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罩
我是遊客
背景音樂圖示
背景音樂
本署出版之「離家出走 — 一起去森林之大地野宴有聲 CD」(作者:范欽慧)
音樂播放
語言切換圖示
Language
】目前累計入園人數人。資料更新時間
(關閉)
濕地
白鷺絲裝置藝術
彈塗魚裝置藝術
黑面琵鷺
水鳥飛過湖面
群鳥躍起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晚霞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夕陽
濕地一覽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日落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蚵架
濕地與陸景
濕地草原
+ 13
關閉
圖片
照片提供|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早期為台灣糖業公司填海造陸從事農、漁、牧事業及種植甘蔗的大本營,但由於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層,農場逐漸沒落荒廢。地勢低窪加上周邊海堤圍繞,大雨過後,魚塭及舊有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久而久之,這些水塘濕地之棲地,越來越多候鳥與留鳥棲身及停留於此,成為現今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大面積的造林地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將茁壯成林,鰲鼓濕地將會成為具有多樣林相及豐富濕地生態資源之國際級生態環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以「濕地保育」與「環境教育」做為園區主要發展定位,使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成為生態旅遊及教學研究的基地。
繼續閱讀
展開
收合內容
收合
03/19 星期二
今日開園
多雲時晴
20°
降雨
20 %
18° / 21°
查看一週天氣
展開
關閉
一週天氣
03.19
今日
03.20
週三
03.21
週四
03.22
週五
03.23
週六
03.24
週日
03.25
週一
溫度
多雲時晴
18 ° / 21 °
晴時多雲
17 ° / 23 °
晴時多雲
16 ° / 22 °
晴時多雲
17 ° / 26 °
晴時多雲
20 ° / 28 °
晴時多雲
23 ° / 28 °
晴時多雲
21 ° / 27 °
體感
溫度
12 ° / 16 ° 10 ° / 20 ° 15 ° / 20 ° 17 ° / 28 ° 20 ° / 28 ° 23 ° / 29 ° 23 ° / 27 °
降雨
機率
20 % 10 % 10 % - - - -
相對
濕度
65 % 54 % 72 % 72 % 70 % 79 % 85 %
風向
風速
-
偏北風
-
偏北風
4
偏南風
3
東北風
5
偏南風
4
偏南風
4
偏南風
紫外線
指數
6
高量級
6
高量級
6
高量級
6
高量級
7
高量級
8
過量級
7
高量級
日出
日落
日出
06:04
日落
18:10
日出
06:03
日落
18:10
日出
06:02
日落
18:10
日出
06:01
日落
18:11
日出
06:00
日落
18:11
日出
05:59
日落
18:12
日出
05:58
日落
18:12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預報地點:嘉義縣東石鄉 |更新時間:2024/03/19 11:08
嘉義縣東石鄉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
園區相關收費資訊
園區資訊
展開線上申請
線上申請
點擊前往
關閉
收費標準
園區入口意象「鷹揚鰲鼓」環境藝術及端點景觀
票種 票價 說明
票種
無區分
票價
0
說明
免收門票
北側停車場
票種 票價 說明
票種
小型車
票價
0
說明
免收費,小型車停車格數 15。
服務時間
服務時間
開放時間為:09:00-16:30,「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旅客服務中心)與「觀海樓」星期二至星期日開館
星期一及農曆除夕休館。
關閉
服務時間
開放時間為:09:00-16:30,「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旅客服務中心)與「觀海樓」星期二至星期日開館
星期一及農曆除夕休館。
聯絡資訊
聯絡資訊
關閉
交通方式
開車前往
地圖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四股54號 查看 Google 地圖
交通資訊地圖
國道路線一
國道1號272K嘉義系統接東西向快速道路東石-嘉義線(台82線),朝西往「東石」方向,接平面道路經過東石大橋右轉台17線,於台17線113.5~114k處,左轉經過台61線涵洞向西直行,即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國道路線二
國道1號272K嘉義系統接東西向快速道路東石-嘉義線(台82線),朝西往「東石」方向,接平面道路後右轉157縣道,直行接嘉7鄉道,陸續經過港口大橋、聖母橋、港口宮以及台61線涵洞,即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國道路線三
國道1號272K嘉義系統接東西向快速道路東石-嘉義線(台82線),朝西往「東石」方向,下朴子交流道(台82線10K)右轉文化南路(台19線),接著左轉四維路二段後,於海通路(168縣道)左轉,直行至嘉7鄉道右轉,陸續經過港口大橋、聖母橋、港口宮以及台61線涵洞,即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國道路線四
國道3號則由300K水上系統接東西向快速道路東石-嘉義線(台82線),朝西往「東石」方向,經國道1號272K嘉義系統後參考上述路線,亦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南下)
往嘉義於253K處之水井交流道出口下(台17線),經過雲嘉大橋,於園區迎賓涵洞之路口(台17線約114k處)右轉向西直行,即可到達園區「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北上)
往雲林於262K處之東石交流道出口下(台17線),於台17線113.5~114k處,左轉經過台61線涵洞向西直行,即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大眾運輸
搭乘高鐵
至高鐵嘉義站下車,於一樓大廳2號出口,往1號公車月台搭乘嘉義客運『嘉義-朴子』線,於朴子站下車,接著轉搭『朴子-海埔地』路線,於『農場』站下車,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嘉義客運參考網址為:http://wwm.cibus.com.tw/
搭乘火車
至嘉義火車站下車於火車站前(中山路503號),搭乘嘉義客運『嘉義-朴子』線公車,於朴子站下車,接著轉搭『朴子-海埔地』路線,於『農場』站下車,可到達園區服務中心「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幸福小黃(幸福東石2路)
1.採出發前2日辦理預約,台一大車隊預約電話:06-3000000 2.單趟起訖點,為嘉義縣東石鄉、布袋鎮或朴子市任一處,車資可折抵320元/趟,單趟車資不足420元,需付100元。 3.相關資訊,可上網址:https://chiayiibus.cyhg.gov.tw/DynamicBusResult?routeId=65001
關閉
入園須知
編號 入園須知
1. 本園區為防止狂犬病擴散,並確保寵物及飼主之安全,禁止攜帶犬、貓及其他哺乳類動物進入園區。
2. 危險處、非遊園動線設有標誌,請配合管制。
3. 生態旅遊請不要破壞生態。
4. 禁止攜帶寵物及放生。
5. 禁止露營、野炊、烤肉、亂丟煙蒂及游泳垂釣。
6. 禁止任何物種的捕獵及騷擾活動。
7. 禁止攀折花木、樹葉或刻劃樹。
8. 請將垃圾自行帶回或投入設施區之分類垃圾箱。
9. 請使用可重複清洗之餐具。
10. 行駛各式交通工具時,請減速慢行且禁鳴喇叭,以免干擾野生動物。
11. 園區靠近海邊,請注意個人防風、保暖及防晒等防護工作。
關閉
常見問題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範圍?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含括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北港溪以南至六腳大排以北之間,面積約為1,470公頃,包括東石農場1,022公頃、鰲鼓農場311公頃及溪下子農場137公頃。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計畫目標?
