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番路鄉
森林水世界(I)、(II)
主辦單位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
適合對象
學校班級、國中、高中、國小五年級、國小六年級,(I)5-6年級半日型; (II)7-12年級整日型。一天限定一班
課程簡介
(I)
運用科技資訊來認識溪流環境從河口到發源地的變化,接著藉由科學實驗瞭解水在不同環境的地表逕流狀態,測量及分析森林與水的關係,探討森林為人類社會帶來的貢獻與價值,最後透過闖關活動瞭解水資源的珍貴,培養珍惜森林環境與水的道德實踐。
(II)
運用科技資訊來認識溪流環境從河口到發源地的變化,接著藉由科學方法,測量及分析水資源在森林環境中的入滲、截留與沖蝕等關係,以及水在不同環境的地表逕流狀態實驗,進一步探討森林為人類社會帶來的貢獻與價值,培養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以及珍惜森林環境的道德實踐。
活動簡章請至「相關資訊」下載。
運用科技資訊來認識溪流環境從河口到發源地的變化,接著藉由科學實驗瞭解水在不同環境的地表逕流狀態,測量及分析森林與水的關係,探討森林為人類社會帶來的貢獻與價值,最後透過闖關活動瞭解水資源的珍貴,培養珍惜森林環境與水的道德實踐。
(II)
運用科技資訊來認識溪流環境從河口到發源地的變化,接著藉由科學方法,測量及分析水資源在森林環境中的入滲、截留與沖蝕等關係,以及水在不同環境的地表逕流狀態實驗,進一步探討森林為人類社會帶來的貢獻與價值,培養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以及珍惜森林環境的道德實踐。
活動簡章請至「相關資訊」下載。
透過實驗親眼見證森林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課程目標
(I)
1. 認識生活用水與森林的關聯。
2. 瞭解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與森林保育的重要性。
3.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約用水行為。
(II)
1. 瞭解森林涵養水資源之價值。
2. 學習透過實驗、調查與長期監測,瞭解森林在水資源保護上的功能。
3. 瞭解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會對水土保持帶來不同程度災害的影響。
1. 認識生活用水與森林的關聯。
2. 瞭解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與森林保育的重要性。
3.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約用水行為。
(II)
1. 瞭解森林涵養水資源之價值。
2. 學習透過實驗、調查與長期監測,瞭解森林在水資源保護上的功能。
3. 瞭解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會對水土保持帶來不同程度災害的影響。
課程流程
與觸口有約
綠意館教室
09:00~ 09:20
認識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樹木銀行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觸口工作站的三合一園區,讓你安心度過快樂的一天。
大河哪裡來
綠意館教室
09:20~ 10:00
認識森林、河川分布、聚落、集水區,並從中比較河川上、中、下游的土地利用與地景變化。
森林實驗站
森林教室
10:00~ 12:00
透過截留、沖蝕、入滲實驗,實際進入樣區調查,蒐集相關數據進行比較與分析,瞭解森林在水資源保護上的意義與價值。
午餐
12:00~ 13:00
土地覆蓋比一比
森林教室
13:00~ 14:20
利用模擬現實環境模場實驗,探討及驗證不同覆蓋環境在水土保持功能上的差異,瞭解強降雨所造成的地表逕流與洪峰可能帶來的災害情形。
開口分享
綠意館教室
14:20~ 14:30
即將離開觸口,請跟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課程地點
相關資訊
NT$60
課程費依學生人數計費,保險費及交通費自理。上限40人
餐食自理
請電洽中心
最慢請於入園一個月前向本中心提出申請,日期將以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核定為主。
你可能感興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