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5
今日
|
01.26
週二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
---|---|---|---|---|---|---|---|
溫度 |
14 ° / 21 °
|
15 ° / 22 °
|
16 ° / 19 °
|
14 ° / 20 °
|
12 ° / 14 °
|
11 ° / 16 °
|
13 ° / 20 °
|
體感 溫度 |
13 ° / 22 ° | 15 ° / 23 ° | 15 ° / 20 ° | 11 ° / 20 ° | 9 ° / 11 ° | 10 ° / 16 ° | 12 ° / 21 ° |
降雨 機率 |
10 % | 40 % | 10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87 % | 91 % | 97 % | 96 % | 87 % | 89 % | 89 % |
風向 風速 |
2
偏北風
|
2
東北風
|
2
偏北風
|
4
偏北風
|
4
偏北風
|
2
偏南風
|
2
偏南風
|
紫外線 指數 |
4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2
低量級
|
3
中量級
|
4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南澳鄉 |更新時間:2021/01/24 18:19
路況公告
【部份開放】2021/01/01 - 2021/01/31
新寮瀑布步道(全線1.5公里)因往第2層瀑布路線(約1.45公里處)上有落石發生,且自109年10月以來連續降雨,土石含水率高邊坡落石滑動,考量遊客安全,目前僅開放到第1層瀑布(0~1公里)。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央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100 ~ 12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20 公尺
聯絡電話
03-9580171
步道全長
1.5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環狀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路況良好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行前須知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新寮瀑布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同位於中山休閒農業區的新寮瀑布步道,全程有茂密的自然林、清澈的溪流為伴,還有瀑布,景致怡人。沿途可欣賞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與柑橘鳳蝶、短腹幽蟌、薄翅蜻蜓、無尾鳳蝶及台灣紫嘯鶇、鉛色水鶇、台灣獼猴等,來回約1小時,不會覺得太疲累。

新寮瀑布步道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新寮瀑布步道全程來回原長3.4 公里,但98年芭瑪颱風所帶來的豪雨重創後,99年整修後又遭到梅姬颱風蹂躪。經過羅東林管處連續兩年修復整建,目前通往第一層瀑布的步道已完成,路程往返約1.5公里,約1小時可輕鬆完成,讓民眾有機會體驗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產業特色及人文風情。

社區認養協助管理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為維護沿途環境生態及遊客安全,由中山社區的義工執行協助遊客登記。這條由社區認養的步道,生態豐富、景色秀麗、設施完善,不但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也為社區凝聚了一股無形的向心力。
自然人文

豐富的生態資源
沿途有樟科、殼斗科植物,以及大葉楠與牛乳榕;林下的蕨類、耐蔭植物、藤蔓及附生植物,亦受到豐沛水氣的滋潤而生意盎然。新寮溪流域也孕育了多樣的野生動物,如紫嘯鶇、鉛色水鶇、白鶺鴒、小剪尾等溪鳥;穿梭林間的保育類朱鸝;以及藏匿森林的松鼠、台灣獼猴、大赤鼯鼠與山豬;山澗溪流間則可見各式各樣的魚蝦、蜻蜓、豆娘、鳳蝶與蛙類。繽紛的生命不但為造訪者合奏歡迎曲,也舞動著身影。
特色物種

山芙蓉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山芙蓉
秋
冬
物種描述
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密被長直毛。莖皮富含纖維,堅韌。單葉,互生;心形;3~5裂,通常5裂,裂片先端銳尖,兩面均被灰白色粗毛;葉緣具鈍鋸齒;葉柄被長直毛。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或簇生於枝梢,側面開放;附萼片及花梗均被長直毛(非星狀毛);花瓣5,早晨初開紅色,漸變為白色,黃昏則再變為粉紅色;單體雄蕊;花柱先端5分叉,叉端各具1柱頭。蒴果球形,被剛毛。
分佈情形
特產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之森林林緣或空曠地。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斯文豪氏赤蛙