園區設立的目的為達到環境保育及環境教育的核心價值。發展重要濕地之環境機能,建立濕地與森林保育機制,提升生態價值,並積極推廣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使園區成為西海岸自然教育中心,同時提供為良好的示範濕地。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賞鳥須知?
每年11月至隔年的3月為賞候鳥的最佳季節,至2017年調查歷年計有269種鳥類曾在此出現與停留。賞鳥時為了避免物種受到驚嚇,請保持距離,並禁止進入核心保護區域,穿著應避免過度鮮豔之服裝,觀賞時應避免喧鬧,同時禁止任何捕獵、餵食及騷擾行為。在園區內需遵守導覽及工作人員的引導及園區規範。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注意事項?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之核心保護區由農業部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定為「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故任何物種的捕獵及騷擾活動都是違法的,請遊客小心注意。美麗的自然資源需要大家共同齊心齊力珍惜與愛護。
園區服務電話?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05-3601801
園區服務中心(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與觀海樓的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開館,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星期一以及農曆除夕休館。
園區是否提供自行車?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每台100元/日,因數量有限,可先預約。
請問什麼時候是候鳥觀賞最佳時機?
最佳季節約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其他季節以留鳥為主。望遠鏡可增加您賞鳥的便利性與豐富度,園區於觀海樓3樓設有2部望遠鏡,另設有多處賞鳥亭可引導您觀察,而環園自行車道部分地點濱臨水鳥棲息地,可在無望遠鏡下近距離賞鳥。
園區有提供旅遊資訊諮詢與解說服務嗎?
1.園區於「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與「觀海樓」有駐館人員提供館內解說服務,團體需先預約,您亦可在此取得遊園資訊,請詳「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暨觀海樓解說服務辦法」,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諮詢服務電話05-3601801。
2.自102年2月1日起,有意願預約戶外導覽解說的團客或散客,可洽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團隊(聯繫電話0975-922678蔡小姐),安排當地解說員提供收費導覽解說服務,另可協助安排遊程與自行車租借預約、早期漁具解說預約、團客用餐、休閒魚塭體驗等。由嘉義分署授證之每位解說員都是以最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方式,引領到訪的遊客深度認識鰲鼓濕地的自然生態景觀以及園區周邊社區的人文風情之美。
「鷹揚鰲鼓」環境藝術與「觀海樓」道路為級配路面,為何不鋪瀝青混凝土?
為維護園區自然生態,降低對野生動物棲息空間的影響,故仍維持級配路面。行駛該路段請減速慢行,除了維護自身行車安全、降低車輛對環境的影響外,也更能欣賞園區景緻以及觀察野生動物。
停車場位置?
1.抵達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前約200公尺處(四股社區農安宮前方)約可停放40部小型車。
2.「鷹揚鰲鼓」之北側停車場,約可停放15部小型車。
園區有無提供用餐服務?
園區無餐飲服務,請至東石或周遭社區用餐。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會議室租用時段及收費標準?
