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4
今日
|
01.25
週一
|
01.26
週二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
---|---|---|---|---|---|---|---|
溫度 |
14 ° / 17 °
|
13 ° / 20 °
|
14 ° / 21 °
|
15 ° / 17 °
|
12 ° / 16 °
|
10 ° / 13 °
|
10 ° / 17 °
|
體感 溫度 |
14 ° / 17 ° | 13 ° / 21 ° | 14 ° / 22 ° | 15 ° / 19 ° | 11 ° / 16 ° | 10 ° / 12 ° | 9 ° / 17 ° |
降雨 機率 |
20 % | 10 % | 6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96 % | 88 % | 85 % | 95 % | 89 % | 86 % | 87 % |
風向 風速 |
2
偏東風
|
2
偏西風
|
2
偏西風
|
-
偏東風
|
2
偏北風
|
-
偏東風
|
-
東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3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5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更新時間:2021/01/23 23:08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1,890 ~ 2,00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2.35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碎石路、木棧道、階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行前須知
結伴同行勿走捷徑
為保障您的安全,請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並請勿脫隊獨行。
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快速通過危險處
山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建議辦妥登山保險
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註: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擇合適保單投保)
產險公司銷售之登山保險已擴大承保搜救費用保障
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登山安全相關資訊
有關登山安全知識、登山裝備、地圖使用技巧等資訊請見下方登山補給站網頁,建議行前閱讀以保障您戶外活動安全。
林務局山區手機可通訊點標示
政府開放資料,請點擊下方下載KMZ檔可用Google Earth開啟。
建議裝備
見晴懷古步道_單日登山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以軌循機 走進昨日世界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索道與運材軌道是太平山林場伐木時期的主要運輸工具,區內多條步道皆以運材軌道為特色,全線依循舊鐵道延伸的見晴步道沿線有數十座運材軌道檜木橋,或跨溪石,或越山溝,一路上可見歷經風霜的轉轍器與台車輪軸橫躺原地,2公里處已頹傾的工寮依然留守崗位,附近設有一風雨走廊,提供遊客歇息;步道最終止於2.3公里處大崩璧前的休憩平台,為仿月台造型的木質廊道,仿若再現「見晴線運材軌道」之風華。

清澈溪水親水樂陶然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流經本區的白嶺溪,因水土保持良好,水質清澈、含砂量甚少,所以沿途有多處天成的山溪水塘可供遊客休憩親水;步道600公尺的疊石親水區,為山壁淙淙瀉下的山泉匯集而成,冰涼沁心,可直接掬飲。

雲海翻騰的繽紛國度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介於海拔1,890至2,000公尺,恰為雲層湧昇滯留、形成雲海的高度,雲朵幻化詭譎多變,常將天際劃分為二,一 邊萬里晴空,另一邊雲霧縹緲,是觀雲賞霧的最佳地點。
自然人文

檜木霧林
步道座落水氣濃重的蓊鬱山林,有常青的扁柏、嗜溼的紅檜林、罕見的八角蓮、各種蕨類與苔蘚,以及潮溼森林中特有的二代木奇觀;常見的動物包括小翼鶇、青背山雀、條紋松鼠等。
帝雉:棲息於中高海拔隱密且安靜的環境,習慣在晨昏霧裡或細雨時分出來覓食,,一襲寶藍衣裳搭配上黑白相間的長長尾羽,優雅高貴,因此有「迷霧王者」的美譽。
單花鳳仙花:臺灣特有種,生長於中高海拔,分布最多也最廣,因只開紫花故又稱紫花鳳仙花。花型特殊,末端有一細長花距如鉤,果實成熟後裂開將種子彈射出去以繁衍下一代。

青斑蝶
青斑蝶:成蟲除了冬季外,生活在低至中海拔山區,5至6月北部山區有極大的族群量。
條紋松鼠:身體嬌小、呈黃褐色,上有明顯的黑褐色縱帶,尾巴細長不膨鬆。
地區約為海拔1950公尺,受海拔高度影響終年比平地低12℃~15℃,日夜溫差大,又因地勢東北偏高西南低,海洋氣流直接灌入,因此濕度極大,常年有雨,各月份相對濕度在90度以上,屬重濕型氣候。夏日涼爽,冬季寒流來襲則會降雪,山區多雲霧開車要小心,登山宜早。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原始森林步道
森林天然原始,紅檜肅立幾世紀於此,臺灣杜鵑虯髯其間,越往上則扁柏相繼出現。,階梯兩旁的紫葉槭搶眼。
鐵杉林自然步道
鐵 杉林自然步道位處海拔2千至2千2百公尺的針葉林、闊葉林過渡帶,森林結構層次分明,物種豐富。此區地勢高聳且面迎洋流,致水氣凝聚,終年雲霧瀰漫,宛如人間仙境。
旅遊建議
搭配太平山森林遊樂區規劃2、3天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見晴懷古步道
sya (賽亞)|2021-01-13 發表
見晴懷古步道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曾被CNN評選為全球最美的小徑之一。這裡原為見晴線運材軌道的路線,廢棄後目前轉做觀光的用途,沿線雖已不見運材列車穿梭,但斑駁的軌道、秀麗幽靜的景致則是這條步道最動
查看更多

【步道尋幽】太平山見晴懷古、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
螢火熊|2020-11-24 發表
在下著濕冷小雨的日子,天未破曉即繞過北台灣,來到每個人家裡都有容許開車霸氣迴轉的庭院的宜蘭,再一路飆上破千海拔,抵達霧氣與雨水交織的太平山,意圖趕在管制的前1000台車入園。殊不知因為下雨,人潮稀疏零
查看更多

太平山xx山毛櫸xx翠峰湖xx見晴懷古_2019/11/17
Neal Sung|2020-11-03 發表
生活在臺灣從來不知道有「山毛櫸」這號人物,在網路上找尋宜蘭太平山景點的過程中,開始出現翠峰湖、山毛櫸國家步道、見晴懷古步道等推薦景點,深深被山毛櫸的金黃衣裳吸引,而且是冰河時期孑遺下來的植物,決定
查看更多

太平山-古樸的高海拔步道及小百岳三星山行-2020/7/18
小威|2020-09-13 發表
隔了半年再訪太平山,也是第三次從竹南騎車走北橫,現在想想覺得好瘋狂,只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呀!夏天在較高海拔的步道遊走特別涼爽,空氣也新鮮;特別感謝走北二段時認識的山友-91哥陪走了6條步道跟小百岳三星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