拍攝者:Morris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斯文豪氏赤蛙
春
夏
秋
冬
物種描述
斯文豪氏赤蛙屬於大型蛙,體長約6至10公分,背部顏色變化多端,有綠色、褐色或綠色褐色交雜。身體修長,指(趾)端膨大呈吸盤狀,以適應溪流生活。牠們終年住在溪澗裡,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閒來無事也會叫一叫。牠們有一對外鳴囊,其叫聲「啾」很像鳥叫,所以又稱為「騙人鳥」,也有人稱牠們為「鳥蛙」。牠們的繁殖期幾乎從二月一直持續到十月,尤其春秋兩季特別活躍,這時牠們叫得更勤。不過斯文豪氏赤蛙的獨立性很高,縱使在繁殖季節的時候,也是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唯一管道。所以牠們雖然不是很常叫,但只要一隻領頭開始叫,其牠雄蛙就會不甘示弱的一隻跟著一隻叫,合唱聽起來是此起彼落,頗具有聲勢。牠們常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產卵,卵白色大型,卵徑可達0.3公分。一次產40-50顆,常常小堆小堆地產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胚胎發育到帶有尾巴的時期,看起來像一粒綠豆芽,很可愛,可惜很難找到。蝌蚪黑色大型,尾巴很長,為體長二倍以上;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石頭上。
分佈情形
台灣特有種,廣泛棲息於全省二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溪流附近。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楊懿如
提供者: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順遊景點
仁山植物園
仁山植物園,位在台灣中央山脈的北端,海拔高度約由50至500公尺,面積約有102公頃。植物園的前身是一個造林苗圃,主要生產推廣造林的苗木,隨著國人開始重視環境的綠美化之後,功能逐漸轉型為培育環境綠美化推廣苗木的苗圃。由於園區與市區距離不遠,交通方便,是登山及休憩的絕佳去處。
查看更多
中山休閒農業區
中山休閒農業區位於冬山河上游,為冬山河發源地之一,面積約 806 公頃以種植茶樹及文旦為主,多數為保護林地是宜蘭縣內最好的生態旅遊場所。村民利用乾枯的河床放牛吃草,強調人文、環保的精神,其生態農法的應用更榮擭九十二年全國休閒農漁園區創意大賽的冠軍。區內栽種約兩百公頃之素馨茶,為縣內主要的茶葉生產區,區的整體意象以一心兩葉為造型 。 近看似翹著尾巴的小鳥,獨一無二的自然生態。近年更結合生產、生活、生態資源,體驗為主的休閒活動,歡迎遊客的到來,體驗在地農村生活。
查看更多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山系野遊】新寮瀑布步道
陳榆翔|2020-08-22 發表
【新寮瀑布步道】 位於宜蘭縣冬山鄉,新寮瀑布是冬山河的源頭,親民好走的步道老少咸宜,0.9k即能抵達第一層瀑布,1.5k為第二層瀑布也是終點處。 一片片木屑舖在步道上,不時
查看更多

冬山河源頭 - 飛流直下的新寮瀑布 - 天然負離子、日月精華
小威|2020-03-14 發表
新寮瀑布步道沿途可看到壯麗的山林及瀑布美景,全程1.5公里的步道沿著水岸修築,可以大口呼吸負離子享受森林浴、吸收日月精華;來到步道終點,看著飛流直下的瀑布,感受水流,能洗去所有的沉迷,讓眾生輕盈;帶著
查看更多

宜蘭冬山_新寮瀑布步道
Sherry Yang|2019-08-09 發表
炙熱的太陽天挑個能避暑的步道來去散散步,新寮瀑布~歷經九年時間的修復,第三層30米高瀑布終於能開放了。步道入口前有規劃停車處,廁所則要往上走至林務局冬山工作站。回到步道口,進入步道要先登記哦...地標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