請詳「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轄屬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自然教育中心會議室租用管理要點(104年1月19日嘉育字第1045160242號函發布)」
旅遊指南
展開
旅遊指南
探訪景點
顯示地圖
鰲鼓濕地森林步道
園區步道
鰲鼓濕地森林步道
照片提供 嘉義分署提供
穿梭在平地森林區下,綠蔭扶疏、舒爽宜人,行走其間,可感受到森林的律動,達到身心療癒、促進健康的功效。
園區入口意象「鷹揚鰲鼓」環境藝術及端點景觀
特色景觀
園區入口意象「鷹揚鰲鼓」環境藝術及端點景觀
照片提供 嘉義分署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入口意象「鷹揚鰲鼓」環境藝術及端點景觀營造在鰲鼓農場入口處,創作向度包括人、林、鳥、漁。以鰲鼓濕地著名的「魚鷹」為創作原點,在河流出海口潮間帶,「林」相陣列及海浪造型意象圍牆襯托下,展開的雙翼就像振翅高飛的候鳥,翱翔在鰲鼓的波濤及綠意間,意謂著鰲鼓濕地已成為臺灣地區重要的侯鳥天堂,將政府多年來推動平地造林的成效,「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開發願景的實現,完整呈現在國人眼前。
生態日晷
特色景觀
生態日晷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多元的地形地貌與豐富的生態景觀資源,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隻冬候鳥來此度冬,早已成為國內著名的賞鳥勝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於102年底啟用生態日晷。主量體高10公尺,造型設計以仿生建築手法,契合鰲鼓強烈的生態意象,結合日晷功能,除能顯示現在時間之外,它同時也象徵了過去到現在的歷史軌跡,時間創造了鰲鼓濕地,見證了從一片汪洋到一片森林歷史軌跡,更是結合北回歸線穿越地理區位特色日晷設置的特殊地景。生態日晷位於園區入口之嘉七鄉道起點及嘉義縣極具悠久歷史之笨港口港口宮交會區,以鳥喙加上抽象身軀交疊造型意涵,藉鳥類喙尖指向鰲鼓濕地,展現鰲鼓濕地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主題,彰顯園區特色之主體入口意象。
設施服務
顯示地圖
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園區設施
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前身為東石鄉下楫國民小學鰲鼓分校,於民國97年3月產權移交東石鄉公所,校舍經過整建後,同年底辦理「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開幕暨揭牌活動,除冬季候鳥賞鳥活動,並提供遊客相關服務。99年嘉義分署向東石鄉公所撥用該校區建物進行整體規劃為生態展示館,以呈現東石漁村生活文化與鰲鼓濕地生態景觀文化為展示主軸,一樓除了設有服務中心提供遊客旅遊諮詢外,輪展區為可彈性裝修擺設的空間,視聽空間可提供多媒體生態教育、東石地區觀光遊憩資訊、地方文史工作展示場所或研討資訊交流空間,二樓數位展示區以互動式固定展示為主;112年為提高展示館辨識度,更名為「鰲鼓濕地生態展示館」。
觀海樓
園區設施
觀海樓
台灣糖業公司在鰲鼓海埔地圍堤造陸、建造漁塭,62年成立水產組,就在海埔新生地中心點建了最高建築物,也就是現在通稱的觀海樓,69年台灣西部海岸地層開始下陷,東石農場的水閘門最後低過海平面,75年8月因颱風來襲,大量海水入侵約300公頃左右的土地,部分土地因此嚴重鹽化而無法耕種及養殖。大自然要回了它原有的泥灘地,水鳥也回來了,農漁產作業無法繼續,水產大樓因此閒置。後經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台糖公司、嘉義縣觀光旅遊局協調,於96年辦理該建物及周邊環境之整治,除改善室內外休憩賞鳥空間外,並設置環保廁所,提供到訪遊客完整之服務設施。嘉義分署在99年建置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時,向台糖公司租賃,以鋼筋加固支撐,並裝修外牆,該建築是鰲鼓濕地的最高點,也是台灣目前最高的賞鳥屋。遊客站在樓頂能360度將臺灣海峽、鰲鼓濕地和廣闊人工林等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向外瞭望有機會發現猛禽於高空翱翔英姿。
南堤人工濕地
園區設施
南堤人工濕地
臺灣西南海岸因為降雨較少,蒸發量大,加上地勢低平,常有缺水的問題,因此保存淡水對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相當重要,對遷徒性鳥類也很重要,園區運用滯洪池及人工濕地的概念,發展不同型態、多樣且豐富的保水系統,讓基地增加雨水儲存及流動的機制,做為旱季的淡水水源,以因應氣候及環境之變遷。濕地中利用木棧道,賞鳥平台等,提供遊客親近濕地,學習濕地價值,愛護濕地等之空間。
環園自行車道
園區設施
環園自行車道
環園自行車道全長14.3公里,沿途可將鰲鼓濕地美景一覽無遺。冬季時,更是園區賞鳥的絕佳路線。
台糖農場辦公室
園區設施
台糖農場辦公室
位於園區人工濕地木棧道旁的台糖農場辦公室,為台糖農場員工辦公據點。
鰲鼓濕地森林步道
園區設施
鰲鼓濕地森林步道
穿梭在平地森林區下,綠蔭扶疏、舒爽宜人,行走其間,可感受到森林的律動,達到身心療癒、促進健康的功效。
鳥亭
園區設施
鳥亭
照片提供 嘉義分署
為提供遊客賞鳥,嘉義分署於內提營建8座鳥亭,每座鳥亭介紹不同鳥種及其習性。
北側停車場
停車場
北側停車場
「鷹揚鰲鼓」之北側停車場,可停放小型車15輛,不收費。
特色物種
欖李
欖李
展開
關閉
欖李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欖李
物種描述
大灌木或小喬木,無呼吸根。葉長達6.5 cm,寬達2.2 cm。花瓣卵狀長橢圓形;雄蕊10枚。果長約1.5 cm。
分佈情形
分布台南、高雄海岸紅樹林。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造林地
作者: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提供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黑翅鳶
黑翅鳶
展開
關閉
黑翅鳶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黑翅鳶
物種描述
