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步道
壹、緣起
台灣山林地區常因地形起伏或河川切割等天然環境的隔絕,形成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孕育了許多珍貴特有的生物、棲地與生態系,其中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有258座,中、低海拔之山林地帶更是山峰林立,這些山岳遊憩資源多數分佈於國有林地,而且多數風光明媚。早在民國67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即編印有「台灣山岳旅遊手冊」,70年間進行登山路線之勘查、整修與避難山屋之整建工作。80年中則因應國人登山風氣提升,委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調查全台熱門登山步道,於88、89年先後完成國有林登山步道系統(含古道)大安溪以北及以南之規劃報告。民國90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研商建立全國登山步道網會議」,決議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協調各相關單位,規劃整合建置全國登山健行之步道系統。95年8月,更配合行政院呼應民間發起「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社會運動,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整合相關單位,共同建置發展全國步道系統,並加強建置發展之廣度與深度。
週休二日施行後,林野遊憩或登山健行等活動逐漸風行。為提供或協助居民及遊客進出遊憩區域,各機關相繼整建各式步道及連結道路供民眾使用,包括熱門登山健行之既有步道、古道、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及風景區內之遊憩步道,或有位於縣市政府轄屬公有林等郊野步道;部分自成步行網絡,部分結合鄰近社區或遊憩、景觀據點,提供遊憩體驗、健身休閒等機會。因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整合既有步道,藉由步道系統建置發展,在保育山林環境、提供優質遊憩體驗的前提下,輔以具備環境教育內涵之多元工作項目,使民眾於登山健行等戶外活動中,認識人類、文化和生物、物理環境間的相關性,使人們得與森林友善溝通,並從中獲得身、心、靈的陶冶。
貳、建置目標與發展策略
一、建置目標
早期遍布台灣山林的步道、古道,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故事,保存了台灣本土文化與先民生活智慧;全國步道系統以各地既有步道為主,藉由系統規劃方式,整合旅遊區域、景觀據點等,配合環境資源特色、透過完善的軟硬體及豐富的遊程規劃,賦予步道系統新生命及定位。其建置目標如下:
-
(一)以步道系統為脈絡,串聯各地旅遊區及景觀據點:藉步道系統連結遊憩區域,延伸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多元穩定的自然旅遊網絡,完備生態旅遊礎石。
-
(二)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區域特色風貌:依據沿線環境特色,結合周邊山村社區文化及農林特產品,發展多元遊程,促使自然環境與地區居民和遊客三方各蒙其利。
-
(三)均衡建置五大向度,完善發展整體系統:均衡建置發展生活圈、連結動線、轉運站、接近道路及步道本體等五大向度之必要軟硬體,強化交通、資訊、保育、體驗等可及性。
-
(四)充實環境教育內涵,加強人與自然互動:導入多元活動,充實兼顧山林活動安全之環境教育,培養正確環境倫理素養,加強人與自然之良性互動,提昇社會整體正面價值。
-
(五)導入公私協力機制,開啟多元參與:藉由公眾參與及公私協力等機制,兼顧環境倫理、改善環境行為,促進山林與地方社區永續發展。
二、發展策略
藉全國步道系統的建置與發展,輔以森林生態旅遊與自然體驗教育之推展,將有效協助傳統林業生產轉型三級產業。同時,遍佈各地的步道網絡,將提供民眾認識自然環境、瞭解鄉土文化、增進身心健康、推動生態旅遊與學習自我認知等場所。全國步道系統以使民眾容易接近,具備生態旅遊網絡可及性為考量,依據資源潛力與限制條件之不同,合理發展五大向度機能,建立不同強度之服務設施,發展不同型態之山林活動,滿足民眾登山健行、賞景旅遊、自然創作與森林療癒等需求。其建置發展策略如下:
-
(一)完善的向度系統:各地步道系統規劃包含以步道為系統主軸,生活圈與轉運站為步道訊息與相關服務的樞紐,連結動線與接近道路為連絡管道之五大向度。
-
(二)適切的設施活動:訂定步道設計規範,依不同資源潛力與限制條件,建立不同強度之服務設施,發展多元型態之步道生態旅遊活動,提高民眾接近山林的可及性。
-
(三)正確的環境態度:有效結合環境教育與資源管理,有規劃的把適合自然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等,內化至使用者及管理者觀念,落實環境行為管理。
