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6
今日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02.01
週一
|
|
---|---|---|---|---|---|---|---|
溫度 |
14 ° / 18 °
|
14 ° / 16 °
|
13 ° / 16 °
|
10 ° / 13 °
|
10 ° / 12 °
|
11 ° / 15 °
|
13 ° / 17 °
|
體感 溫度 |
14 ° / 18 ° | 13 ° / 16 ° | 10 ° / 16 ° | 9 ° / 10 ° | 8 ° / 12 ° | 10 ° / 15 ° | 12 ° / 17 ° |
降雨 機率 |
30 % | 30 % | 4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93 % | 97 % | 97 % | 90 % | 88 % | 88 % | 84 % |
風向 風速 |
2
東北風
|
3
東北風
|
3
東北風
|
4
東北風
|
2
東北風
|
2
偏南風
|
2
偏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6
高量級
|
4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7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花蓮縣秀林鄉 |更新時間:2021/01/26 04:48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沙婆礑山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 , X: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70 ~ 495 公尺
管轄單位
花蓮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3.95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環狀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產業道路、泥石路(小心落石及避免離開步道範圍)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詳細路線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溪流山澗 青蛙樂園
照片提供|葉品妤
步道前小段沿著八堵毛溪,山壁和路旁長滿了各種植物,山澗中可觀察到日本樹蛙、莫氏樹蛙及螃蟹,偶見成群獼猴遊走山溪彼岸的森林中。

闊葉林夾雜相思林
照片提供|葉品妤
步道隨山緣蜿蜒而上,泥石路面一邊臨山、一邊臨崖。低海拔闊葉林的林相間夾雜著人為種植的相思樹及豔紫荊等。第一個轉彎處有一大片的相思樹林,五、六月開花時,鮮黃色球型小花開滿枝頭,一片金黃燦爛。

小鳥飯店 群碟飛舞
照片提供|葉品妤
第一個觀景台旁有株大葉雀榕,果實成熟時吸引許多鳥類前來覓食,在此也可以觀察榕屬植物特殊的生存機制「纏勒現象」。因步道開闊、陽光充足,及沿途遍布大花咸豐草、澤蘭等蝴蝶的食草及蜜源植物,所以步道上常見蝴蝶翩翩飛舞。

登高遠眺 風月無邊
照片提供|葉品妤
第一觀景台稍上轉彎處為第二觀景台,再約35分鐘至第三觀景台,續上約20分鐘抵達本步道終點,海拔460公尺的第四、五觀景台。視野開闊,遠眺整個花蓮市及遠方隱約可見的壯闊太平洋。
自然人文

動植物資源
照片提供|葉品妤
常見植物包括筆筒樹、咬人狗、樟樹、杜虹,及向陽植物血桐、山黃麻、白匏子等;林下為成片的大花咸豐草、常見蝴蝶包括青帶鳳蝶、小灰蝶、石牆蝶、細蝶等。
佐倉步道入口
步道起點國福里,昔日為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居所;漢人因其靠近沙婆礑山麓另稱「茄苳腳」。清代「加禮宛事件」後改稱「歸化社」。日治時期日人稱「佐倉」,光復後雖改名國福里,但地方上仍沿用佐倉迄今。
佐倉步道
屬亞熱帶高溫多濕型態,午後常因中央山脈雲層凝積,下雨機率頗高。
特色物種

五節芒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五節芒
秋
冬
物種描述
圓錐花序長30-50 cm,其組成份子之總狀花序長10-20 cm。外穎膜質至亞革質,先端二齒;上位外稃具曲折短芒,芒長約4 mm。
分佈情形
全島低海拔至中海拔破壞地。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順遊景點
七星潭
位於花蓮市區東北方,從前原為沼澤地,清光緒年間的臺灣圖中即有記載此地零星小湖泊。雖名為潭,但實際上為一個灣澳,突出於美崙鼻的一側,據傳因在此地觀察北斗七星最為明亮之故而得名。曾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

美崙山公園
早年為花蓮地區的軍事重地,因地處亞熱帶低海拔地區,又濱臨太平洋,所以發展為鬱鬱蒼蒼的森林,成為花蓮市的地標。動植物豐富多樣,鳥語花香、蟲鳴蝶舞,登高可以俯瞰蜿蜒的美崙溪及太平洋。
查看更多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為早年木材轉運站,現設有林業陳列館及伐木機具展示館,解說台灣林業的演變,並保存著伐木時期機關車等鄉關機械設備;區內林木蓊鬱,另有森林浴步道、蹦蹦車、健康涉水步道、提供遊客多功能的遊園活動。
查看更多

太魯閣國家公園
以峽谷地形、高山資源、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氣象景觀及太魯閣族文化等資源為主要特色。太魯閣峽谷地形景觀壯觀,有燕子口、九曲洞、砂卡礑步道、椎麓古道、長春祠、閣口遊憩區、布洛灣遊憩區、天祥遊憩區等據點分佈其中。
查看更多
鯉魚潭
因緊臨鯉魚山而名之,潭水終年清澈,以「澄潭躍鯉」名列花蓮八景之一,潭水面積約達104公傾,是花蓮縣境內最大湖泊。划船、賞鳥、垂釣,或沿環潭公路漫步,湖光山色裡,享受著悠遊自在的自然野趣。
查看更多
旅遊建議
搭配花蓮市近郊景點,安排1-2日行程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