔,又因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是以低價政策來供應新聞紙,使得木材運輸成本過於昂貴,最後公司經營困難,不得不作放棄林田山林場的經營權之考量。這場大火不僅燒毀了許多集運設備,也改變了台灣中興紙業公司的命運。
1983
無情祝融 林場式微
62年9月,林務局接管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所留下的林田山林場,並以1980萬元收購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所屬的廠房、器材設備,約四百名員工亦納入林務局編制,林場改隸林務局木瓜林區管理處。因林田山林場自以前就行公司制經營,林場員工薪水原高過林務機關員工,這次的改變對林場員工造成衝擊與改變,也使得林場繁榮的伐木事業逐漸褪色。70年代環保意識抬頭,保護森林運動逐漸興起,迫使大火受創後的林場處境更為艱難。76年起全面禁止伐木,再加上「禁伐天然林」政策實施後,加速林場人口流失,使繁榮聚落開始走向歷史記憶。72年9月,林場更名為林田山工作站,隸屬木瓜林區管理處;同年林田山林道完成,大卡車成為最便捷的運輸工具,森林鐵道之重要性也慢慢消失。78年7月,林務局由事業預算單位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從此不再以林養人,林田山、鳳林、光復工作站合併更名為萬榮工作站,隸屬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112年政府進行組織改造,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亦配合更名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1997
洗盡鉛華 回歸自然
曾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在環保意識興起、禁伐政策實施後,逐漸洗盡鉛華、回歸自然,除了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外,林場遺留的檜木房舍、運載鐵道,處處呈現珍貴的林業文化歷史風貌。盡心讓林田山林場重現生機,林務局(現為林業保育署)曾幾度聘請專家規劃林田山,原預計將林田山開發成森林遊樂區,構想是希望林田山與上游一些住宅區能夠相互美化發展。而花蓮縣文化中心也規劃在林田山執行「國際藝術村」之計畫。然而,上述兩個計畫皆因林田山林場有十七筆土地,於土地重新登記時,因土地管轄權不同之問題或經費問題,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但於此同時,已有一群在林場子弟與退休員工共同籌組了「林田山文史工作室」,積極投入當地導覽與解說活動,凝聚當地居民向心力,大力保有林場原有的人文歷史氣息。民國86年開始,透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輔導,將社區居民意識凝聚、人才的培訓到自行企劃辦理各類藝文活動,讓社區居民也開始討論林場未來的走向:「文化藝術園區」。
2001
浴火重生 風華再現
林務局(現為林業保育署)通過專案,於林田山設立全台首座的「林業文化園區」。整建工程完全以「恢復舊觀」為主,園區內展示林場時期所用的手鋸、集材機、生活器物和消防器具等,讓遊客與下一代都有機會體會「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如果說小山城是活的林業博物館,那廣袤的林野更是一座「寶山」。從林田山一路盤桓的萬榮林道,全長四十七公里,可以連接西部的丹大林道,是「國家步道系統」內的主要幹道之一。林道旁的七彩湖,富有濃厚的原住民神秘色彩,附近的萬榮溫泉區,更是有名的高山碳酸鐵泉。透過林田山的重建,我們成功的讓『森林走出去,民眾走進來』,讓來此的民眾能有最好的享受,並體會台灣山林之美。
旅遊指南
設施服務
顯示地圖
園區設施
林業文物展示館
早期的物料倉庫整建後,成為現在的「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林業文物展示館保存了各式各樣林田山早期的歷史文物,例如伐木器具、消防設備及林場日常生活用品等,讓遊客了解伐木時期林田山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林場作業情形,對林田山林業有更深入的認識。
園區設施
萬榮工作站
民國43年興建的一級檜木木造辦公廳,原為長方形的辦公廳舍經逐年擴建,在西側增建兩端突出的木造長形房舍,東側則為防颱之需,以加強磚造建築與西側對稱,最後形成現今「工字型」的格局。
園區設施
火災跡地(康樂新村殘構)
40年代因應伐木高峰,蓋了5排水泥地基、木板牆、紅瓦斜屋頂型式的工人宿舍共36戶,每戶約11坪,格局雖小,但整齊的紅瓦房子,在當時看起來還算漂亮,取名為「康樂新村」。長長的階梯,沿石階而上,兩旁長屋式建築,有「小九份」稱號。
園區設施
天主教森榮靈德聖母堂
森榮社區阿美族人因早期生活艱困,天主教會在森榮地區佈教時贈送奶粉、衣物等給教友,因此有部分族人成為虔誠之教徒。早期教友們聚會都是輪流在家裡舉行,因深覺集會無固定之場所,於是向場方爭取並獲得核可,在森榮國小門口右前方取得拆除宿舍後的小空地作為建教堂的基地,於民國59年5月開始興建,為了建教堂教友利用假日閒暇全家大小一齊出動,所需的砂石是從萬里溪搬運上來,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在隔年完成了可供教友們集會禮拜之小教堂。
