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礁溪鄉
林美石磐步道
一週天氣
04.20
今日
|
04.20
今日
|
04.21
週三
|
04.21
週三
|
04.22
週四
|
04.22
週四
|
04.23
週五
|
|
---|---|---|---|---|---|---|---|
溫度 |
19 ° / 24 °
|
19 ° / 24 °
|
19 ° / 25 °
|
19 ° / 25 °
|
21 ° / 26 °
|
21 ° / 26 °
|
21 ° / 26 °
|
體感 溫度 |
20 ° / 24 ° | 20 ° / 24 ° | 20 ° / 26 ° | 20 ° / 26 ° | 22 ° / 28 ° | 22 ° / 28 ° | 23 ° / 30 ° |
降雨 機率 |
20 % | 20 % | 60 % | 60 % | 60 % | 60 % | - |
相對 濕度 |
69 % | 69 % | 82 % | 82 % | 90 % | 90 % | 91 % |
風向 風速 |
4
東南風
|
4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2
偏東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礁溪鄉 |更新時間:2021/04/20 04:31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雪山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00 ~ 300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100 公尺
聯絡電話
03-954-5114轉育樂課
步道全長
1.7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環狀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石子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半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否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飲水思源 探訪水圳遺址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林美村地勢高、取水不便,日治時期以石頭堆砌水圳渠道,將上游的石磐瀑布引水至下方,以灌溉下游十多公頃梯田。這條水圳路便是林美石磐步道的前身,在步道400m處開始的跨溪跳石路段,以及520m處的取水孔解示牌前,分別可看到水圳及渠道巖洞遺跡。

景觀壯麗 吸收森林芬多精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步道450公尺處為一U型峽谷地形,下方為水圳遺跡與得子口溪,景觀壯麗,有「宜蘭的小太魯閣」美稱;600公尺處的木棧道階梯坡呈70度,下臨溪澗崖壁,上接石磐瀑布,飛濺的水霧與氧氣、芬多精結合,產生大量陰離子,形成「空氣維他命」,有助於淨化血液、養顏美容以及安定情緒。<br>在900至1,000公尺處為數量多且密度高的台灣筆筒樹林,如一把把開在樹林間的綠陽傘,十分壯觀。而枯死的筆筒樹幹仍保留美麗的花紋,於是搖身一變為枕木階梯的材料,行走其上更貼近自然。

石磐巨岩 訴說農村生活情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瀑布上方為一300坪大的巨岩,即為「石磐」名稱的由來,質地為古老堅硬的四稜砂岩,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晶瑩剔透的石英礦物;石磐座落於步道的中點,為係先民入山開墾的休息站,當地耆老們回憶年幼時經常陪著長輩入山種植薑、蘿蔔、蕃薯等作物,在此休息的點點滴滴。
自然人文

草湳湖
林美石磐步道海拔高約350公尺,屬低海拔闊葉林相,沿途有長葉腎蕨、伏石蕨、生根卷柏等蕨類,以及白匏子、刺杜密等樟楠科植物,緊鄰的草湳湖是候鳥冬季過境的棲地。

步道入口
林美石磐步道的名稱是結合當地「林美」村,以及該步道的重點景觀「石磐」瀑布。林美村的舊地名為「林尾」,意指礁溪地區最後開墾的山林村落;而「尾」與「美」的台語發音接近,「林尾」遂逐漸演變為「林美」。村內各部落如「楓腳」、「大楓頭」等也是以具體指標性的大樹為名‧其他如「水尾」、「埤乾」則是因為位處湖邊或圳溝末段而得名,而「客人城仔」則是早期客家人聚居之地。
地處副熱帶型氣候,夏天的西南季風盛行,時有颱風侵襲帶來大量的雨水,容易造成土石沖刷;夏季月均溫為攝氏26~28度。冬季東北季風常常帶來連綿陰雨,雨型與夏天有所不同,但此地的降雨量正逐年減少。
特色物種
順遊景點
龍潭湖
為礁溪最大湖泊,原名「大埤湖」。昔日為「蘭陽十二勝」之一,三面環山,寺廟環山林立,暮鼓晨鐘,如鏡湖面,泛漾青山倒影,景緻宜人,湖中可以搖槳泛舟尋幽,湖光山色悠遠寧靜,環湖道路漫步或慢跑,水波與矯健身影 為伴。
查看更多
宜蘭縣旅遊服務中心(礁溪公園)
原稱圓山公園,是礁溪市區內突起的一個小山丘。日治時期即是一處休憩公園,園內林木茂盛,百年老樹林立,光復後設有國父百年誕紀念碑、吳沙紀念館,並留有日本人的公共浴池等。 更名為礁溪公園後,改建吳沙紀念館為宜蘭縣旅遊服務中心,有露天表演舞台、大型會議中心,除有礁溪觀光相關資訊導覽介紹外,更提供遊客查詢宜蘭縣觀光旅遊食宿服務。
查看更多
旅遊建議
步道半日遊,可搭配五峰旗或礁溪溫泉一日遊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