體長約31至37cm。全身大致為醒目的黑白兩色。頭白色,頭頂灰色,眼紅色、有黑色過眼線。蠟膜黃色。背面、翼及尾淡灰色,初級飛羽上面灰色、下面黑色,翼上小覆羽黑色、翼下覆羽白色。腹面白色。飛行時雙翼黑白對比明顯。幼鳥頭頂、頸側及上胸有淡黃褐色縱紋,背面褐色,有許多白斑,眼深褐色。喙黑色。腳黃色,爪黑色。
分佈情形
廣布於非洲、南歐伊比利半島、阿拉伯半島、東洋界、新幾內亞。臺灣原先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台南縣以北、彰化縣以南的近海平原,然而其族群有明顯繼續向南北及東部拓展的趨勢,目前北部的新竹縣、桃園縣、南部的屏東縣、東部的花蓮縣已有零星的繁殖或出現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林文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小白鷺;白鷺
小白鷺;白鷺
展開
關閉
小白鷺;白鷺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小白鷺;白鷺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色。喙細長,頸細長,分為白色型及暗色型,在台灣繁殖者大都為白色型,偶爾出現暗色型迷鳥。白色型全身白色,繁殖羽在枕部具有2至3條細長的白色飄羽,背上及下頸有細而蓬鬆簑羽,背部簑羽常長過尾部。非繁殖季時飾羽及簑羽皆脫落,眼先轉為黃色。暗色型全身大致藍灰色,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羽毛,特別是頦下的部分。幼鳥的下喙基黃色,無枕後飄羽、背部及胸前飾羽。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黃綠色。喙黑色,但冬季時下喙變成黃色,脛與跗蹠黑色,趾為黃色,有些個體在繁殖季腳趾會轉為紅色。
分佈情形
全球廣布於非洲、南歐、中東、南亞、東亞、東南亞、南洋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 (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各水域普遍常見,以宜蘭、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的數量最高。離島中的澎湖群島、台東綠島、宜蘭龜山島、高雄東沙島以及金門、馬祖群島都有出現的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小鸊鷉
小鸊鷉
展開
關閉
小鸊鷉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小鸊鷉
物種描述
夏季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頰、喉和前頸赤褐色;下喙基部有一金黃色斑;身體背面和雙翼黑褐色,腹面絲白色;喙黑色;腳欖灰色;冬季頰、喉和前頸白色,喙帶紅褐色,其餘與夏季同。
分佈情形
廣布於歐亞大陸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南太平洋諸島。台灣各地的淡水湖池均可找到其蹤跡。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白腹秧雞;白胸苦惡鳥
白腹秧雞;白胸苦惡鳥
展開
關閉
白腹秧雞;白胸苦惡鳥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白腹秧雞;白胸苦惡鳥
物種描述
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帶點橄欖褐色,並有些許綠色光輝;兩翼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翻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虹膜紅色;喙黃綠色,上喙基部橙紅色;跗蹠黃褐色。幼鳥臉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背面的橄欖褐色多於石板灰色。
分佈情形
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東印度群島、菲律賓、琉球、中國東南部、臺灣及海南島。臺灣分布於全台低地平原地區。
建議觀賞地點
無資料
作者:顏重威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尖尾鴨;針尾鴨
尖尾鴨;針尾鴨
展開
關閉
尖尾鴨;針尾鴨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尖尾鴨;針尾鴨
物種描述
雌雄鳥異型。雄鳥體型較大,繁殖羽頭部茶褐色,頸部紫黑色,頸側白色部分向上延伸至後頸,向下接到胸部,體背、肩、腋灰白色,密佈許多暗褐色細紋,外側肩羽黑色有白邊,為細長柳葉狀,翼鏡銅綠色,尾褐色、中央一對特別長,胸白色,尾下覆羽黑色。雌鳥頭頂和頸背褐色,頸部淡灰黃色,有深色細斑,翼鏡褐色。眼黑色,喙鉛灰色,跗蹠及趾灰色。
分佈情形
全球分布於歐洲北部、亞洲及北美洲,冬季遷移至非洲北部及東部、東亞及中美洲。台灣分布於沿海淡水水域及半鹹水水域,數量較多的地區包括淡水河流域、彰化濱海、嘉義沿海及蘭陽平原等地。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夜鷺;暗光鳥
夜鷺;暗光鳥
展開
關閉
夜鷺;暗光鳥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夜鷺;暗光鳥
物種描述
雌雄鳥同型。頭頸較短,喙粗壯略向下彎,枕部有窄羽形成羽冠,翼圓,跗蹠前緣具盾鱗,後緣具網鱗,尾短,尾羽12枚。成鳥額基白色,頭頂、上頸、背及肩羽黑藍色具金屬光澤。後枕有2至3條細長白色飾羽羽冠。頸側、雙翼、腰、尾為灰色。額、眉、頰、腮、喉、前頸及腹為白色。幼鳥頭頂及羽冠黑綠色,背面灰褐色,有許多灰、黃及白色縱紋,腹面白色具暗褐色縱紋,背為褐色帶淡黃色斑點。飛羽及尾暗褐色、羽緣白,次級飛羽、大覆羽及中覆羽具白色端斑。虹膜橙紅色;眼先裸露部黃綠色,繁殖期轉為紫色;喙黑褐色;跗蹠及趾暗黃色,爪黑色。
分佈情形
全球分布於南、北美洲,非洲、歐洲南部、中亞、南亞、東亞、東南亞及南洋群島(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出現於各地的水域,離島的澎湖群島、台東蘭嶼、金門及馬祖列島皆有分布。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高蹺鴴;長腳鷸;黑翅長腳鷸