園區設施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森榮禮拜堂
民國41年林田山林場人口最多時期,阿美族牧師吳德成至森榮傳教,教友多數為阿美族人,初期無固定場所,是在教友家輪流聚會。民國53年2月美國籍牧師馬好留博士蒞會證道,鼓勵教徒興建教堂,經與林場協調在邊陲地帶取得土地,由教友們捐款及其他教會支援,經教友們合力自行建造,於當年八月落成。從民國43年迄今牧師就更換了5位,目前這裡沒有牧師,做禮拜時還是由退休的牧師回來主持,或是由曾順妹長老( 曾榮華長老之女) 帶領大家。
園區設施
旭東亭
旭東亭建於1954年,當時的場長王曉林先生發現此處鳥瞰林場的視野絕佳,便聘請工人利用檜木,在鐵道旁打造一座古典式六角飛簷型涼亭,並以場長的別號命名,稱為「旭東亭」,而當地人則因其造型稱之為「六角仔亭」。這座涼亭可遠眺東海岸旭日東昇,俯瞰林場的辦公廳及房舍,觀賞整個林場。亭內掛有一副對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但1993年寶莉颱風侵襲,將涼亭吹垮,1997年藉由鳳林鎮公所的補助,重新以南洋杉及混凝土結構重建,建後的新亭外型貌似蘭嶼達悟族勇士的帽子,昔日飛簷式涼亭已不復存在。
園區設施
中山堂外觀
中山堂為林場之精神寄託所在,於民國四十三年建造,當時的場長王曉林先生覺得林場員工及眷屬日增,交誼廳已不夠使用,因此集資籌建一個大型的禮堂,做為集會活動的場所。
園區設施
林田山機關車
目前停放於機關車庫的是碩果僅存的加藤式火車頭,加藤式汽油車在1961年取代蒸氣火車,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汽油相當缺乏,因此改由木炭來製造瓦斯產生動力推動火車。這種動力方式使得駕駛員必須在半夜就得起床,將木炭敲成拳頭般的大小,一塊塊堆疊進到汽油車的特殊裝備內,生火擠瓦斯,老一輩的林場人至今仍稱其為瓦斯車。 至1983年萬榮林道開通後,公路載客運材取代鐵路的運輸功能,因此機關車也無英雄用武之地,至今仍停放在園區,供人們追思其當年穿梭於林場的風光歲月。
機關車為展示供遊客拍照長年停放在戶外,因不堪風吹雨淋日曬,機車頭逐漸鏽蝕,客車廂木板也嚴重腐朽且有白蟻危害,為搶救珍貴的林業文化資產,花蓮分署於民國110年啟動林田山機關車修復計畫,委託專業團隊依車輛原來樣貌和顏色進行修復,歷時約2個月的時間進行修復作業,修復完成的機關車又再度回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遊客面前。
園區設施
森榮國小
日治時期的林田山並沒有學校,林場子弟都必須到三公里外的「萬里橋公學校」(長橋國小前身)就讀。台灣光復後,林場員工為了子女就學需要,積極爭取在林田山此處設立小學,終於在1947年創立了「森榮代用小學」註1;1949年更名為「林田山分班」。1954年9月,由縣政府接收並改名為「長橋國小森榮分校」。隨著林場伐木經費增加,林場也聚集越來越多的居民,需要就學的子弟也變多,便在中山堂東側的山坡地上另闢建一完整的校地,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森榮國小」。當時初中採聯考制,森榮國小的畢業生都有不錯的表現,多數學生的成績可以分發到花蓮中學、花蓮女中、鳳林中學等學校,升學率不亞於花蓮市區的明星小學,所以有許多鄰近地區的學生,也會慕名越區前來就讀。民國七十年林場經營型態漸漸改變,林田山居民減少,因此學生人數銳減,至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一日森榮國小改為長橋國小分校,延至翌年八月一日正式廢校,森榮國小終於隨著林田山林場走入歷史。
餐飲/住宿/會議室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前身為課長級宿舍,為雙併的日式建築;園區成立後,將課長級宿舍予以整修,保留原有的日式建築形式。社區咖啡館目前兼具服務中心和餐飲的功能,提供簡餐和飲品販售,可讓遊客在此休息駐足並欣賞其木造日式建築之美。
遊程推薦
二日遊
與森有約-池南二日遊(自駕)
二日遊
與森有約-池南二日遊(自駕)
花蓮縣內國家森林遊樂區及自然教育中心兩日遊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鯉魚潭步道群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夜宿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
富源國家森林步道群
瑞穗生態教育館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遊樂區
賦歸
順遊景點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九丙線上,鄰近鯉魚潭,共分為池南區及鯉魚山步道區,主要的服務設施則位於池南區。池南早期屬於伐木轉運據點,而目前園區中還保存了許多早期的運輸工具,如蒸汽機關車、汽油機關車、蒸汽集材機、平地運材蒸汽機關車、柴油集材機、運材索道制動機、電動吊材機、運材小火車等,在園區中靜態展示。此外,池南的鳥類、蝶類、螢火蟲等動物資源,也相當豐富,值得您的造訪。池南目前規劃有林業陳列館及伐木機具展示館,讓遊客瞭解林業發展的歷程、伐木的方法與機具,以及森林的永續經營,並規劃了多條步道,提供了遊客豐富的知性體驗機會。
