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
|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車輛可到達入口
X: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所屬山系
雪山山脈
管轄單位
新竹林區管理處
海拔高度
1,800 ~ 3,380 公尺
聯絡電話
03-5224163轉234育樂課
高度落差
1,580 公尺
山屋營地
步道全長
11.8 公里
入山申請
否
步道型態
線型單向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是
,
雪霸生態保護區
前往申請
路面狀況
土路面、木棧道、砌石階梯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
山崩與地滑
建議時間
一天以上
土石流潛勢範圍
否
詳細路線
出入口 / 三角點
手機可通訊點
【第1天】23公里,約10.5小時
觀霧山莊 →(19.0K,360分鐘)→ 馬達拉溪登山口 →(4.0K,210分鐘)→ 九九山莊
【第2天】14.6公里,含休息約14小時
九九山莊 → (1.3K,50分鐘)→ 白橋(加利山岔路口) → (0.7K,40分鐘)→ 3050高地(加利山岔路口) →(2.3K,65分鐘)→ 伊澤山捷徑岔 →(0.5K,25分鐘)→ 伊澤山登山口 →(0.8K,25分鐘)→ 中霸山屋 →(0.7K,40分鐘)→ 中霸坪 →(1.0K,30分鐘)→ 大霸尖山霸基 →(折返) → (1.0K,30分鐘)→ 中霸坪 →(0.7K,40分鐘)→ 中霸山屋 → (0.8K,35分鐘)→ 伊澤山登山口 →(0.5K,20分鐘)→ 伊澤山捷徑岔 → (2.3K,40分鐘)→ 3050高地(加利山岔路口) → (2.0K,50分鐘)→ 九九山莊
【第3天】23公里,約9.5小時
九九山莊 →(4.0K,130分鐘)→ 馬達拉溪登山口 →(19.0K,360分鐘)→ 觀霧山莊
觀霧山莊 →(19.0K,360分鐘)→ 馬達拉溪登山口 →(4.0K,210分鐘)→ 九九山莊
【第2天】14.6公里,含休息約14小時
九九山莊 → (1.3K,50分鐘)→ 白橋(加利山岔路口) → (0.7K,40分鐘)→ 3050高地(加利山岔路口) →(2.3K,65分鐘)→ 伊澤山捷徑岔 →(0.5K,25分鐘)→ 伊澤山登山口 →(0.8K,25分鐘)→ 中霸山屋 →(0.7K,40分鐘)→ 中霸坪 →(1.0K,30分鐘)→ 大霸尖山霸基 →(折返) → (1.0K,30分鐘)→ 中霸坪 →(0.7K,40分鐘)→ 中霸山屋 → (0.8K,35分鐘)→ 伊澤山登山口 →(0.5K,20分鐘)→ 伊澤山捷徑岔 → (2.3K,40分鐘)→ 3050高地(加利山岔路口) → (2.0K,50分鐘)→ 九九山莊
【第3天】23公里,約9.5小時
九九山莊 →(4.0K,130分鐘)→ 馬達拉溪登山口 →(19.0K,360分鐘)→ 觀霧山莊
行前須知
申請入山管制說明
本步道在大鹿林道東線入口0.4K處設有管制站,步道僅早上7~11點開放人員進入。九九山莊僅提供簡易住宿床位,需自行攜帶個人食物及飲水。九九山莊住宿之各項資訊可洽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電話:(037)272917,或洽新竹林區管理處育樂課,電話:(03)5224163*241
結伴同行勿走捷徑
為保障您的安全,請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並請勿脫隊獨行。
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快速通過危險處
山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建議辦妥登山保險
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註: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擇合適保單投保)
產險公司銷售之登山保險已擴大承保搜救費用保障
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特別注意高山症】
本步道海拔可達2,500公尺以上,任何人都可能有發生高山症之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評估個人體質及生理狀況,備妥個人隨身藥品。有關高山症之介紹請見下列文章,高山醫學相關知識請見下方影片(由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製作)。
健行筆記-【一定要知道的高山症10個問題】王士豪醫師 撰
文章內容請點擊下方
健行筆記-【高山病的臨場判斷與自我檢診】王士豪醫師 撰
文章內容請點擊下方
旅遊指南
順遊景點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
位於台灣的雲霧帶,雲霧常繚繞於山谷之中,因而得名。變化萬千的雲海、日出、日落,及壯闊的聖稜線,是最著名的景致。園區內有榛山、檜山巨木群、及觀霧瀑布三條步道,各有特色;千年的紅檜巨木、四季繁花盛開;而珍稀的棣慕華鳳仙花、觀霧山椒魚及寬尾鳳蝶等,更為觀霧增色不少。
清泉部落
為泰雅族的部落,因溪谷溫泉湧湧而出,泰雅族人稱之為「ulay-mkilix」,日治時代日人開發溫泉,更名為井上,曾是新竹八景之一。台灣光復後才改名為清泉。作家三毛曾在清泉租屋居住,取名為「夢屋」,房子至今仍在;張學良被幽禁的「井上溫泉療養所」,已被颱風土石流沖垮。
旅遊建議
前一晚住宿觀霧附近的民宿或農場。第1天/觀霧→循大鹿林道東線步道抵馬達拉溪登山口→九九山莊宿營。第2天/從九九山莊→依個人體力,攀登加利山、伊澤山、小霸尖山與大霸尖山→九九山莊宿營。第3天/九九山莊回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滿滿咬人貓刺得不要不要---結城山
蔡育緯|2022-06-20 發表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所以沒心思去走登山行程,工作的事忙完了卻又進入夏季,本胖在夏季比較少進行登山,原因是在家怕蟑螂,在外面怕毛毛蟲,遇到一隻人面蜘蛛擋路就想要撤退,加上體重就已經很重,夏天還要...
查看更多

107.10.2~4 大霸三日行~錦毛鼠 百岳行
♫♪⭐錦毛鼠♬~|2022-06-15 發表
107.10.2-4大霸三日行 10月3日,拂曉出門,仰頭望著滿天星星、月亮陪伴我們走向聖山,不久日出了,周圍的草原及山頭被太陽照得閃閃發亮。走了好久,筋疲力盡,經過中霸山屋,費盡千辛萬苦...
查看更多

大鹿林道東線 騎自行車露營趣(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2天1夜)
美少婦的生活小記|2022-06-14 發表
長達19K的大鹿林道東線終於開放騎自行車了!這可是戶外咖圈子裡的大消息!!!在過去大鹿林道只能步行不能騎腳踏車的歲月裡...多少拜訪過大霸群峰的山友們與這條林道之間的愛恨交織,幾乎都可以寫...
查看更多

2022/06/03~06/05 大霸尖山舊路-前段 霞喀羅古道 佐藤 檜山 北坑溪古道 高嶺 本田 馬達拉 出大鹿林道
胡賜韡|2022-06-12 發表
自從翻到資料,得知原來最早有記錄登大霸尖山的記錄是由霞喀羅古道到田村台駐在所,接上根本古道到結城山附近的檜山駐在所,再經由境界山附近登上伊澤山後登上大霸尖山。 原路下山後經觀...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