高蹺鴴;長腳鷸;黑翅長腳鷸
展開
關閉
高蹺鴴;長腳鷸;黑翅長腳鷸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高蹺鴴;長腳鷸;黑翅長腳鷸
物種描述
雄鳥繁殖羽額白色,頭頂及後頸黑色,與前頸的白色部分界線分明,有些個體在眼上方有部分灰黑色,有些頭全白色,背面黑色帶有墨綠金屬光澤,與後頸黑色並不相連,腹面全為白色。尾白色有灰色橫斑。非繁殖羽則後頸轉為灰黑色與前頸白色交界模糊,背面為無光澤的黑色。雌鳥似雄鳥,但背面為褐色,翼仍為黑色。眼黑色,喙細長黑色,腳長深粉紅色。飛行時尖細的黑色雙翼上下揮動,在白色腰部襯托下很顯眼,雙腳長長伸出於尾部之後。亞成鳥似雌鳥,但喙基部呈肉色或橙色,背面色澤較灰,有污白色羽緣,腳灰肉色。鄧宇發等 (2000) 將台灣度冬的長腳鷸頭型的式樣分為五型:全黑(頭頂及後頸全為黑色;全白(頭及頸部全為白色);頭頂黑(頭頂為黑色,後頸為白色);後頸黑(後頸為黑色,頭頂為白色);頸灰(頸部為灰色)。對於上色環的鳥進行分析,發現頭型與性別無關。
分佈情形
全球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南美洲及北美洲、大洋洲。台灣分布於平原的河口、水稻田及魚塭等,包括東部海岸宜蘭的竹安、蘭陽溪口、利澤簡,花蓮的花蓮溪口、佳山;西部海岸則有台北淡水河沿岸的關渡、華中橋,新竹香山濕地,台中彰化的大肚溪、漢寶,嘉義的鰲鼓、布袋、八掌溪河床;台南的四草、土城、鯤鯓、北門、七股、急水溪及曾文溪河床、葫蘆埤及德元埤;高雄的竹滬、永安、援中港;屏東的龍鑾潭、林邊等濕地(翁義聰等1998)。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黑面琵鷺;黑臉琵鷺
黑面琵鷺;黑臉琵鷺
展開
關閉
黑面琵鷺;黑臉琵鷺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黑面琵鷺;黑臉琵鷺
物種描述
全身白色,臉上裸露皮膚黑色,喙黑色有紋路,皺摺量會隨年齡增加。年輕個體的喙尖端可能帶有肉色。跗蹠和趾黑色。繁殖季頭後的羽毛形成羽冠,羽梢黃色,前胸帶有黃色;不繁殖的成鳥沒有黃色胸斑或羽冠。亞成鳥與成鳥相似,但喙平滑暗色帶有粉紅灰色,初級飛羽有黑色羽尖。
分佈情形
在韓國、中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繁殖,在中國南部、台灣、香港、越南等地度冬。台灣集中出現於台南曾文溪口、七股和四草一帶,每年到台南地區過冬的隻數佔整個族群的一半以上,也有少數個體多次出現在宜蘭的蘭陽溪口、塭底、竹安等濕地。各地面積較大的濕地中,包括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和東部的花蓮與台東等地,都有單隻或小群出現的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劉小如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展開
關閉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拍攝者:白欽源
提供者: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物種描述
體型纖細,翅膀比其它燕鷗略圓短,尾羽短,分叉很淺。雌鳥體型較雄鳥小。繁殖羽前額至頭後黑色,兩頰白色,形成明顯對比。身體背面包括腰和尾羽中等灰色,喉部及頸側白色,身體腹面灰色,腹部顏色較深,兩翼的腹面淺灰色,尾下覆羽白色。眼睛的虹膜深褐色,喙深紅色,跗蹠與趾紅色。非繁殖季時,成鳥身體背面與腹面的顏色都很淺,頭頂淺色有暗色細小斑點,眼後有黑色斑塊,喙黑色。亞成鳥頭部與不繁殖的成鳥相似,但臉部帶有淺肉色,頸後羽毛有暗灰色羽尖,背部、肩部和三級飛羽顏色較深,有淺黃褐色羽緣。
分佈情形
廣泛分布於歐洲與亞洲中部和南部、菲律賓與澳洲之間的海島區,以及非洲和澳洲。台灣各地沿海和主要濕地都有發現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劉小如, 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赤頸鴨
赤頸鴨
展開
關閉
赤頸鴨
拍攝者:陳育賢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赤頸鴨
物種描述
雌雄鳥體色相異。雄鳥頭、上頸栗紅色,額及頭頂皮黃色,背及腰灰色,有黑色細紋,尾灰色。初級飛羽淡褐色,翼上覆羽白色,翼鏡綠色,上下緣黑色。胸淡栗褐色,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喙鉛灰色,先端黑色,跗蹠及趾綠灰色。雌鳥有個體差異,由全身灰褐色到棕紅色都有。頭、頸、胸、背皆赤褐色或黃褐色,帶黑色斑點,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帶褐色斑。眼棕褐色,喙深鉛灰色。
分佈情形
主要在歐亞大陸的寒帶地區繁殖,東亞族群在冬季遷移至日本、朝鮮半島、中國、中南半島及菲律賓。台灣主要出現於彰濱海岸、嘉義沿海及蘭陽平原的濕地。金門的度冬數量頗多。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鸕鷀;普通鸕鷀;大鸕鷀
鸕鷀;普通鸕鷀;大鸕鷀
展開
關閉
鸕鷀;普通鸕鷀;大鸕鷀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鸕鷀;普通鸕鷀;大鸕鷀
物種描述
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棕黑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越接近喙基時顏色越淡,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裸露喉囊,其顏色不一,大多為黃色或黑色帶黃斑,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時,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filoplume,羽毛仍包圍在一根圓形角鞘的長型特化鳥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年齡較大的鳥通常白色纖羽越多,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幼鳥需要3至4年達到性成熟。第一年亞成鳥,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或藍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及腹部為污白色或灰色,眼灰褐色,眼圈周圍及喉囊黃綠色。第二年亞成鳥與第一年類似,但頭部的棕黑色羽毛較寬,喉部轉為褐色,眼轉為綠色。第三年亞成鳥與成鳥的後繁殖羽類似,但是羽色較無金屬光澤,頭部黑色,帶褐色羽緣,胸部及腹部已轉為淡黑色,不具藍色金屬光澤。