-
(四)多元的學習管道:辦理資源調查,建立步道環境資源資料庫,提供步道相關知識、技能等多元學習管道,提昇國人環境知識,增進環境經驗,強化人與自然互動過程之豐富結合。
-
(五)豐富的互動發展:於步道上,藉由公眾參與及公私協力、自然創作及森林益康等方法,促進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互動,發掘山林的活力及潛力,有效提昇社會整體正面價值。
參、階段成果
全國步道系統推動迄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先後辦理了規範研訂、資源調查、系統規劃、整修維護、網站建置與宣導推廣等作業,在全國步道系統藍圖規劃完成後,除持續整建維護基礎步道設施並發展配套軟體,提供優質山林遊憩與環境教育功能,落實環境行為管理。同時亦配合導入無痕山林運動,引導遊客具備正確的環境態度,重視土地健康,尊敬自然的一切功能與價值。更將加強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建立合作協力機制,維護步道生態環境,發展多元山林潛力,促使山林產業有效升級並兼具品質,創造永續山林新價值鍊。茲就階段成果概述如下:
一、研訂設計規範及分級制度
-
(一)研訂各類步道規劃設計規範,於91年完成步道選線、定線及系統規劃規範、步道系統識別標章、解說及指標牌誌系統等設計規範,以為步道系統建置發展及維護之參據。
-
(二)研訂步道分級制度及設置管理要點,依據自然環境中,各步道長度、坡度、生態環境、使用族群等條件,研訂分級制度,以配合環境條件與規劃設計規範,建置發展步道系統。並針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各轄屬步道所在環境及使用行為,訂定設置管理相關規定。
二、規劃全國步道系統藍圖,整體均衡發展
於93年完成14個國家步道系統藍圖規劃,97年完成14個區域步道系統、56個子區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以為全國步道系統整體建置發展之依循。依據五大建設向度在步道系統發展中扮演機能,均衡建置各項應提供之軟硬體建設,逐步落實全國步道系統整合發展。
三、落實推動無痕山林運動,內化環境倫理
-
(一)95年著手推動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 LNT),嘗試針對適合台灣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等,系統性內化至使用者及管理者之觀念。
-
(二)96年更整合行政機關、相關社團及專家學者,籌組無痕山林執行委員會,積極協調整合公私部門之認知,透過各級政府及相關團體之力量共同落實推展,以期具體改變民眾對環境之態度與行為。
-
(三)彙編出版台灣無痕山林運動手冊、摺頁及DVD與簡報,以利長期推廣運用。
-
(四)持續辦理各種型態的推廣活動,並鼓勵各機關團體共同推廣無痕山林運動。
四、整建維護步道路體設施,維護環境品質
-
(一)整建步道過程以原有路線、土徑步道為主,以生態工法、自然材料為原則,並兼顧步道之排水性、適地適材等前提。
-
(二)除步道路體實質整建外,適時適地配合整理營造可視景觀,充實緊急救難醫療等設備,以備不時之需,並加強步道沿線環境及設施安全。同時於步道接合景觀道路、林道之適當地點,設置符合環境條件之公共、服務周邊設施。
五、建構導覽網頁及管理資訊系統,統一資訊平台
-
(一)建構步道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逐步充實各項環境因子調查,以為步道導覽網頁、電子學習站等用途。
-
(二)建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轄屬步道入口網站,提供步道資訊、山屋申請、遊程規劃等訊息,即時更新並持續擴充網站資訊,網站榮獲95年農業部主題網站金網獎,並持續配合電子報、卡通吉祥物之發行推出,深化行銷。
六、辦理環境調查監測紀錄,掌握環境條件
逐年針對各地步道持續進行自然、人文等資源調查與紀錄,建立步道環境生態及遊憩體驗之監測模式,以掌握環境整體及各分項條件,瞭解步道沿線環境之變化,回饋輔助經營管理等措施。並結合資源調查、環境監測等,評估步道系統使用情形、影響及效益,如步道使用滿意度及經濟效應等。
七、發行多樣化教材文宣,提供山林知識學習管道
-
(一)整理山林學習教材,編印步道旅遊相關地圖、摺頁、手冊及叢書,結合導覽網站E化輔助功能,提供國人步道旅遊資訊、環境教育教材等題材及查詢管道。
-
(二)94年出版台灣首套山林空中攝影專書,「鳥瞰台灣山」入圍95年優良政府出版品,「台灣山林空中散步」一書則榮獲96年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
(三)配合建國百年,出版自然步道導覽叢書系列共8本專書,蒐錄全台百條推薦步道資訊。
-
(四)出版國家步道歷史叢書系列,100年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103年出版「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分別榮獲第4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獎及第39屆金鼎獎。未來將持續出版步道歷史叢書,藉由介紹珍貴古道的歷史故事,吸引國人一同探訪。
