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
|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管轄單位
花蓮林區管理處
海拔高度
250 ~ 320 公尺
聯絡電話
03-8885450 玉里工作站
高度落差
70 公尺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全長
2.7 公里
入山申請
否
步道型態
線型雙向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路面狀況
自然土石路面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
部分路段穿越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建議時間
2~3小時
土石流潛勢範圍
否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駐在所遺址
照片提供|葉品妤
步道前段林木茂密,地面上長著各式各樣的蕈類,兩側密布山棕,每年4、5月,桐花落花鋪滿山徑,一片潔白,詩情畫意。小叉路往上走10多個石階,到達1926年設立的「鹿鳴駐在所」,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馴化當時抵抗的布農族,開闢「八通關越嶺道」,沿著拉庫拉庫溪流域設置46個警察駐在所,1945年撤廢。

金光閃耀的溪水
照片提供|葉品妤
步道中段沿著山壁開鑿,可以一探溪谷風光,日治時期日本人曾在全台各地進行金礦調查,發現拉庫拉庫溪有19處蘊藏金礦,當陽光灑下時,溪水清澈金亮,正像黃金在閃耀。
自然人文
八通關越道:鹿鳴吊橋段
照片提供|玉里工作站
清朝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開闢八通關古道通達東部,廣招漢人至台灣後山(東部)開墾,惜成效不彰,古道逐漸荒沒。之後,歷經日人治台的理蕃事業、布農族抗日行動等事件。八通關古道蘊含著清廷對台灣經營,及18年布農族抗日的英勇歷史。

拉庫拉庫溪
照片提供|玉里工作站
拉庫拉庫溪壯麗景致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安通溫泉
位於玉里鎮安通溪畔,與紅葉溫泉、瑞穗溫泉名列縱谷區三大溫泉。泉源早在民國前八年發現,但一直到1930年才闢建公共浴場,之後不斷整修與擴建,形成今日的風貌。


舞鶴台地
是由紅葉溪形成的沖積扇因中央山脈抬升而隆起成為台地地形,早年以天鶴茶打響茶產業知名度。矗立於台地上的掃叭石柱,為卑南文化地界石,已有3千年歷史。


旅遊建議
搭配附近景點,安排1-2日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