分佈情形
分布於歐、亞、非、澳、北美等大洲,僅有南美洲沒有分布。臺灣分布於沿岸及低海拔的水域。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丁宗蘇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白冠雞;白骨頂
白冠雞;白骨頂
展開
關閉
白冠雞;白骨頂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白冠雞;白骨頂
物種描述
頭和頸純黑而輝亮,背面及兩翼石板灰黑色,向體後漸沾褐色;初級飛羽黑褐色,第1 初級飛羽外 邊緣白色,其餘初級飛羽羽端黑色,次級飛羽羽端中央白色;腹面淺石板灰黑色,胸、腹中央羽色較淺,羽端蒼白色,尾下覆羽黑色;虹膜紅褐色;喙端灰色,基部淡肉紅色;跗蹠、趾及瓣蹼橄欖綠色,爪黑褐色。幼鳥頭側、頦、喉及前頸灰白色,雜有黑色小斑點,頭頂黑褐色,雜有白色細紋。
分佈情形
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北部、澳洲及紐西蘭。臺灣見於南投日月潭、高雄澄清湖、屏東龍鑾潭和台北內湖等靜水湖泊和面積廣闊的池塘。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反嘴鴴;反嘴長腳鷸
反嘴鴴;反嘴長腳鷸
展開
關閉
反嘴鴴;反嘴長腳鷸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反嘴鴴;反嘴長腳鷸
物種描述
雌雄鳥羽色相近,而且沒有季節性的變化;全身白色,僅頭頂到後頸、背部兩側、肩部及初級飛羽黑色。幼鳥羽色與成鳥相似,但黑色部份偏褐。喙黑色且細長,略向上翹,雌鳥喙較短且較彎。跗蹠及趾藍灰色。
分佈情形
廣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東亞族群繁殖於蒙古及中國東北,冬季遷移至中國東南沿海。  台灣通常聚集在台南四草地區魚塭內過冬,最大族群有1千隻,其它地區則為過境鳥。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蒼鷺;灰鷺
蒼鷺;灰鷺
展開
關閉
蒼鷺;灰鷺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蒼鷺;灰鷺
物種描述
頭頂白色,頭側、後頭和冠羽黑色;喉、頸灰白色,前頸有2至3列黑色縱斑;下頸前部有總狀白色飾羽,肩羽總狀;體背蒼灰白色;初級和次級飛羽灰黑色,翼上覆羽淺灰白色;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胸側和腹側有黑斑。喙黃色;跗蹠黃褐色。
分佈情形
廣泛分布於古北區,冬季到華南、台灣、印度、斯里蘭卡和非洲等地越冬。台灣各地的濕地在冬季都可見到。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顏重威, 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小水鴨;綠翅鴨
小水鴨;綠翅鴨
展開
關閉
小水鴨;綠翅鴨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小水鴨;綠翅鴨
物種描述
雌雄鳥的體色不同,雄鳥繁殖羽頭及上頸棕褐色,眼至上頸有紫綠色的眼罩,前額有淡黃色細紋,體背及翼灰褐色,翼鏡內側綠色,胸部淡黃色,有褐色斑點,腹部淡灰色,頸側、腋、腰有深褐與淡黃交織的紋路。尾下覆羽黑色有一黃色斑塊。雌鳥全身為一致的黃褐色,夾雜深褐色斑點,過眼線黑色。非繁殖季節雄鳥的羽色與雌鳥十分類似。眼黑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鉛色。
分佈情形
全球繁殖區域分布於歐洲及亞洲 (A. c.crecca)、北美洲北部 (A. c. carolinensis) 及阿留申群島 (A. c. nimia)。前兩個亞種在冬季分別遷移到中、南歐、北非、南亞、中亞及東亞,以及北美南部、中美及加勒比海。台灣分布於沿海淡水水域及半鹹水水域,數量較多的地區包括淡水河流域、蘭陽平原、新竹濱海、彰化濱海、嘉義濱海、台南四草及秀姑巒溪等地 。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鳳頭潛鴨;澤鳧
鳳頭潛鴨;澤鳧
展開
關閉
鳳頭潛鴨;澤鳧
拍攝者:陳添財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 4.0
鳳頭潛鴨;澤鳧
物種描述
雌雄鳥的體色相異。雄鳥頭、頸黑色,帶有紫色閃亮光澤,頭後羽冠延長下垂。體背及翼上覆羽黑色,尾黑色。胸黑色,腹面白色,下腹略帶灰色,尾下覆羽黑色。初級飛羽及外側次級飛羽由外緣黑褐轉為內部白色,形成白色翼鏡。雌鳥頭、頸、上胸及背面黑褐色,腹面淡灰褐色至灰白色,無明顯羽冠,有些尾下覆羽白色或是嘴基有白斑。眼黃色,喙鉛灰色,尖端黑色,跗蹠及趾鉛灰色。
分佈情形
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寒帶地區,東亞族群在冬季遷移至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東部及菲律賓。台灣主要分布於屏東龍鑾潭、蘭陽平原、桃園埤塘等深水環境,其餘濕地也有零星分布。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琵嘴鴨
琵嘴鴨
展開
關閉
琵嘴鴨
拍攝者:張俊德
提供者: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
授權方式:CC by by-nc-nd 4.0
琵嘴鴨
物種描述
雌雄鳥的體色相異,雄鳥繁殖羽頭為藍綠色有閃光,頸下部及上胸為白色。背中央黑色,翼鏡綠色,尾上覆羽黑色,尾中央黑色,兩側白色,腹面紅棕色,尾下覆羽黑色。喙寬扁,黑色,跗蹠及趾橙紅色,眼黃色。雌鳥全身灰褐色,夾雜黃褐相間的斑紋,喙褐色,眼黑色。雄鳥非繁殖羽如雌鳥,但喙仍為黑色。
分佈情形
全球繁殖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冬季遷移至北非、亞洲南部、北美南部及中美洲。台灣冬季出現於沿海濕地、河口及水塘,一般發現的數量可從數隻到數百隻之多,只有在台北淡水河流域、台南四草、嘉義東石有上千隻大群的紀錄。
建議觀賞地點
濕地水域
作者:方偉宏