八、推廣自然創作,拓展山林活力與潛力
推動「輕裝、簡食、徐行、寧靜」之步道旅行新主張,自94年起,辦理步道筆記書等自然創作競賽,鼓勵自然文學與藝術創作,藉由攝影、徵文、新詩、筆記書等競賽活動,鼓勵民眾深入步道,於步道行腳之間,用眼、用心體會品味自然。
九、整合步道系統,發展多元旅遊活動
-
(一)推廣多元遊程創意活動,活絡地方產業:
考量步道實際資源條件及民眾之體適能,規劃各類遊程,並配合辦理多元推廣活動,規劃縱走健行活動、策劃親子步道行旅等活動。如92、93、95年分別辦理歷時50天及12天之南北山徑縱走及北回歸線縱走健行活動,藉由縱走活動的帶領,引領民眾走入自然,親身體驗並學習台灣人文及生態。並於95、97、99年與民間登山團體合作,完成台灣五大山脈探勘。 -
(二)推動國家步道生態旅遊:
辦理國家步道生態旅遊發展策略及整體規劃,延攬生態保育、遊憩規劃、登山健行等不同領域之學者專家,組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家步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小組,訂定國家步道篩汰旅遊之目標、定位、發展方向及推展策略,同時遴選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生態旅遊之代表性重點步道,其中以「能高越嶺道」為國際生態旅遊示範步道,輔導步道周邊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產業。未來將持續推動能高越嶺道及其他重點步道之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十、活絡公眾參與,推展步道志工及公私協力
將「消費環境」的旅遊觀念轉化為「環境參與(或生產)」的深度體驗與認同,開啟多元參與機制,提昇環境共識。
-
(一)活絡公眾參與:
90年起,針對步道系統之規劃、施作及經管、維護等各階段,納入公眾參與機制,定期辦理座談會、全國研討會等,以利大眾參與並瞭解相關業務發展情形。藉由公眾參與提供公私對話與合作之良好平台,開啟多元參與機制。 -
(二)導入工作假期:
自95年起,結合生態與文化,導入新休閒形式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活動,活動採新型態生態環境維護志工服務形式,招募對環境保育具熱忱、喜愛山林活動的有志人士參與,以營隊活動進行,利用工作或學校放假期間,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義務勞動工作。工作假期活動包含山林健行和大自然賞景,並需於過程中從事種樹、淨山、復育植被、步道景觀改造、設施修建維護等勞動工作。藉由實地的工作與在地的生活,融入並實際體驗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藉實務勞動的付出,達到服務社會目的,從中獲得休閒並瞭解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
(三)推動步道志工團隊:
成立步道維護志工團隊,使步道之永續經營得自步道工作假期操作之經驗學習、交流互動及師資與參加人員間互動學習等過程,延伸原僅參與活動「短期性服務」的步道工作假期參與者,轉變為更具參與深度與廣度的「長期性服務」步道志工利用公私協力之合作模式。 -
(四)鼓勵民間團體認養步道:
訂定並檢討步道維護志工運用管理作業要點、服務協議與認養要點等規範,鼓勵民間社區或團體認養步道提供相關清潔維護等勞務服務。 -
(五)建立手作步道相關培訓制度及培訓場域本署為增加步道維護之志工及領隊人力,自102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合作,參考英國及冰島的步道領隊培訓方式,建立台灣步道志工領隊的培訓課程與機制,並嘗試以「基地營」的方式建立國內步道維護志工的技能培訓場域,評選本署適合的場域做為未來步道維護種子師資的訓練場域。
肆、未來展望
步道系統之發展需以永續為前提,而非追求增加步道路線與步道里程。90年至今,步道系統建置發展隨著許多愛好山林與自然生態等各領域社會人士的期待及多方之督促及協助下,持續建置與發展。104年為國有林地內自然步道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提供生態旅遊機會,兼顧環境保育與遊客安全,訂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然步道設置及管理要點」,作為設置(增設及廢止)及管理自然步道之行政規則,明定評估設置自然步道之條件及程序,及標準巡查作業程序、暫停開放及管制等經營管理事項。未來將持續深化發展與維護工作,落實步道檢查監測,確保環境品質。此外,更將持續藉由公私協力之導入,擴大公眾對步道事務之關懷、認同與參與。