查看更多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成立於民國77年,北起花蓮溪口,南迄小野柳風景特定區,東至海平面20公尺等深線,西達台11線公路目視所及第一條山稜線,另包括秀姑巒溪瑞穗以下泛舟河段及綠島;總面積41,483公頃,其中陸域面積25,799公頃,海域面積15,684公頃。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內擁有綿延的海岸線,動植物資源豐富,也是原住民文化豐富而多樣的地帶,是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勝地。為服務遊客,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設置了花蓮、石梯坪、瑞穗、八仙洞、三仙台、都歷處本部、小野柳、綠島、綠洲山莊等九處遊客中心,提供遊客旅遊諮詢、展示館及多媒體播放等不同的服務內容。其中,位於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內的都歷遊客中心,是最為完善的一座遊客中心,主要規劃有展示館及多媒體視聽室,呈現出東海岸獨特的動植物生態、人文資源與遊憩據點,讓遊客能充份瞭解東海岸的山水之美。詳細旅遊資訊,請詳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網站:http://www.eastcoast-nsa.gov.tw/。東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遊客中心開放時間:AM 08:30~PM 05:00。多媒體播放時間:上午第一場09:00;第二場10:00;第三場11:00;下午第四場13:30;第五場14:30;第六場 15:30;第七場16:30(除夕外全年無休)(每場約20分鐘)。聯絡電話:(089) 841-520ext.1800。
查看更多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1月,佔地約92,000公頃,以峽谷地形、高山資源、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氣象景觀及太魯閣族文化等資源為主要特色,並劃設有閣口、布洛灣、天祥、合歡山等四座遊憩區。其中鄰近池南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遊憩帶,是太魯閣峽谷地形景觀最為著名而壯觀的區帶,言由花蓮沿著台8線中橫公路進入峽谷中,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並有燕子口、九曲洞、砂卡礑步道、椎麓古道、長春祠、閣口遊憩區、布洛灣遊憩區、天祥遊憩區等據點分佈其中,將提供豐富而便利的旅遊體驗,是不可錯過的世界級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閣口遊客中心洽詢電話:(04) 2599-1195。開放時間:上午08:30至下午4:30,每月第一、三週星期一(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至次日;另因坍方或積雪道路封閉時休館)。
查看更多
花蓮光復糖廠
花蓮光復糖廠最早建立在民國2年,早期稱為「大和工廠」,每天可壓榨550噸甘蔗製糖,而後逐步更新設備,產量日益增加;由於在日治時期曾經遭受轟炸,直到民國37年時修復完畢,又開始製糖的工作,而後陸續的增加設備,包括製糖、煉糖、酒精、環保設備,堪稱是全台最設備最完善的製糖廠。花蓮光復糖廠見證了台灣糖業發展的歷史,經歷了日治時期及光復後的興衰,如今隨著東部觀光旅遊的興盛,以及加入WTO後的衝擊,如今逐步朝向休閒產業的發展,園區內線規劃有住宿、餐廳、冰品、咖啡屋、花卉展售、製糖工場參觀、製糖DIY、農場生活體驗等服務及活動;其中早期的日式宿舍已整修完畢提供住宿服務,並保存了原有的內部格局及外觀,相當古色古香。來到花蓮,不妨來趟糖廠懷舊之旅,瞭解糖廠的歷史、體驗製糖的過程、品嚐著名的冰品、住在日式的小木屋中,絕對讓您滿載而歸。相關旅遊資訊請詳花蓮光復糖廠網站:https://www.taisugar.com.tw/resting/hualian/
查看更多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花蓮縣南側,是一座森林、溪流、瀑布資源豐富的景點,由於森林完整,因此提供了鳥類、昆蟲、蝶類、螢火蟲良好的棲息環境,尤其蝶類的最為資源豐富,早期便有「蝴蝶谷」的美稱,每年3-8月間是觀賞蝴蝶最好的時間;園區內的富源溪河谷景觀優美,上游的富源瀑布凌空而下,氣勢壯觀,也是園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每年的3-5月及9-11月,是富源欣賞黑翅螢、台灣山窗螢的好時節,別忘了來此感受黑夜中的萬點螢火。目前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已委由民間經營,相關住宿餐飲資訊,請連結網站:http://www.bvr.com.tw/index.html
查看更多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地處花東縱谷,兩側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從縱谷一路南下,約莫到了中段,過花蓮糖廠煙囪,緊接著就是一大片連綿不絕的森林。森林的外圍,有多元民族共同書寫的歷史。台灣是一座處處森林的美麗島嶼,但數百年的開發讓原始森林退出平野。21世紀開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積極推動平地造林,十年樹木,花蓮人擁有了全國第一座平地森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