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6
今日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02.01
週一
|
|
---|---|---|---|---|---|---|---|
溫度 |
15 ° / 22 °
|
16 ° / 19 °
|
14 ° / 20 °
|
12 ° / 15 °
|
12 ° / 16 °
|
13 ° / 19 °
|
14 ° / 22 °
|
體感 溫度 |
15 ° / 23 ° | 15 ° / 20 ° | 12 ° / 20 ° | 10 ° / 14 ° | 11 ° / 16 ° | 12 ° / 19 ° | 14 ° / 23 ° |
降雨 機率 |
40 % | 40 % | 7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9 % | 98 % | 96 % | 93 % | 92 % | 92 % | 94 % |
風向 風速 |
2
東北風
|
2
東北風
|
4
偏北風
|
3
偏北風
|
2
偏南風
|
2
偏南風
|
2
偏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南澳鄉 |更新時間:2021/01/26 04:48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X: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000 ~ 2,18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2.2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環狀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木棧道、土石路、階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結伴同行勿走捷徑
為保障您的安全,請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並請勿脫隊獨行。
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快速通過危險處
山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建議辦妥登山保險
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註: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擇合適保單投保)
登山安全相關資訊
有關登山安全知識、登山裝備、地圖使用技巧等資訊請見下方登山補給站網頁,建議行前閱讀以保障您戶外活動安全。
林務局山區手機可通訊點標示
政府開放資料,請點擊下方下載KMZ檔可用Google Earth開啟。
建議裝備
鐵杉林自然步道_單日登山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雲霧潤古木 驚見新生命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沿途有密集的原始紅檜與扁柏,或俯或倒的巨木造就不少樹洞奇景,盤根錯節,姿態多端,令人稱奇,尤其是一個個穿越紅檜樹根的天然拱門。橫臥的巨幹蘊含著豐富的養分,有些甚至滋養著落在其上的種籽,長出第二代巨木,形成「雙代木」景觀。

寧靜沼澤的綺麗世界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約1公里處有一小沼澤,水份、陽光、有機物皆足,生命力可觀。池裡有水毛花、燈心草、戟葉蓼與浮萍水草,池畔有地衣與泥炭苔等苔蘚,孕育了蛙類、水黽、豆娘等小動物。

漫步雲海 遠眺聖稜線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鐵杉林步道一路向上爬昇,終點觀景平台立足中央山脈、遠眺蘭陽溪河床與雪山山脈,聖稜線與大霸尖山盡在眼前,是賞雲海、觀夕照的好地方。步道設有60公尺長的木馬道遺跡與兩具載著木料的仿古木馬,讓遊客體驗早年工程之艱鉅。
自然人文

台灣鐵杉林
從太平山莊往上到鐵杉林畫成一條植物分布剖面,即是冷溫帶林到暖溫帶林典型的植物分布狀況,由上往下依序為鐵杉林、台灣扁柏、紅檜、柳杉林下有玉山箭竹、高山芒,闊葉樹混生其間,如森氏杜鵑、台灣紅榨楓、昆欄樹、台灣杜鵑、玉山假沙梨等,而豐富的草本附生樹幹及潮濕林地之泥炭苔、魚鱗蕨、瘤足蕨、栗蕨等霧林帶植物相依相存。
本區森林結構分為四層,最高層為鐵杉及檜木混合林,第二層為台灣杜鵑等 闊葉喬木,第三層為玉山箭竹等灌木,最底層則是草本層,層次分明,物種豐富。

台灣鐵杉林相
鐵杉有壯碩的樹幹、朝天彎舉的粗壯胳臂,以及俐落的傘形樹冠,其樹皮因高空幅射而泛白,立在雲霧裡,仿如國畫山水景物。鐵杉葉子柔軟、呈扁線形,與粗質地的 枝幹呈強烈對比,素有「柔情鐵漢」之雅號;粉嫩的台灣杜鵑及森氏杜鵑在鐵杉林蔭下綻放著,好似嬌羞的小姑娘,依偎在鐵杉壯漢的胳臂下。

木馬道
木馬為一類似雪橇的運木載具,長約六呎,由二人一組,一拉一推,將截成短材的檜木運送下山。木馬須在木馬道上行動,木馬道由圓木排列而成,運送時在其上抹 一層烏油,以減少摩擦阻力,俾利木馬順利前進;因此木馬搬運是既危險又吃力的。
本區受海拔高度影響,終年比平地低12℃~15℃,日夜溫差大,又因地勢東北偏高西南低,海洋氣流直接灌入,因此濕度極大,常年有雨,各月份相對濕度在90度以上,屬重濕型氣候。夏日涼爽,冬季寒流來襲則會降雪,山區多雲霧開車要小心,登山宜早。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原始森林公園
原始森林公園有一鎮安宮,是日治時代之神社改建而成,供奉鄭成功。後山公園天然原始,紅檜肅立幾世紀於此,臺灣杜鵑虯髯其間,越往上則扁柏相繼出現。
旅遊建議
搭配太平山區,安排1-2天的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不開車也能暢遊太平山自然森林步道
Chen Sue-fen|2020-11-27 發表
https://sanderatalk.pixnet.net/blog/post/3284723592020新冠疫情讓大家出不了國,結果就是國旅大爆炸。山屋一位難求;營地人滿為患~連入山登記都得要候補
查看更多

太平山-古樸的高海拔步道及小百岳三星山行-2020/7/18
小威|2020-09-13 發表
隔了半年再訪太平山,也是第三次從竹南騎車走北橫,現在想想覺得好瘋狂,只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呀!夏天在較高海拔的步道遊走特別涼爽,空氣也新鮮;特別感謝走北二段時認識的山友-91哥陪走了6條步道跟小百岳三星
查看更多

見晴懷古道初訪
曾運明|2019-04-01 發表
3/25下午2點開始走,短短900公尺與 遇到晴時多雲偶陣雨,把該有的景像都看到了,不愧是被票選全世界必訪的28條小徑之一。走得真讓人心曠神怡,景色美不勝收。
查看更多

二訪太平山 Day 2・檜木原始林步道、鐵杉林自然步道
Hsieh Ya Fen|2018-10-28 發表
原文出處官方介紹「鐵杉林自然步道終點的觀景平台」是賞雲海、觀夕照的絕佳位置,所以原本這兩個步道是安排在第一天下午...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過程及結果依然非常的美好~▲06:11太平山莊前的雲海,拉開了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