步道系統提供了遊客深入自然的主要網絡,除了提供大眾用腳去走,用眼去看,更提供大家用心去體會的戶外場域。展望全國步道系統發展的未來,除優質的戶外活動場域外,更希望藉由存在其間的良善山林活動以磨勵人的心志,讓人得向大自然學習,從中獲取不同的生活體驗以激發心靈層面的提昇,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國家步道系統定位
國家步道顧名思義應為台灣的國家級步道,而非台灣地區的所有步道或任一步道,經回顧歐美相關國家步道定義,並考量台灣步道特性,茲將國家步道定義如下:「位處台灣山岳、海岸及郊野地區,經過審慎勘察遴選所指認的國家級步行體驗廊道,其步道本身除應具備台灣地區自然人文資源或景觀美質的代表性外,並應能提供國民生態旅遊、自然體驗、環境教育、休閒遊憩、與景觀欣賞等機會」。
國家步道之規劃遴選條件
在前述的操作定義中,國家步道應具備台灣地區自然資源、文化歷史、或景觀美質的代表性,但在考量不對山林生態造成衝擊、以及保障社會大眾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國家步道的規劃遴選應有步道路廊的資源特色等潛力條件與生態環境、遊客安全等限制條件的全面性綜合考量。茲分述如下:
-
1. 在資源特色方面(潛力因子)
- 國家步道應具備有下列任一國家級的自然資源、人文歷史、或景觀美質等條件,以提供國民生態旅遊、自然體驗、環境教育、休閒遊憩及景觀欣賞機會,增進國民健康、並培育大眾性靈:
-
(1) 具台灣地區自然資源的代表性
台灣面積雖不廣裘,但其生態多樣性特殊繁複,環境中具有許多足以代表國家特色的地形地質、森林植物、動物、水域等自然生態資源;國家步道的遴選條件之一,應為具有上述國家級自然資源代表性的步行體驗廊道,讓國民有機會體驗並認識台灣珍貴的自然生態,進而提昇民眾的感官性靈,藉此使民眾產生保護台灣自然資源的認知。 -
(2) 具台灣地區文化歷史代表性
台灣現存的許多步道與台灣整體文化歷史社經發展息息相關,這些步道或隱含原住民生活遷徙的背景、或傳承昔日產業經濟往來的軌跡、或代表清代開山撫蕃的歷史淵源、或保存日據時期理蕃政策下的遺址,這些重要的文化歷史遺產均是國家步道選擇的重要考量條件之一。 -
(3) 具台灣地區景觀美質代表性
美麗的景觀具有陶冶國民性靈的功能,現代社會由於國民多沈陷於繁重的工作之中,親近自然、享受美景的機會相對減少,因而身體心理之壓力與疾病亦漸次增加。藉由步行體驗國家廊道,使用者可沿途觀賞台灣的美麗景致,除可從中得到心靈上的放鬆、舒緩工作累積的壓力外,並可加深自然人文素養,陶冶國民性靈。
-
2. 在生態環境考量方面(限制因子)
- 為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並保障遊客大眾的使用安全,國家步道之遴選應考量下列原則:
- (1) 儘量避免穿越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暨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暨史蹟保存區、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或其他環境敏感地區(如森林遊樂區中之森林生態保育區)。步道若必須穿越以上(局部)區域,遊客之入出應依該區域保護法規訂定之遊客量控制及行為活動管制等要求,辦理相關申請,方可進入,以免受罰。
- (2) 為保障使用者安全,步道行經路線應考量環境潛在的危險性,避免經過災害敏感地區(如斷層帶、破屑帶或土石流分佈區等地區)。
- (3) 為避免自然環境及生態體系的衝擊,並撙節政府經費,國家步道的遴選應儘可能以既有現存步道為主。
國家步道系統定位
依國家步道系統定位與遴選思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93年邀集相關機關團體與專家學者研商,將台灣山林之間,經人為使用之既有山徑資源,全面綜整分類為14個系統藍圖,包含各類型機關管理之區域。 其中部分路線已有主管機關進行整建,路徑明顯,並有適當之標示或設施,較適合大眾體驗。經本署整建管理之步道,依使用困難度區分為1~5級,可另至本網站之「步道查詢入口」查詢瀏覽。 惟藍圖中,亦仍有部分路線,因地理交通、環境敏感、水源不足或使用率等考量,而保持其環境原始度之路線,其原始地貌為台灣山林資源特色之一環,無法或不宜整建,部分歷史古道亦因路跡不明或地形變動,而隱沒於山林之間或難以抵達,此類型之山徑,係由管理工作、調查研究或專業登山挑戰者,於體能、技術、裝備、定位圖資、人員編組等充足準備下進行探勘,並非大眾遊憩路線,路況原始,登山安全有賴登山者自身技能與準備。 另部分步道路線容有相關環境限制,如穿越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暨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暨史蹟保存區、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或其他環境敏感地區(如森林遊樂區中之森林生態保育區)等,或有屬山地管制區域者,遊客之入出應依該區域保護法規訂定之遊客量控制及行為活動管制等要求,辦理相關申請,方可進入,以免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