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6
今日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02.01
週一
|
|
---|---|---|---|---|---|---|---|
溫度 |
15 ° / 26 °
|
15 ° / 26 °
|
14 ° / 26 °
|
13 ° / 24 °
|
13 ° / 23 °
|
13 ° / 25 °
|
13 ° / 26 °
|
體感 溫度 |
15 ° / 28 ° | 15 ° / 28 ° | 15 ° / 27 ° | 13 ° / 25 ° | 12 ° / 24 ° | 12 ° / 25 ° | 13 ° / 27 ° |
降雨 機率 |
0 % | 0 % | 1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0 % | 85 % | 80 % | 84 % | 81 % | 79 % | 79 % |
風向 風速 |
2
東南風
|
2
偏東風
|
2
偏北風
|
2
西北風
|
2
西南風
|
2
偏北風
|
2
東北風
|
紫外線 指數 |
6
高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高雄市美濃區 |更新時間:2021/01/26 04:49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月光山山系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150 ~ 476 公尺
管轄單位
屏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326 公尺
聯絡電話
07-6612031
步道全長
1.27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線型雙向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水泥鋪面及泥土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行前須知
步道部分位於地質敏感區,小心落石、避免離開步道範圍以避免迷途
步道部分位於地質敏感區,路況較不穩定,請勿在易崩塌處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山區難免有蛇類或蜂類出沒,倘發現蜂類出沒時,應避免拍打,並儘速通過,以避免發生蜂螫事件。
倘步道暫停開放,請勿前往進入
倘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降雨量達豪雨標準(200mm/24小時)等,將採預警性暫停開放,籲請民眾不要前往進入,進入者請儘速撤離,以維自身安全。
手機可通訊地點座標
120.5197度,22.9093度; 120.5187度,22.9125度; 120.5148度,22.9092度; 120.5163度,22.9109度
建議裝備
美濃靈山步道_郊山健行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步道地理位置簡介
照片提供|屏東林管處
靈山步道位於林務局轄下旗山事業區44林班內之現有步道,位於旗山區、美濃區、杉林區交界處,最高點476公尺,步道長約1公里,爬升高度約為287公尺,靈山步道入口位於雷音寺旁,通常登山健行的遊客會將車子停在登山口,或停在山下的的福德祠,於靈山可遠眺美濃平原,另外山上福德祠後山徑可走到三角點,沿途林相優美,竹木錯落,行走來相當愜意。一般家庭出遊皆合適。

靈山步道入口
照片提供|曾紹軒
此處位於靈山雷音寺旁

步道沿線
照片提供|曾紹軒
此步道自入口處至接近終點處皆為水泥鋪面,坡度較陡!

靈山三角點眺望美濃平原
照片提供|
靈山三角點眺望美濃平原
自然人文
地質、動、植物資源
靈山山脈岩層屬於砂岩層,乃新生代第四紀的沈積物堆積而成。稜上時可見洋蔥狀剝落的砂岩塊。山坡大多經過開發,以種植竹子為大宗,步道兩旁是人為栽植的景觀植物,如小葉欖仁、莢蝶花等等。 常見動、植物-臺灣獼猴、赤腹松鼠、多線南蜥、竹節蟲、莿竹、土密樹、閉鞘薑、龍船花等。
特色物種

山芙蓉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芙蓉
冬
物種描述
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密被長直毛。莖皮富含纖維,堅韌。單葉,互生;心形;3~5裂,通常5裂,裂片先端銳尖,兩面均被灰白色粗毛;葉緣具鈍鋸齒;葉柄被長直毛。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或簇生於枝梢,側面開放;附萼片及花梗均被長直毛(非星狀毛);花瓣5,早晨初開紅色,漸變為白色,黃昏則再變為粉紅色;單體雄蕊;花柱先端5分叉,叉端各具1柱頭。蒴果球形,被剛毛。
分佈情形
特產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之森林林緣或空曠地。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獼猴

拍攝者:王滋慶
提供者:王滋慶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臺灣獼猴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臺灣獼猴的頭顱圓形,臉部平而裸出,嘴部兩側具有頰囊,可以暫存食物,耳殼小而不突出;全身毛被厚軟,夏季為橄欖綠色,冬季為暗石板色,腹面為濃灰白色,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四肢下部及尾端近黑色,尾部粗且長。頭體長36至45公分,尾長26至46公分,體重5至12公斤。齒式:門齒 2/2,犬齒1/1,前臼齒2/2,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32顆。
分佈情形
臺灣獼猴是臺灣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野生靈長類,為臺灣特有種。廣泛分布在臺灣全島的各海拔山區,海拔高度可由 100至3,600公尺左右。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鄭錫奇
提供者: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順遊景點
美濃故事館
原為高雄市美濃區公所辦公大樓,之後閒置空間再利用,保留獨特的西式建築造型,打造為結合美濃客家文化與旅遊諮詢等多功能的「美濃故事館」。館內有農特產展售中心、菸樓產業與客家擂茶介紹等。
旅遊建議
一日遊
旗山→美濃→旗山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美濃靈山還願 │ 順訪大崗山小百岳探訪昔日的軍事秘境
孟明義|2020-04-06 發表
靈山 又稱人頭山、人斗山旗靈縱走 兩年前旅途中 有隊友中途不舒服那一天從早上7點出發卻折騰到晚上8點才回到靈山這端靈山雷音寺停車場這天朋友帶著還願的感恩心態一起來到這裡跟神與佛合十 還願美濃靈山雷音寺
查看更多

踩在玉山的尾巴上!我要成為旗靈王!!
李斯特|2017-12-03 發表
登玉山是台灣登山界的夢幻極品雖然我魂牽夢縈一直想去卻遲遲未能成行於是當我發現旗尾山正是玉山山脈的尾稜馬上規劃前往一親芳澤純純的我以為踩在玉山山脈的尾巴上也算是一種登頂玉山殊不知從旗尾山一路縱走到靈山這
查看更多

【台灣小百岳No.72】翻山越嶺旗靈縱走鐵腿行
Chou|2017-12-03 發表
 這次行程來到了高雄連接旗山和美濃的旗靈縱走,預計從旗尾山沿著稜線走,途中會經過北旗尾南山、北旗尾山、福美山、大金字面山、最後一路縱走到靈山(人頭山)。 而我們這次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