提供者:臺灣鳥類誌
授權方式:CC by by-nc-sa 4.0
歷史人文
園區一隅
人文沿革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早期為大陸移民進入臺灣西南沿海拓殖的重要據點,人口逐漸凝聚而有庄社聚落的形成。根據西元1898年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得知一百餘年前,台灣海岸河川曾攜帶大量泥沙堆積於北港溪河口處,當時基地主要型態為河口沙洲、潮汐灘地以及潟湖等地形,海岸灘地呈現動態穩定之狀態。至於濱外之外傘頂洲受外海波浪侵蝕、河流的供沙、沿岸流的漂沙、冬夏季風所生的風蝕及飛砂等因素影響,形成嘉南平原海岸線安定之重要關鍵。就生物地理環境而言,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位於台灣西南海岸重要濕地廊道,同時也位於亞洲鳥類遷徙途徑,如以生態棲位為考量,基地之生物地理環境可向西包含外傘頂洲,以及海堤與沙洲間的水道、潟湖、淺灘地區等,形成較為完整之生態棲位,影響面積逾九千公頃。
園區一隅
歷史發展
由河口沙洲海埔新生地衍變而成的鰲鼓濕地,過去並未留下太多文獻資料,從西方繪製的臺灣古地圖,可知遠在荷西時期仍是一片水域,在清領時期則因濁水溪攜帶大量泥沙,導致河口處逐漸形成了潟湖與沙洲,直到日據時期築堤防洪,促成了海埔新生地之開墾;真正有確實的文獻記載要到國民政府時期大規模興建海堤,導入農漁牧多元開墾。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在不同執政階段的治理下,深深刻劃在這片土地上,卻也嚴重影響著鰲鼓的發展動向。
鰲鼓村聚落
社區聚落-鰲鼓村
鰲鼓村位於東石鄉西北隅,是東石鄉面積最大的村。包括兩個聚落,位於東南的是本庄「鰲鼓社區」,在六腳大排北邊;另一個聚落在西北,位於北港溪出海口的南畔,舊稱「四股農場」、「海尾農場」或「農場」,現稱為「四股社區」,簡稱「四股」。鰲鼓村居民農漁各半,大致來說,村北多務農,村南多討海。農產早年以蘆筍為大宗,再轉為雜糧、甘蔗、稻米,如今生產成本增加,再加上農村人口老化、人力嚴重不足的今天,休耕土地日漸增多。另一半的居民靠海維生,從事魚苗的撈捕、魚、蟳的養殖以及牡蠣的放養。
四股社區
社區聚落-四股社區
四股社區扼守進入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主要道路之門戶,地位因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之設置而更形重要。目前住戶約70多戶,人口數約為200人。當地居民除了採蚵、抓鰻苗、掘蛤蜊等,也出外工作,造成年輕人口外移而年長者留居社區的情形。少數居民則前往鄰近之臺灣糖業公司東石農場、鰲鼓農場及位在東石農場內的畜殖場(養豬場)工作。
港口宮
社區聚落-港口村(蚶仔寮)
港口村原以「蚶仔寮」命名,光復後改為港口村。根據文獻及地方資料記載,古時候此地為沿海潟湖,擁有數量豐富的蚶貝,居民在此蓋看守草寮以潟湖養蚶為生,集居而有「蚶仔寮」之名,後來逐漸形成村莊。當時在三疊溪(今北港溪)未改道北流前,蚶仔寮正位於三疊溪口處,因而曾一度為「笨港口」之所在。當時凡到笨港(今北港附近)的商旅、貨物,都在笨港口上岸,再由竹筏載運到笨港(今之北港)。嘉慶年間,因洪水氾濫、潟湖逐漸陸化,笨港口便因泥沙淤塞而變成海埔地,形成了今天的港口村及附近村落。本村居民以鄭姓最多,其次是謝姓、林姓。近年來人口嚴重外流,加上沿海地層下陷,農田鹽化,除生產少量高粱、玉米、甘蔗、花生等雜作外,不少土地已無法耕作、任其荒蕪。(資料來源: 東石鄉發展綱要等相關文獻資料 )
溪下村聚落空間示意圖
社區聚落-溪下村
溪下村的位置在東石鄉的最東北角。目前包括有溪子下(本庄)、中庄(東邊庄子)、舊庄(連寶宅仔)、下舊仔埔及農場五個部落。其中以溪子下的住戶最多,共兩百戶左右,不過當年最早開發的卻是舊庄一帶,後來居民大多遷往北港溪較下游的溪子下,夾在兩者中間的聚落自然叫做「中庄」。另外,舊庄又稱為連寶宅仔,相傳是舊庄沒落後,有些村民經常在此以「連寶」聚賭,故得此偏名。「舊仔埔」地名的由來則是相傳當地有棵舊樹,福安宮的原址就在舊樹旁,但現今已看不到舊樹了。溪下村早年還有居民在北港溪捕魚,不過現在的經濟活動全為農業。目前本村的農作物以甘蔗為大宗,其次為高粱、玉米等雜糧,種植面積並不大。甘蔗與台糖契作,雜糧有農會以保證價格收購,對農民的收入來說較有保障,所以農民紛紛改種雜糧。(資料來源: 東石鄉發展綱要等相關文獻資料)
港口宮一隅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不僅在實質上左右著聚落的發展、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衍生出各式具有人文特色的宗教活動。早期鰲鼓地區週邊鄰近六個聚落以「笨港口港口宮」為信仰中心,此從港口宮位於週邊聚落地理中心即可驗證。而早期移民渡海來台,蠻荒瘴癘之氣充斥,瘟疫蔓延,故在聚落中心供奉「瘟神」(俗稱「王爺」)以為護符,因此台灣沿海一帶的漁港或漁村都有王爺廟,位在東石的鰲鼓地區亦不例外。此外,溪下村下木舊埔的「福安宮」、鰲鼓村內感念先祖的「三聖堂」以及四股社區內的「農安宮」、「真耶穌教會」等,可以看出鰲鼓地區豐富多元的地方信仰與人文色彩。(資料來源:東石鄉發展綱要計畫、笨港口港口宮沿革史等資料)
影音故事
遊程推薦
平地造林區營造休憩步道及自行車道
一日遊
鰲鼓濕地-悠閒觀景之旅
展開
關閉
一日遊
鰲鼓濕地-悠閒觀景之旅
透過步行及騎乘自行車漫遊於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無須使用望遠鏡即可欣賞鰲鼓濕地豐富的鳥類資源。海岸風情,涼風徐徐,100分鐘的自行車程,老少咸宜。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40分鐘
人工濕地生態體驗步道
60分鐘
午餐
觀賞彩裳蜻蜓
30分鐘
夏季行程
觀海樓
50分鐘
環園自行車道
100分鐘
北堤-西堤-南堤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一日遊
鰲鼓濕地-文化深度之旅
展開
關閉
一日遊
鰲鼓濕地-文化深度之旅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當地傍海居民多以捕魚、養蚵、養殖漁業為生,並以供奉媽祖的笨港港口宮信仰中心,走訪四股、五營、港口等社區,體驗漁村文化及台灣重要的民俗信仰。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40分鐘
四股社區、五營
60分鐘
午餐
港口社區、港口宮、五營、豬娘娘廟
60分鐘
文史導覽
鰲鼓社區
120分鐘
早期漁具展示與解說
