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1.25
今日
|
01.26
週二
|
01.27
週三
|
01.28
週四
|
01.29
週五
|
01.30
週六
|
01.31
週日
|
|
---|---|---|---|---|---|---|---|
溫度 |
12 ° / 21 °
|
12 ° / 21 °
|
11 ° / 21 °
|
11 ° / 20 °
|
10 ° / 17 °
|
10 ° / 17 °
|
9 ° / 20 °
|
體感 溫度 |
12 ° / 21 ° | 11 ° / 21 ° | 11 ° / 21 ° | 11 ° / 20 ° | 9 ° / 16 ° | 9 ° / 16 ° | 8 ° / 19 ° |
降雨 機率 |
0 % | 0 % | 0 % | - | - | - | - |
相對 濕度 |
66 % | 63 % | 76 % | 76 % | 70 % | 68 % | 69 % |
風向 風速 |
2
東北風
|
2
偏東風
|
2
東北風
|
2
東北風
|
-
東北風
|
-
偏東風
|
-
偏東風
|
紫外線 指數 |
6
高量級
|
6
高量級
|
6
高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6
高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臺中市和平區 |更新時間:2021/01/25 05:02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中彰山域區域步道系統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 , X: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650 ~ 1,305 公尺
管轄單位
東勢林區管理處
步道全長
5.4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環狀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石階、山徑、木馬道、木棧道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一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步道全程無廁所
步道全程無廁所,若有如廁需求,請於進入步道前先行解決。
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與本局合作推出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網站服務(109.07.10~109.09.30)
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與林務局合作推出,針對特定登山場域專用之留守服務平台網站,提供山友前往美麗的風景區遊憩時,也能有更進一步的安全保障與風險管理。
建議裝備
唐麻丹山步道_單日登山型步道建議裝備清單
山岳百科
請點擊下方查看資訊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七雄老么 山頂好展望
照片提供|吳志學
唐麻丹山海拔高度1305公尺,在谷關七雄中排行第七,高度雖然最矮,但由登山口至山頂落差達650公尺,也需要耗費體力的。山頂是谷關七雄中少數幾個展望不錯的三角點,東眺八仙山、馬崙山,西望白毛山、阿冷山,北方則是東卯山及屋我尾山 。

林蔭濃密 鳥語傳情
照片提供|吳志學
林相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步道邊可見台灣五葉松、筆筒樹、馬尾松、野牡丹、杜英及木荷等植物。林間不時傳來小啄木、黑枕藍鶲、頭烏線的鳥鳴聲 。

深山幽谷-蝴蝶谷瀑布
照片提供|吳志學
唐麻丹山山腰處另有一條通往蝴蝶谷瀑布的山徑,蝴蝶谷瀑布海拔約880公尺,位在裡冷溪上游。步道全長約1.6K,沿途皆有茂密林蔭,但部分路段需攀越溪流上的巨石。瀑布落差約20公尺,流水終年不歇,因瀑布兩側岩壁長年受到流水浸濡,遠望有如蝴蝶的翅膀,因而有「蝴蝶谷瀑布」之名。在清澈的溪水中可以觀察到台灣間爬岩鰍及台灣鏟頷魚,還會在河畔跳躍的鉛色水鶇以及在溪流活動覓食的小剪尾。
自然人文

木馬道
照片提供|吳志學
台灣二葉松為台灣特有種,葉片兩針一束而得名,廣泛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700-3200公尺的山區,其中又以大甲溪沿岸最多。由於含有大量油脂且不易腐化,因此遇到乾燥的天氣時容易引發森林大火。因富含松脂,所以昔日刮取樹幹萃取松樹油,步道兩旁的台灣二葉松樹幹仍留著一條條斜向的刮痕。

