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天氣
04.20
今日
|
04.20
今日
|
04.21
週三
|
04.21
週三
|
04.22
週四
|
04.22
週四
|
04.23
週五
|
|
---|---|---|---|---|---|---|---|
溫度 |
19 ° / 24 °
|
19 ° / 24 °
|
19 ° / 25 °
|
19 ° / 25 °
|
21 ° / 26 °
|
21 ° / 26 °
|
21 ° / 26 °
|
體感 溫度 |
20 ° / 24 ° | 20 ° / 24 ° | 20 ° / 26 ° | 20 ° / 26 ° | 22 ° / 28 ° | 22 ° / 28 ° | 23 ° / 30 ° |
降雨 機率 |
20 % | 20 % | 60 % | 60 % | 60 % | 60 % | - |
相對 濕度 |
69 % | 69 % | 82 % | 82 % | 90 % | 90 % | 91 % |
風向 風速 |
4
東南風
|
4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3
東南風
|
2
偏東風
|
紫外線 指數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5
中量級
|
日出 日落 |
|
|
|
|
|
|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宜蘭縣礁溪鄉 |更新時間:2021/04/20 04:31
步道資訊
步道分級
難度等級 | |||||
---|---|---|---|---|---|
適合對象 | 一般大眾 | 體力稍佳者 |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
海拔高度 |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
所需時間 | 約半天至1天 | 1 天以內 |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 1-3 天 | 3 天以上 |
所需裝備 |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
詳細說明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一般大眾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公尺上下
所需時間
約半天至1天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或少許糧食)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體力稍佳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1,000 ~2,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以內
所需裝備
輕裝(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
詳細說明
為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初級登山者,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2,000 ~3,000 公尺間
所需時間
1 天或以上,須有過夜準備
所需裝備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包括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1-3 天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部分路段需經過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基本設施完善。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
難度等級
適合對象
有管制需事先申請入園許可,已受訓登山者
海拔高度
海拔約 3,000 公尺以上
所需時間
3 天以上
所需裝備
登山裝備需俱全(包括糧食、飲水、煮食設備、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睡袋、帳棚等)
詳細說明
步道多位於自然保護(留)區內須申請入園許可。位於高海拔(約3,000 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也較原始,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路程需約三天以上,需有專業領隊帶領。聯外交通不便。
所屬山系
雪山山脈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海拔高度
250 ~ 419 公尺
管轄單位
羅東林區管理處
高度落差
169 公尺
聯絡電話
03-954-5114轉育樂課
步道全長
5 公里
山屋營地
無
步道型態
線型雙向
入山申請
否
路面狀況
土石路、碎石路
途經自然保護區 / 保留區
否
建議時間
一天
地質敏感區範圍
是
,
山崩與地滑
詳細路線
行前須知
旅遊指南
特色景觀

古道遺址說歷史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北口約2.2公里處與猴洞坑溪交會之處,立有一刻著「跑馬古道」的跑馬勒石,猴洞坑溪溪水四季充足,是礁溪白雲村的灌溉及民生用水,石勒附近有一日治時期派出所遺址,為當時的頭城駐在所,古道上另有一礁溪駐在所遺址,但兩處遺址久經風霜,現今僅剩平台。

龜山島的傳奇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2.6公里處的觀景台是欣賞蘭陽平原與龜山島的絕佳地點。民間相傳海龍王的女兒與其愛將相戀,海龍王得知後大怒,遂把將軍變成龜山島、把公主化成蘭陽平原,這對戀人從此分隔兩地,僅能遙遙相望。而龜山島綿延1公里的沙礫群受海潮影響,隨季節風浪遷移而行程「神龜擺尾」的奇景。

閱讀先民智慧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2.8 公里處的山神廟旁有一石砌牆面,為由先民就地取材砌成,用以防止猴洞坑溪侵蝕山壁;如今上層石牆已被沖刷殆盡,山神廟旁的這面石牆則保存完好,先民的智慧盡在其中。山神廟附近有一座瓷土礦坑,原出產黑鉛礦,後因經濟效益不大而封閉。古道南口附近的木馬區展有完整的木馬與木馬道,且視野極佳,可盡攬礁溪及北宜公路。
自然人文

筆筒樹林
屬低海拔闊葉林,相思樹、江某、楠木、糙葉榕、稜果榕、芎植物,及數量不少的芒箕、雙扇蕨等,混生著藤本、草本植物,四季呈現不同景觀,也提供動物優良的生存環境。

木馬展示區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南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淡蘭古道(淡水廳至噶瑪蘭廳)係清末蘭陽地區對外交通要道,北線完成於清道光年間,南線則於咸豐、同治年間,隨著移民向深坑、石碇、坪林拓墾而形成。光緒年間,先民利用此道以木馬搬運木材,因而有木馬路之稱;二次大戰期間,成了日軍戰備要道,居民稱之為陸軍路、馬車路或戰備道路;北宜公路開通後,跑馬古道於石牌與之交接,遂有頂車路、上車頭路別稱。
地處副熱帶型氣候,夏季西南季風盛行,颱風帶來大量的雨水,容易造成土石沖刷;冬季東北季風帶來連綿陰雨,雨型與夏天有所不同,但此地的降雨量正逐年減少。
特色物種

野牡丹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野牡丹
夏
秋
物種描述
常綠灌木。莖略呈方形;嫩枝密被褐色貼伏狀剛毛。單葉,對生;卵狀橢圓形;基生5~7出脈;面均密被柔毛和剛毛;全緣,邊緣具剛毛。花兩性,單生或2~5朵簇生,萼筒壺形,5裂;花瓣5,粉紅色;雄蕊10,長短2型,長者具柄。蒴果壺形,肉質,被鱗狀粗毛,先端具宿存花萼,熟時蓋裂。
分佈情形
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之空曠地,中國南部、琉球、小笠原島等。
建議觀賞地點
作者: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提供者: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順遊景點
清修宮
為崑崙仙宗弟子修煉金剛法門、靜坐煉 氣、講經傳道的靈修道場。宮旁有一2百多年的三人環抱粗之老芒果樹,樹主為久居此地的猴子猴孫所擁有。宮前之平房旁有路可上登鵲子山。
礁溪公園
位於台九線國道旁,「宜蘭縣旅遊服務中心」就在公園一角,可在此取得宜蘭旅遊資訊及觀看一系列的當地文史簡介。
四堵段支線
全長1.4 公里,來回約需100分鐘,全線多為木屑步道平緩易走,入口在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的最高點「石牌」。
四堵苗圃
位於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處,為林務局北部重要的育苗中心之一,屬於亞熱帶潮濕氣候,附近山區從日治時代即開始有系統的進行造林,苗圃內還有竹林、溪流及林間步道,區內環境多濕,提供了野生動物優質的環境。
旅遊建議
二日遊
可搭配坪林、頭城及礁溪安排2天的行程。
悠遊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