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5
今日
|
01.26
週二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
---|---|---|---|---|---|---|---|
溫度 |
14 ° / 21 °
|
15 ° / 22 °
|
16 ° / 19 °
|
14 ° / 20 °
|
12 ° / 14 °
|
11 ° / 16 °
|
13 ° / 20 °
|
體感 溫度 |
13 ° / 22 ° | 15 ° / 23 ° | 15 ° / 20 ° | 11 ° / 20 ° | 9 ° / 11 ° | 10 ° / 16 ° | 12 ° / 21 ° |
降雨 機率 |
10 % | 40 % | 10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4 % | 91 % | 97 % | 96 % | 87 % | 89 % | 89 % |
風向 風速 |
2
偏北風
|
2
東北風
|
2
偏北風
|
4
偏北風
|
4
偏北風
|
2
偏南風
|
2
偏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南澳鄉 |更新時間:2021/01/25 05:02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 , X: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1,840 ~ 2,00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3.95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土石路、碎石路、棧橋、階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結伴同行勿走捷徑
為保障您的安全,請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並請勿脫隊獨行。
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快速通過危險處
山區路況不穩定,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建議辦妥登山保險
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註: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擇合適保單投保)
產險公司銷售之登山保險已擴大承保搜救費用保障
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登山安全相關資訊
有關登山安全知識、登山裝備、地圖使用技巧等資訊請見下方登山補給站網頁,建議行前閱讀以保障您戶外活動安全。
林務局山區手機可通訊點標示
政府開放資料,請點擊下方下載KMZ檔可用Google Earth開啟。
建議裝備
翠峰湖環山步道_單日登山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小橋流水間 遠觀夢幻之湖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前200 公尺路段坡度稍陡,但因整建為木屑階梯,爬起來並不費力。自200 公尺至800 公尺處的雙層觀景台,則一路平坦,為運材台車行經路線,兩旁為紅檜造林地,翠峰湖則隨著步道蜿蜒前進而不斷變化姿態,處處是景。

陳年油庫 細數運材歷史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800公尺處設有一展示站,為舊有機關車油庫改建而成,保留原有結構,再以木材搭建而成,展示翠峰湖環境生態圖文解說,以及運材歷史老照片,屋外則重新鋪設40公尺長的鐵道,並置放一台車,與屋內的懷舊照片相呼應。

平台望湖 飽覽翠湖倒影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展示站旁有一木棧階梯通往雙層觀湖平台,平台上可俯瞰呈葫蘆狀的翠峰湖全景,並有機會見到過冬候鳥、水鴨與鴛鴦戲水的畫面。翠峰湖景觀變化萬千,由晨曦初露、旭日東昇、日正當中、午后雲起到落日彩霞,皆具特色,一日之間的任何時間都是造訪的好時機。

碧草如茵的原始檜木林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翠峰湖環山步道氣溫低、空氣溼潤,長年籠罩於濃霧細雨之中,造就豐富的苔原生態,尤以最後200公尺路段最為可觀;此區段多為低溼小平地,苔蘚類生長茂密,吸水力強的泥炭蘚遍地叢生,與兩旁昂然而立的紅檜林形成鮮明對比。
自然人文

翠峰湖儷影
翠峰湖雨季是滿水期,湖面可達25公頃,水深約7公尺,春季為枯水期,此時則分隔成兩個大小湖面,四周為乾枯的水草。因周邊山區終年雲霧繚繞,形成天然檜木林的主要元素,湖的南側山頭即扁柏與紅檜的原始林,東側為火災後之天然次生林,其中枯木形成的白木林是自然演替的最佳生態。

湖畔飲水的山羌
翠峰湖的北方常見小水鴨悠遊,並有成對的鴛鴦出現,此區的鴛鴦為全球分布最南限,是台灣稀有的留鳥或冬候鳥,因此劃為鴛鴦水鳥保護區。晨昏時常有哺乳動物常出現湖邊飲水,包括山羌、水鹿、山豬、白鼻心、鼬獾、長鬃山羊等,但這些動物因害羞靈敏,所以不易觀察。
本區因受地勢及海拔高度影響,使得太平洋海風長年激盪,造成全年雨量豐沛、氣候潮濕,雲霧遼繞,各月份相對濕度在90%以上;春日綿綿細雨,夏日雨勢急 驟,秋冬又濕又冷,十月到隔年二月為雨季,年雨量高達4000毫米,屬重濕型氣候,冬季會降霜雪,中午以後濃霧瀰漫,入山宜早。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台灣山毛櫸步道
台灣山毛櫸步道位處宜蘭縣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入口位於翠峰山莊旁,全長約3.85公里,步道約需2小時,末段可欣賞廣達900公頃的山毛櫸原始林,春天吐出新綠、夏日碧綠盎然、秋天黃葉耀金、冬季葉落枝枯,四季景色炯異,各具風采。
望洋山步道
望洋山步道入口位於翠峰山屋後方,總長1.2公里,步行往返時間約1.5小時,登山望洋山,天氣晴朗時不僅能遠眺蘭陽平元,就連坐落太平洋的龜山島都清晰可辨。
平元自然步道
平元自然步道海拔界於1890至1950公尺,為針、闊葉林混合帶,可同時觀察兩種林帶之動植物生態;霧林偏溼的環境則豐富其生態種類與活力,是觀察中高海拔森林的好去處。
旅遊建議
可搭配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安排1--2天的行程。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翠峰湖環山步道登山健行趣(步道)
軟趴趴登山隊|2021-01-04 發表
2021/01/03,新年新氣象2021剛開始的假期我們在自己宜蘭家鄉探險,前幾天宜蘭太平山低溫造成有冰霰讓山林披上一層白霜,但是今天溫度回溫應該都溶化了,沒關係我們還是去翠峰湖走走,每次來太平山都是
查看更多

探訪「黃金林秘境」山毛櫸。明年見
Chin天天異想世界|2020-11-19 發表
探訪「黃金林秘境」台灣山毛櫸步道,當日往返。山毛櫸四季風情-春來枝頭吐新綠、夏日碧綠盎然、秋時黃葉耀金、冬臨枯枝落葉。迷霧森林…雲瀑...黃澄澄山毛櫸…藍天倒影翠峰湖…銀光閃閃芒花隨風搖…出發日:11
查看更多

太平山xx山毛櫸xx翠峰湖xx見晴懷古_2019/11/17
Neal Sung|2020-11-03 發表
生活在臺灣從來不知道有「山毛櫸」這號人物,在網路上找尋宜蘭太平山景點的過程中,開始出現翠峰湖、山毛櫸國家步道、見晴懷古步道等推薦景點,深深被山毛櫸的金黃衣裳吸引,而且是冰河時期孑遺下來的植物,決定
查看更多

【包測】爬山日用兩相宜-Tatonka City Pack
Giagiar 菜頭|2020-10-31 發表
一直以來都很依賴登山背包的背負系統,把登山背包當攻頂包,出去旅行時也會取代行李箱。但擁有的登山背包都偏大容量,有時帶出門實在是有點浮誇,因此想找個大小比較親切一點的包,單日的爬山,少天數的出遊,甚至是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