採松脂割痕
照片提供|吳志學
早年最原始的運材方式是以枕木鋪成木馬道,然後將形似雪橇的木馬置於軌道上,兩人一組前拉後推,合力將原木運送至集材區。木馬為一種木橇,大多是利用儲櫧類木材其木理通直的部分作為龍骨,運材人員在作業時為了讓木馬能順利於木馬道上拖曳而行,大多會在路面之枕木與木馬龍骨上塗抹些許桐油或菜油來增加潤滑 。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東卯山步道
東卯山海拔約1690公尺,排行「谷關七雄」的老五。步道位於大甲溪北岸,前段原為台電之保線道路,後段則是林務局依東卯山走向修築,全程以「Z」字型蜿蜒向上,沿線風景秀麗、生態資源豐富,登頂後可俯瞰大甲溪及遠眺周圍群山。步道全長約6.5公里,加上自大道院連接本線全長約7.55公里。
東勢林場
東勢林場遊樂區現址古名「四角林」,在日治時代原屬台中州農業組合經營之林地。林場屬中低海拔林地,動、植物生態豐富,有原始林、人造林、純林、複合林,杉木林、油桐林、楓香林、相思林及梅林等,四季有不同的風情,是中部最美麗的森林花園。
查看更多
谷關溫泉風景區、谷關溫泉文化館
谷關溫泉為弱鹼碳酸泉水,水質特佳,每年春季賞櫻花、秋季賞楓紅;溫泉文化館佔地約1.13公頃,是一座以溫泉為主題的文化館,館內除了介紹溫泉相關資訊外,並提供遊客資詢服務;戶外設有表演廣場、休閒步道、生態教育池等。
查看更多
谷關吊橋
谷關吊橋為谷關重要地標之一,在中橫公路尚未開發之前,谷關吊橋就是當地居民往來大甲溪兩岸的重要聯外道路。從吊橋俯瞰大甲溪谷,依舊可看見遭72水災侵蝕的痕跡。
松鶴部落
松鶴部落舊稱「古拉斯」部落,原音沿用於日據時代之「久良栖」,早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後因此處有許多松樹,又常見白鷺鷥覓食,故更名為松鶴。貫穿部落的「林場巷」是從前的森林鐵道,運送八仙山林場的木材,林場巷一整排檜木板屋是當年的宿舍。
查看更多
裡冷部落
裡冷部落位在中部橫貫公路26公里處,地勢背山臨溪,氣候舒適宜人,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包括七重天瀑布、四壯士五葉松步道、裡冷林道、八仙山森林遊樂區、谷關遊樂區、參山國家風景區等觀光景點。
查看更多
旅遊建議
唐麻丹山步道
裡冷部落登山口/由登山口上行至0.9K岔路口有一座涼亭,由左方岔路行至蝴蝶瀑布約3.2K,上行至主峰三角點則有1.3K,若不登頂,則可循左方岔路至瀑布區。松鶴部落登山口/由農場旁的登山口上行至約0.7K遇一岔路,往右為裡冷登山口方向,往左為蝴蝶谷瀑布方向,由左續行約0.75K設有指示牌,往左至瀑布約1.6K,往右至主峰三角點約1.3K,建議可先登頂後折返至此岔路口,再下行至瀑布,以免因一路爬坡導致體力不堪負荷。
山友分享
以下內容為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不代表臺灣山林悠遊網立場。

谷關七雄老么_唐麻丹山_2021/01/01
Neal Sung|2021-01-20 發表
早上從大雪山林道爬完屋我尾山之後,中午稍作休息,下午跟著導航去裡冷部落攀登谷關七雄老么──唐麻丹山。沒想到,裡冷部落是屬於較硬的步道,會經過兩段陡坡,爬升約650公尺。可能導航的路徑會選擇比較近的路
查看更多

2020-040B:谷關八雄制霸全記錄(6)一八唐縱走(終)
Carlos Lee|2021-01-20 發表
這一篇是谷關八雄制霸全記錄的最終篇,今天走訪最具有挑戰性的中級山縱走路線一八唐縱走,從谷關七雄的老大「八仙山」走到老么「唐麻丹山」,全程上升、下降高度均超過2000公尺,是比以往路線更具有難度且花費時
查看更多

2020-040A:谷關八雄制霸全記錄(5)一唐麻丹山蝴蝶谷
Carlos Lee|2021-01-18 發表
這禮拜連日的雨天終於今天有個降雨空檔了,來趟輕鬆的登山旅行,今天走的是唐麻丹山(H1305),位於大甲溪南岸,是谷關七雄的老么,但儘管如此落差仍然有650-700公尺左右,此步道為環狀步道,中途有岔路
查看更多

1091205唐麻丹山+蝴蝶谷瀑布
陳睿祥|2020-12-07 發表
1091205一早7點10分由新竹出發,往裡冷探索園區前進,9點多到園區安營紮寨,搭號帳篷小休片刻,11點來到唐麻丹山,裡冷登山口,準備唐麻丹+蝴蝶谷瀑布,一日登山健行遊一起登就是45度以上的陡坡,延
查看更多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