低窪易淹水區營造為人工濕地-2-嘉義分署提供
一日遊
漁塭體驗之旅
展開
關閉
一日遊
漁塭體驗之旅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40分
人工濕地生態體驗步道
60分
休閒魚塭
120分
鰲鼓社區家燕群聚飛舞及夜棲
30分
夏季行程
晚餐
早期漁具展示與解說
60分
鰲鼓濕地園區入口意象
二日遊
鰲鼓映像二日遊
展開
關閉
二日遊
鰲鼓映像二日遊
漫遊鰲鼓濕地,觀察留鳥、候鳥鎮日作息,臨海的夕照與木麻黃林交映在濕地水面,夜間還有「阿蝠」一家活躍在東石生態展示館。隔日輕鬆騎乘腳踏車賞鳥,魚塭體驗「乘竹筏」、「摸蛤仔」,體驗在濕地待上一整天,時時刻刻景緻的變化與豐富的生態能讓您流連忘返。
高鐵嘉義站
笨港口港口宮
60分鐘
文史導覽
中餐
四股社區
60分鐘
人工濕地生態體驗步道
60分鐘
中餐
觀海樓
40分鐘
欣賞夕照
30分鐘
晚餐
鰲鼓村
60分鐘
早期漁具及漁民生活解說
入住鄰近旅館或港口宮香客大樓
賞鳥
150分鐘
中餐
休閒魚塭活動體驗
120分鐘
賦歸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樹木銀行
二日遊
北回歸線山海連線二日遊-1
展開
關閉
二日遊
北回歸線山海連線二日遊-1
嘉義高鐵站或嘉義台鐵站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樹木銀行導覽、自然工藝DIY)
150分
中餐
阿里山頂笨仔社區(梅莊品梅、社區導覽、賞螢步道、晚餐、賞飛鼠、竹管厝)
4小時
入住
早餐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40分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賞鳥、觀景或社區采風)
150分
嘉義高鐵站或嘉義台鐵站
鳥類資源豐富進行賞鳥活動-嘉義分署提供
二日遊
北回歸線山海連線二日遊-2
展開
關閉
二日遊
北回歸線山海連線二日遊-2
嘉義高鐵站或嘉義台鐵站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
150分
樹木銀行導覽、自然工藝DIY
中餐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4小時
賞景、森林浴、晚餐、觀星、賞鳥
入住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早餐
2小時
賞日出、搭乘小火車
早餐
車程
3小時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40分
午餐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150分
賞鳥、觀景或社區采風、賞夕陽
嘉義高鐵站或嘉義台鐵站
順遊景點
港口宮
港口宮
港口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媽祖壽誕,舉行六庄十一角頭大拜拜,熱鬧非凡可謂空前盛況,是全省重要的媽祖廟之一,也是嘉義縣最有特色的宗教觀光聖地,是值得來一趟文化之旅。
查看更多
東石漁人碼頭
東石漁人碼頭
東石漁人碼頭規劃以「風」、「陽光」、「魚」、「船」、「海洋」以及「燈塔」等元素,呈現出多重海洋風貌,重塑漁人碼頭的意象及荷蘭風味的入口意象。目前東石漁人碼頭之主體設施包含海洋文化館、特產館、商店街、觀海亭、浮橋市場、海邊漫步平台等,並結合原有的漁港功能,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查看更多
社區好好玩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團隊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是整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平地森林園區,以濕地與森林為主軸,並以濕地保育與環境教育為定位,發展獨特之永續生態價值的場域。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包含陸域、社區、人工林、紅樹林、草澤、魚塭及不同深淺的水域,地貌多樣、景觀多變,加之鰲鼓濕地已列為國家重要濕地與重要野鳥棲息地(IBA),生態資源豐富,且在西南沿海自成一近封閉的格局,是發展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的絕佳場域,正符合國際組織推動的濕地生態旅遊條件。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及環境保育,並促進地方居民的福祉。」並以簡單公式強調「生態旅遊=生態保育+社區+永續旅行」。生態旅遊是一種強調資源保育、永續利用、經濟利益回饋以及當地社區平衡發展的旅遊方式,期望透過負責任的旅遊行為、重視旅遊環境品質、環境教育以及遊憩衝擊管理,以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永續經營,其基本理念發展至今已為國際各界所認同。嘉義分署為建立地方共識,建構有效機制推動優質生態旅遊產業,並促進園區與周邊地區之政經、社會、文化全面接軌,自2012年4月起委託野Fun生態實業有限公司辦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培訓在地解說員,促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期望藉由在地解說員引導民眾尊重環境、保護生態,並透過結合社區與生態資源,以生態旅遊產業作為社區經濟發展的另一途徑,以永續發展的經營模式,提供完整的環境及生態體驗,結合永續生態在地循環的概念,發揮鰲鼓之深度旅遊價值。
認識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除其提供付費導覽解說服務外,為維護「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生態永續,平時解說員自發巡護鰲鼓濕地,維護生態環境,並志願協助園區生物資源監測調查、參與園區自然保育等宣導事務。嘉義分署認證通過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培訓課程上課時數至少91小時、巡守濕地至少6次以及參加公眾論壇至少6次的基本門檻外,並需經過口、筆試測驗,測驗內容包含動物(鳥類、蜻蜓)、植物、人文(園區沿革、港口宮文物)、觀星、生態旅遊理論……等等,始發予解說員證。
單位名稱
蔡小姐
聯絡電話
Facebook
按讚粉絲專頁追蹤最新山林情報
:::
回到上方